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沈东 《理论建设》2013,(5):81-84
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提法已有十年之久。十多年来,学界围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依据、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与条件的变化以及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内如何行动等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十多年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不仅有利于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开,而且对我们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将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在特定时期国内外综合因素作用下发展重心趋势形成的、对国家发展或人类社会进程直接或间接产生重大利好作用的时间跨度。厘清在我国进入中高速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机遇多于挑战阶段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新变化,及其在国内外经济、政治和战略层面的条件新变化,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观,积极构筑亚太新秩序、推动国际秩序调整、深化战略合作、树立大国形象,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优化社会结构,从而延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5,(12)
<正>新形势:我区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时期我区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交织叠加的严峻挑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忧患意识,科学理性发展,努力把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长期保持下去。  相似文献   

4.
对于战略机遇期如何判断,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长远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与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相比,新发展阶段中国战略机遇期的形成更具内生性,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更具复杂性,战略机遇期的延续更具可塑性。完整准确把握这些特性,对于党和国家维护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基本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工作时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杂,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  相似文献   

6.
认识和把握我们党对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认识的演进和脉络,揭示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是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的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因应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而作出的重大抉择。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抓住发展时机。进入新世纪初期,我们党准确把握世情国情的新变化,明确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重要战略机遇期以来,虽然世情国情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但我们党关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一直没有变,变化了的只是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的认识。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既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又适应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江岩 《理论学刊》2003,(1):109-110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2 1世纪头 2 0年 ,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研究这一科学论断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战略机遇期的定义和构成要素所谓战略机遇期 ,是指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上考察 ,国内因素和国际条件为其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所提供的良好机会的期限。它可能是 10年、2 0年或者更长时间。构成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具备三大要素 :其一 ,科学技术突破性的进步及其成果的广泛运用 ,这个因素为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提供了基本前提。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我国周边的亚洲“四小龙…  相似文献   

9.
开卷     
<正>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客观地分析新常态形成的原因,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深化对新常态的认识和理解。经济新常态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外部因素和内部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  相似文献   

10.
匡胜  文尚卿 《求实》2003,(10):4-6
江泽民重要战略机遇期思想是对当今时代主题正确把握和科学分析得出的重大判断 ;能否紧紧抓住在历史长河中转瞬即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意义十分重大、事关民族兴衰、国家存亡、事业成败 ;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必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经济基础、群众基础、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1.
《江淮》2010,(11)
<正>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建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作出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清晰、深刻判断,为中国"十二五"宏伟蓝图确立了战略方位,同时提出了"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令人鼓舞和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2.
宁炬 《学习导报》2010,(7):8-10
(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岁序更替,年华流转。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头10年过去,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成绩和困难互显的一年。  相似文献   

13.
宁炬 《新湘评论》2010,(7):8-10
(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岁序更替,年华流转。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头10年过去,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成绩和困难互显的一年。  相似文献   

14.
赵琦 《求实》2003,(Z2)
十六大报告指出 :“综观全局 ,2 1世纪头 2 0年 ,对于我国来说 ,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 ,审时度势 ,对我国发展机遇做出的一个新的重大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般要经历一个或几个形势有利、特点突出、速度加快的阶段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机遇期。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是客观存在的 ,是在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综合形势下形成的。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战略机遇期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壮大自己。一、中国面临近 5 0 0年…  相似文献   

15.
博览之窗     
正毛泽东与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战略机遇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进入迅速发展时期,中国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毛泽东对它的条件和内涵作出了正确判断。1955年1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中国要发展原子弹的  相似文献   

16.
文化也是生产力。一直以来,我们对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它是经济、政治的附属物。事实上,文化产业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一手抓文化事业的繁荣,一手抓文化产业的发展,把两者统一起来。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什么说新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机遇”在哪里?它有哪些持点?我们如何抓住和用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对此,本文作以下解读:  相似文献   

18.
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伟大历史成就的重要法宝。中共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战略机遇期思想,以及基于其上的战略决策。中共领导集体战略机遇期思想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历史和思想演进,其实践成果是科学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辩证统一,是新的历史时期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9.
郭如才 《党的文献》2018,(2):18-23,3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出发,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强调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作出了"五个充分估计""五个不会改变"的重要判断,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四个转向"和"四个没有变";敏锐把握我国同国际社会互联互动新形势,深刻分析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重大变化,从五个方面对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了深入的分析概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对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出了系统谋划。  相似文献   

20.
吴志强 《实践》2011,(1):24-25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是我国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阶段。和林格尔县作为西部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利用好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十二五”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