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提升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重点和战略支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兼顾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在此基础上,妥善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把握的战略取向是,建设生态城市、经济高端化城市、数字城市、创新型城市、文化特色城市、低碳城市。而发展是前提,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关键,管理是保证。城市领导者担负着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责任,应该具备很高的政治素质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从社会管理视角看上海当前的城市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城市治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管理在中国加入WTO后及上海申博成功后,上海确立了“建设世界城市”的宏伟目标。上海的城市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而良好的城市管理理念、内容、方法都将因此而成为上海这座特大型城市能否在新世纪掌握主动权的关键所在。城市治理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指的是城市政府以城市的外在特征(如人口、环境)为对象的,为实现城市运转和发展所进行的控制行为和活动的总和,它是对城市所有单位、部门、产业的综合管理和行政管理。而城市治理则是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管理,它是指多元…  相似文献   

3.
城市发展与包容性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城市的变迁与发展历程中,包容性起了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吸纳和整合诸多力量的特征与功能,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基础性的支撑与催化作用。但是,包容性对城市的发展并非总是有利的,包容不当或失度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与作用。城市的发展与繁荣需要科学的包容,也需要创新包容性。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城市文化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城市文化往往体现着国家的文化水平。城市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的主要载体。提升城市文化,是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提升城市文化直接关系到提升市民乃至国民的文化素质。为把提升国民素质作为最终目标的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与学习型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学习型城市是以教育和学习为主导的城市现代化发展模式。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目标在于: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终身学习体系,形成社会化学习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学习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城市文化记录着城市的兴衰,指引城市的发展,是城市的精气神。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城市最大的财富。城市文化体系划分为四个层次: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城市的制度文化是城市的骨架,城市的行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血肉,城市的物质文化是城市文化的外衣。要根据城市文化的特性有序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创新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蓬勃向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动力。归结起来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城市创新精神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城市现代化与人文关怀。一、城市精神:城市现代化与人文关怀。任何一个城市精神的描述不能不与这一城市的现代化与人文关怀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实施城市化、现代化发展就是这一城市精神的生动写照。由于城市精神、城市化战略往往与现代化国际化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城市化发展与城市精神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双向互促共进关系”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而发展,精神文明建设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而提高。在改…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伴随着人口及资源的高度集聚,必然引发城市承载的边界问题。如何解决当下的大城市发展困境是对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重大挑战。作为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新加坡在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上取得了瞩目成果。本文基于承载力和韧性城市两大理论,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分析框架。新加坡在资源高效利用、基础设施配置体现人文关怀、产业转型与空间布局并重、围绕"组屋"提供公共服务、建设智慧政府等方面的实践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未来我国城市建设应该精准规划与减量规划并行,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里子"工程,融入城市更新,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政府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生态与人本和谐统一的城市主题,强悍与秀美水乳交融的城市个性,新区与母城浑然一体的城市形象,创业与人居相得益彰的城镇群落,是铁岭新城区远景策划的四个亮点。这是小城镇规划建设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9.
城市特色是城市形象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个性化的突出表现。而城市文脉是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基因。但是伴随迅猛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特色建设陷入困境。如何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如何在历史传承的基础上塑造富有地方特色和独特个性的城市特色,是当前我们需要迫切思考的现实问题。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塑造城市精神,美化城市建筑。  相似文献   

10.
公园城市是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高级形态,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文章在对公园城市相关概念、公园城市的理论和实践演变分析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新津县为新时代公园城市建设探寻新津特色、凝练新津模式、形成新津表达的诸多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建设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美国是国际上较早宣布探索城市智慧化建设的国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长期处于世界前列。从顶层设计、机制保障、领域部署与项目支撑四个战略层次对美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进行系统梳理,可以为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法治城市建设的基本框架论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城市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指在城市确立法律在城市社会调整体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它实现了对城市社会关系基本领域的全面控制和调整,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市民法治意识的培养是城市法治建设的主观精神基础,城市法律制度是城市法治化的制度基础,而法律的高效益实现是城市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城市资源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城市的发展必然受到资源与环境条件的制约。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城市中的任何活动都必须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不破坏其稳定机制。要发挥环境规划法律制度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未来城市之间的竞争将进入以文化软实力为标志的新阶段。如果说城市的硬实力是城市的筋骨肉,那么城市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是城市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把握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其内涵,针对性提出建设思路,对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城市文化软实力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文化整合力、文化创新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发展力、文化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要树立起以突出文化特色为重点的建设思路,推动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城市现代化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可持续发展包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环境建设的根本目标。本文作者正是根据这个目标提出现代城市环境建设的十大标准。  相似文献   

16.
城市排行榜:流行、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对城市发展的评价和排名越来越多,城市排行榜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城市排行榜供给与需求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城市排行榜的历史由来、发展状况、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了未来有待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指出,城市排行榜的出现、特征、影响与治理等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7.
经营城市是管理城市的升华,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的重要职能。在经营城市中,城市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职责和作用,整合所有城市利益相关者,调动所有参与者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共建城市;应重新调整政府定位,确立和强化经营城市新理念,提高经营城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经营城市与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城市承载着GDP的90%、全球人口的60%,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开放的窗口、商品国际交换的平台。它决定着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我国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从经营城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城市竞争力的关系入手,可以在理清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认识它们在实践中温到的诸多矛盾,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园城市是生活、生态、公共、经济的融合,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与自然、发展与绿色、城镇与乡村的协调融合,具有丰富的延展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公园城市的属性与内涵,可以从"公"、"园"、"城"、"产"这四个方面来理解。建设公园城市,是新时代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的重要路径,能更好地优化城乡关系、更新城市风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经营城市的理念要求将城市纳入资本化运营与资产化管理轨道。城市土地是城市经济中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 ,是城市资本的主要构成部分 ,其运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经营的效果 ,甚至影响到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分析城市土地资本化运营与管理和必要性入手 ,深入探讨城市土地资本化运营目标及保值增值机制 ,进而提出城市土地资本化运营与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为政府和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