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现在到2008年3月,台湾有两次重大选举:选制变更后的第一次台湾民意代表选举和蓝绿对决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这两次选举前后,台湾当局是否会推动台湾“法理独立”,两岸形势又将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2.
钟兴 《两岸关系》2001,(7):50-51
5月2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对随行采访的岛内记者表示,对台军售与过境美国绝对不是对中国大陆的挑衅,台湾当局绝对不会错估与误判两岸情势,台湾绝对不是任何国家的棋子,台湾绝不放弃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与努力,两岸关系绝对不是零和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新五不政策”。此番言论出台后,台湾当局各种文宣部门马上鼓吹这显示了当局  相似文献   

3.
每日笑林     
《台声》2017,(18)
<正>台湾漫画家老培"台湾之胱泌尿科诊所"系列漫画,在主题为《美国大腿》的漫画中展开对台湾当局的讥讽。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台湾当局迫于岛内外各界强烈要求缓和两岸关系的呼声和压力,对于祖国政府所提出的在"一个中国"原则下就尽快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举行政治性接触和谈判,从而使两岸关系得到真正的缓和与发展的真诚建议做出了一些回应,并着手筹划进行两岸事务性和政治性接触。但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就在台湾当局的一些头面人物作出要缓和与发展两岸关系表示的同时,台湾当局却在进一步的加快分裂中国、抗拒统一的危险活动,这些活动涉及到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等各个方面。新春伊始,台湾当局在加紧推动以"美元援助"为主要内容的"务实外交",拓展国际生存空间活动的同时,在军事方面,也有一些令世人所关注的动作。在台湾当局大力开展"军事外交"的攻势下,台在对外军事采购上又有一连串动  相似文献   

5.
修春萍 《两岸关系》2007,(10):22-24
9月9日,台湾当局举办的首届"台非峰会"在台北登场。下了近1年的功夫,台湾当局终于将其在非洲仅有的5个所谓"邦交国"的领导人拉到台湾参加"台非峰会",此外又拼凑了非"邦交国"的一些技术官员、学者、企业界人士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到台参加"台非进步伙伴论坛"。台湾当局费尽了心力,但到头来却落得个无人喝彩的结果,在岛内不仅媒体报道有限,社会上也是漠然以对,事过没几天,就无声无息地被遗忘了。台湾当局花了大力气好不容易才拼凑起来的"台非峰会"在岛内的反响尚且如是,在国际上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6.
炮击护航编队,摸清美国的战略底牌 在这场军事、外交斗争中,由于我国政府和美国政府都不轻易暴露在金门问题上的真实战略意图,台湾当局越发陷入慌乱之中。就在9月4日至9月7日我停止炮击的3天里,虽然金门、马祖驻军的供给中断,但台湾当局仍不敢冒昧前往加强补给,而是一味乞求美国动军舰为其运输舰队护航。台湾当局以为这样做,既可解金门守军之危,又可以把美  相似文献   

7.
编辑部吹风     
《两岸关系》2001,(7):5
6月5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出访中南美洲返回台湾即有“三拼”之说:“出国拼外交、回国拼经济、年底再拼选举”。所谓“出国拼外交”,当指此番中南美洲之行。其选在刚获美国大宗军售之后,在去年8月至今9个月内再次出访同一地区,并在过境美国时得到“放宽限制”的待遇,刻意突显其“拼外交”的“成就”。但是,台湾当局领导人此行,不仅给每个被访国带去数百至数千万美元的“见面礼”,还给中  相似文献   

8.
弹性外交     
台湾当局为突破在国际上日益孤立的窘困境地,维持其“国际生存空间”而采取的一项重要的对外政策。80年代末期,台湾当局一改过去“汉贼不两立”、“以不变应万变”和单纯依赖美国保护等传统方式,把“对  相似文献   

9.
任华 《台声》2001,(7):12-13
5月 27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对随行采访的岛内记者表示,对台军售与过境美国绝对不是对中国大陆的挑衅,台湾当局绝对不会错估与误判两岸情势,台湾绝对不是任何国家的棋子,台湾绝不放弃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与努力,两岸关系绝对不是零和游戏。这就是所谓的“新五不政策”。   此番言论出台后,台湾当局各种文宣部门马上鼓吹这显示了当局“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然而,岛内各在野势力和舆论界对“新五不政策”反应冷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指出,最近台湾当局领导人在海外发表不少言论,“玩弄词藻,蛊惑民心,但是掩盖不…  相似文献   

10.
正香港《大公报》5月23日发表评论指出,台湾当局新领导人"5·20"就职演讲中的两岸政策令人失望。在两岸同胞最关切的两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台湾当局新领导人仍然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核心意涵,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势必发生变  相似文献   

11.
台湾当局一直仰仗着美国的保护与暗中支持而抗拒统一。坚持不放弃“台独党纲”的民进党成为执政党后,更是拚命拉拢美国为其分裂路线“护航”。克林顿政府时期,台湾当局就想方设法地要求美国增加对台军售。小布什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台湾当局更指望小布什能像曾经卖过150架F-16A/B战斗机给台湾的老布什那样,在对台军售上迈出大步伐。  相似文献   

12.
问:塞内加尔同台湾当局宣布"重新建立"所谓"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对此作何反应? 答:塞内加尔政府同台湾当局宣布于一九九六年一月三日"重新建立"所谓"外交关系"。塞内加尔政府这一决定违背了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七日中塞两国建交文件的有关原  相似文献   

13.
1971年第26届联大,由于判断即便全力支持,台湾当局也将在短期内失去联合国席位,美国以基于“两个中国”设计的“双重代表案”作为因应中国代表权问题的蓝本,并主张将安理会席位交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以此换取国际社会对美案的支持;但台湾当局的代表将能否继续保有安理会席位视为应否继存于联合国的底线,双方围绕代表权问题经历了一段长期交涉。出于秘密运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的需要,同时也为迫使台湾当局接受“双重代表”安排,美国在对台交涉上采取了拖延策略。随着基辛格两次访华消息的相继公布,台湾当局在代表权问题上完全陷入被动,最终选择了对美国所主张的“复合双重代表案”持消极默认态度。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8,(1):34-35
美国对陈水扁年关算总账2007年12月22日,综合台湾媒体报道,美国国务卿赖斯首度公开评论台湾当局的“入联公投”。赖斯在国务院年终记者会上说,我们认为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是一项挑衅性的政策,这将不必要地加剧台湾海峡的紧张局面。这并不能在国际舞台为台湾人民带来任何现实利益,这就是美国反对台湾“入联公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时事资料手册》2000,(2):99-100
美国是台湾当局武器装备采购的大户,台湾当局采购武器装备的95%来自于美国。  相似文献   

16.
陈斌华 《台声》2004,(12):13-13
来自陈水扁上台以来,台湾当局推动"渐进式台独",一方面大力推行"去中国化',培植"台独"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另一方面又在"台独建国"、"内政"、"外交"和两岸政策上进行策略性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9,(14)
<正>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为求连任,无所不用其极,这一回直接把头磕到美国人家门口。大约因为"过境"美国的机会太"宝贵",此人不论到大学活动还是与某些美方人士勾连,都不遗余力地把恶意攻击大陆、大肆鼓吹"台独"的"特长"发挥到淋漓尽致。她所求的是一党一己之私,弃之不顾的却是台湾民众的安危和福祉。蔡英文当局一味挟洋自重,甘当外部势力的棋子,不啻错判形势、背离民心,必将自食恶果。  相似文献   

18.
在第一次“台海危机”中,当“停火”提案被搁置后,美国又向台湾当局施加压力,迫其从金门、马祖等沿海岛屿撤军,以彻底切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根本上消除“台海危机”,亦从根本上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开来。此即“金马撤军论”。在这一关系到国民党“法统”的生死攸关的问题上,蒋介石与美国矛盾冲突再起。其实,在沿海岛屿问题上,美  相似文献   

19.
新千年来临之际,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全世界炎黄子孙为之欣然,同时又把企盼的目光投向台湾,希望祖国早日统一。然而台湾当局逆历史潮流而动,分离祖国、武力拒统变本加厉。近期台湾当局在整军备战方面又有新的动作,首先将其军事战略调整为更具攻击性的“有效吓阻、防卫固守”,而后根据这一战略调整,台军方不断加大远程地对地导弹的研制力度,耗巨资大量购买先进的武器装备,在谋求加入美国TMD(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未果的情况下,积极发展自身的TMD(台湾导弹防御系统)。台湾当局大力鼓噪所谓“建立本土化的…  相似文献   

20.
问:你对台湾新闻局最近在《纽约时报》上刊登政治广告、称台愿意接受"双重承认"有何评论? 答:台湾当局违背自己多次宣布的"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美国报纸上刊登所谓"正式宣布愿意接受其他国家暂时性双重承认"的政治广告,明目张胆地鼓吹"双重承认",公开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这实属罕见。对此,我们深表关注并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