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9日,李登辉接受德国一家广播公司采访时公然宣称,两岸关系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周围的有关人员也随声附和,说两岸关系已从“两个对等政治实体”走到“两个国家”。这是李登辉在两岸关系上走出的危险一步。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中,第一项就是“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决不容许分割”。由此可见,两岸关系中争论的核心问题,就是主权能否分享和台湾的法律地位问题。本文拟从国际法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此…  相似文献   

2.
1999年的两岸关系出现大幅度波动,上半年随着“两会”落实汪辜会晤“四项共识”、具体安排汪道涵会长访台,遂使两岸关系呈现和缓发展的势头。下半年由于李登辉公然抛出“两国论”,两岸关系急剧紧张。前松后紧的态势说明,正是因为祖国大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两岸关系在遭到“两国论”的严重破坏下,能够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3.
“两国论”及其随后略经修饰和刻意说明的“特殊两国论”是导致目前两岸关系出现战与和问题的最直接的原因。为什么这样说呢?究其主要原因乃是:第一,“两国论”和“特殊两国论”的抛出过程已使过去比较暧昧的分裂指标趋向明朗化和具体化,例如在抛出“两国论”和“特殊两国论”后即有人更明确地提出要将它们“入宪”、“修法”,而“入宪”和“修法”等问题是十分现实的敏感问题,是将分裂和台独路线法律化、政策化和纳入现实政治运作的最实际的做法。此种举措的落实必将使大陆方面做出十分激烈的直接反应,因而是两岸关系昕能跨越的  相似文献   

4.
世人皆知,有关台湾的“定位”问题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已由国际协定作出明确的定论,即它属于中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是中央政府同一个省的关系,两岸的统一纯属中国的内部事务。从40年代末国民党当局逃台至80年代末由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政治地位并未受到撼动。本来这个问题无须过多着墨,然而由于今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记者采访时公然向世人抛出了所谓的“两国论”,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与国的关系”,企图达到其分裂中国的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两岸关系“定位”问题进行历史…  相似文献   

5.
李登辉上台之初.蒋经国留给台湾社会的是追求国家统一、开放两岸探亲、开启政治改革等等政治遗产;李登辉下台后,留给台湾社会的是“两国论”、民进党上台、“台独”活动猖獗等等政治遗产。李登辉的分裂主义路线是指李登辉当政时期以分裂为指向的意识形态和内外政策的总和。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思考台湾问题,带有三层含义,一是随着港澳回归的实现,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所有成员的愿望,这是不以某几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二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祖国统一,是通过不断揭露分裂势力的阴谋、不断战胜分裂势力的破坏得来的;三是台湾问题已经存在50年,不能因为问题的彻底解决还有待时日,就可以无限期地拖下去。李登辉公开抛出“两国论”,增加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同样也因为“两国论”的出笼,祖国统一大业直接面临分裂势力的威胁,久拖不决只能更加被动,尽可能快地解决台湾问题已经正式提上议事…  相似文献   

7.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公然宣示“两国论”,使其蓄意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阴谋图穷匕首见,完全暴露在世人面前。当然,纵观近十年来李登辉分裂祖国的言行,可说是不胜枚举。特别是自1991年首次“修宪”开始,李登辉便在对整个社会行为具有约束或指导意义的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在法律、政策以及社会公众意识等各个方面,极力构筑所谓的“台湾人国家”、“分裂的政策”、“台湾人意识”,为其分裂活动不断地制造法律依据,并从政策上控制岛内民众,从社会心理上误导岛内民众。这是李登辉分裂理念与行为的最集中体现,危害性也更为…  相似文献   

8.
1995年6月7日至12日,李登辉到美国活动,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危险的一步,严重威胁正在不断向前发展的两岸关系,大陆被迫发动了“文批台独,武制分裂”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两反斗争”已经过去10年余.但是它对两岸关系继续产生着特殊的影响。尤其是在“台独”已经成为危害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情况下,“两反斗争”则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9.
“提倡分裂中国的人,一定是野心家。”①孙中山阐述三民主义时,有这一重要论断。当分裂中国“七块论”和“特殊两国论”相继泛起于台湾时,为之愕然的中国人,心里都应会有伟大的孙中山先生这一告诫世人的警钟回响,进而对当今台湾政治赌徒的冒险,以及由此引起的两岸关系危机,倍增警惕意识。“两个中国”制造者是中国之仇敌孙中山先生一生中有许多文章和谈话,包括他创立的“三民主义”学说,都贯穿和包含了中国统一的思想,并把中国统一视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前提条件。他在一次谈话中严正指出:“我辈热中于统一中国。……民国之幸…  相似文献   

10.
1999年的台湾政局发展跌宕起伏、复杂多变。一年来,岛内局势演变主要围绕两条主线展开,一是行将退位的李登辉为确保其分裂路线的延续加紧谋篇布局,“两国论”是李登辉下台前的“政治交代”;二是面对影响深远的2000年“总统”选举,各党派及各候选人之间提前展开了激烈竞争,宋楚瑜自行参选使“总统”选情三强鼎立,变数增加,国民党执政地位面临严酷  相似文献   

11.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抛出“两国论”,破坏了两岸授权对话与协商的基础,使原拟于1999年秋天成行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以下简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访台计划流产,两岸关系继李登辉1995年访美之后再次陷入僵局。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当选为台湾当局的新领导人。由于民进党的“台独”立场和陈本人的“台独”主张,两岸的政治僵局不但进一步恶化,而且浮现出严重危机。尽管如此,祖国大陆出于对台湾问题外在环境的研判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的美国对台军售及其对台海局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爱德国电视台采访时,公然抛出“两国论”,将两岸关系定位于“国与国,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这一挑衅性言论顿时遭到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谴责,台海局势骤然升温。20天后,美国国防部又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批准了价值5.5亿美元的两项对台军售案。这一举措对已经日趋紧张的台海局势无异于火上浇油。  相似文献   

13.
李登辉关于两岸关系定位的主张之演变王升前言两岸关系的定位问题是台湾当局各项政策的基础。蒋氏父子时代,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并自认为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视中共为“乱匪”,因而才有“动员乱”政策、“反攻大陆”政策、“汉贼不两立”政策,以及不作“中央...  相似文献   

14.
1999年台湾“务实外交”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是台湾当局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公开制造分裂达到高峰的一年,“务实外交”则是其推行分裂路线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年来,台湾当局以“两国论”为基调,通过各种手段加紧谋求国际承认,继续在国际上进行制造“两个中国”的分裂活动。然而,在中国国际地位迅速上升,国际社会普遍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的大趋势下,“两国论”碰壁国际,“务实外交”困境依旧。  相似文献   

15.
试析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若干因素刘国奋近几年来,台湾当局无论在处理对外还是两岸的事务上总是竭力将两岸关系定位为“国家”或“准国家”间关系,宣称两岸为“分裂分治”的两个“互不隶属的政治实体”。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为在国际上寻求更多的支持,以确立其所谓“与...  相似文献   

16.
略论李登辉大陆政策的“台独”本质曹治洲*李登辉主持台湾岛内政务以来所推行的大陆政策,离中国统一最终目标越来越远,也离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越来越远,究其原因,就在于李登辉的大陆政策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分裂意识和明显的“台独”本质。因此,尽管李登辉在口头上...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主权理论包括对内与对外两个范畴的涵义,其中对外部分保证国家在世界上的活动、权利和义务。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巩固和深化,为了回应台湾民众扩大涉外活动的要求,中国的国家主权理论即“一个中国”理论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本文提出主权共用论、主权层次论和主权共享论,以解决和平发展阶段两岸处理涉外活动的难题,并为未来和平统一阶段国家主权理论的更大创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九九六年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吴能远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1996年将会作为两岸关系发展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转折年头而被深入探讨。这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逻辑的必经的关头。双方的斗争高度集中在是否坚持“一个中国”或主权问题这一政策底线上,从而引发了一场实力的...  相似文献   

19.
2005年是台湾当局陷入内外交困的一年。年内,祖国大陆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并积极务实、灵活主动地推动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对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谐世界”的外交新思维开展全方位对外关系,不仅极大地缓和了两岸关系的紧张,而且有效地营造了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的国际大环境。在这一大背景下,台湾当局在国际上寻求拓展“国际生存空间”、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各种“台独”分裂活动不仅在国际社会全面受挫,也受到岛内在野力量和广大民众越来越强烈的质疑与牵制,“台独外交”陷入更大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谁是台湾海峡“一号大麻烦”的制造者?自然非李登辉莫属。有海外传媒评论道:“李登辉的‘两国论’既出,领袖变成赌徒,人民则成为赌注,台湾难有宁日,甚至会有更大的悲剧。” 李登辉制造了“一号大麻烦”之后,7月25日,李登辉的近身顾问、国民党党营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泰英,在泰国曼谷又公开表示:中国大陆一旦武力对台,台湾会马上发射导弹袭击香港和上海外海,藉以驱使外资自大陆撤走。给当地经济造成动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