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丁 《瞭望》1988,(3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欠关连着经济的盛衰进退,人们因此说:“无农不稳。” 中华大地近年崛起的乡镇企业,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进程中,促农业振兴,帮农民致富,成为一支生气勃勃的新军,人们得出结论:“无工不富。” 商业组织商品流通,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纽带和桥梁,人们又说:“无商不活。” “那么,无士呢?无士不……”最近有人这样问。  相似文献   

2.
农业成为大丰县的致富产业卢殿洛,景旭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从这句八十年代初开始流传的口号可以看出,人们通常认为农业只能解决温饱和稳定,不能解决富裕的问题。但大丰县的实践向人们表明:农业不仅是基础产业,也可以成为富民富县的优势产业。苏北黄...  相似文献   

3.
李静 《理论导刊》2001,(5):34-35
“无农不稳、无商不活、无工不富”,这已是全国上下的共识。那么,西部是不是也只能走这样的路呢?答案是肯定的。西部如何来实现自身的工业化呢?是走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工业化(或称乡村工业化)的路子,如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那般;还是将工厂集中到城镇和中小城市,通过人口迁移和流动来实现人口城市化,从而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本文就此作一探讨。1.就地工业化模式有专家认为,温州发展模式对西部大开发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因为温州在改革开放前可以说是沿海地区的“西部”,客观条件是“三少一差”:人均耕地少、资源利用少、国家投入少,交…  相似文献   

4.
生活,不只是指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君不见,前些时候有些人口袋里鼓鼓的,脑袋里瘪瘪的。过去,人们只讲"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殊不知还有更重要的一条,叫做"无文不高"。没有理论,没有文化,在经济上就没有战略,没有后劲。  相似文献   

5.
桂娟 《瞭望》2002,(40)
和许多研究中国青铜器的专家一样,日本学者难波纯子在整理日本的中国青铜器藏品时,常被一个难题困惑:按照商王朝考古编年早晚两期的划分,一些商代青铜器无论是形态还是花纹,既不属于“早商”,也排不进“晚商”。权宜之计,只好将其单独归类,称之为“过渡期”文物。随着洹北商城及其规模宏大的宫殿群的相继发现,以郑州二里冈为代表的早期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期商文化之间的时间缺口得以填  相似文献   

6.
陈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对于粮食生产,我们还是要抓紧抓好”他说:“现在有些农民对种粮食不感兴趣.这个问题要注意.”“发展乡镇企业是必要的.问题是‘无工不富’的声音大大超过了‘无农不稳’”.“十亿人口吃饭穿衣,是我国一大经济问题,也是一大政治问题.‘无粮则乱’,这件事不能小看”.  相似文献   

7.
抑商政策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一种传统性经济政策。对抑商政策的评价,我国史学界尽管有各种不同的观点,但在以下两点上是基本一致的:第一,大家都不否认,抑商政策是造成我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原因之一;第二,大家一致认为,抑商政策在其提出、发展和形成的那个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中,具有“阶级的,同时又是历史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从封建农业经济是封  相似文献   

8.
针头线脑、鞋垫手帕、钮扣发夹、挠痒痒的“老头乐”……这些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百货、小五金、小塑料由于货杂利薄,往往在百货公司和大商场很难觅到。然而在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却应有尽有,可任君挑选。 义乌市农民在走亦农亦商亦工道路的过程中,积极生产、经营不与大厂争原料的具有“小、多、廉”特色的小商品,从而使他们摆脱了单纯依靠土地的束缚,走上了富裕道路,带动了农业、文教事业的发展。义乌市政府部门在深化改革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因势利导,“严格管理使市场健康发展,优质服务使市场繁荣兴旺”的经验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一张区区100元面额的“豫园”股票,几天前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堂堂皇皇登上了8800多元的价位,行家断言,一周之内便将涨破10000元的“天价”。 现实的“股市蜃楼”,震动了上海。 这个中国最大经济都市的股市,参与者大约1300万上海人的十分之一;近百户工、商、农、科技、金融、文化界的大中型企业;庞大经济结构中冶金、轻纺、化工、汽车、微电子、旅游等传统或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10.
北大荒人曾有过令国人起敬的开发荒原的辉煌历史。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北大荒人又擂响了农、林、牧、工、商、副业全面开发的战鼓。如今的北大荒,已不是昔日的粮食“一花独放”,而呈现出多种经营、百业竞发的旺盛景象。 北大荒的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谷祥 《瞭望》1985,(50)
在一些乡镇企业发展快的地区,农村多数劳动力巳转向工业、商业、运输业,工业产值直线上升,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这些地方“无工不富”的经验,对全国农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祖祖辈辈靠土地生活的亿万农民大开眼界,各地庄稼人办  相似文献   

12.
王志文 《求知》2000,(9):30-32
根据国家划型标准,截至1997年末,我市工、商、建、农、外经贸5个系统共有国有大中型企业429户,其中亏损企业184户,亏损面42.9%。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到2000年末把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降到20%左右”的要求,全市184户大中型亏损企业要控制在85户,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 :“七十年代下乡 ,八十年代下海 ,九十年代下岗”。这种议论不很准确。但反映一种社会思想情绪。下岗在国外叫“失业”。下岗也好 ,失业也好 ,就是一个意思没工作干。当前 ,下岗情况如何 ,怎样对待下岗 ,怎样想办法再就业。现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一、当前职工下岗一些情况下岗是九十年代出现的新名词。进入九十年代后 ,出现以下五种情况 :一是过去计划性、指令性的国家招工停止。二是机构改革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 ,一部分富裕人员无工可做 ,领取生活基本保障金 ,下岗。三是一部分企业由于经营不好 ,连年亏损 ,无工可做…  相似文献   

14.
战前,我在日本统治的台湾彰化商业学校(以下简称“彰商”读书。“彰商”在八卦山上,天气晴朗时,从山上可以看到鹿港。当我和我的同胞无缘无故地被日本人骂为“清奴”(注)时,我就会跑到山上,望着鹿港,想到鹿港的对岸就是中国大陆,眼泪就不自觉地流下来。 红龟粿 到日本后,我首先进入航空学校训练,当时日本的粮食已经十分短缺,学校的米饭里混着来自中  相似文献   

15.
广田 《瞭望》1991,(33)
在鲁迅先生心目中,长夜漫漫的旧中国,人杰是不多的。1933年6月18日杨杏佛猝遭暗杀,鲁迅怀着“无怖于死”的激情写了一首七绝《悼杨铨》,尊之为“健儿”,“为斯民”而哭之,可见鲁迅悲愤之深,也可见他对国民党反动派憎恶之甚。 杨杏佛(1893—1933)名铨,江西清江人,早年求学于上海中国公学,后留学于美国纽约州绮色佳康奈尔大学学机械工  相似文献   

16.
地处秦岭北麓的蓝田县,曾是远近闻名的穷县.作为蓝田首镇的蓝关镇当然也不例外.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里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一九八二年,这个镇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镇党委率领全镇人民走“农、工、商”综合发展的路子,一九八五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八百八十二万元,比一九八○年增加了四点五倍,今年上半年全镇经济又有较大发展.这些都是怎样实现的呢?最近,我们就此作了一番调查,镇领导深有体会地说:“蓝关镇经济的起飞,靠的是乡镇企业这个大翅膀!”我们按镇政府提供的情况,了解了这个镇发展乡镇企业的几个主要作法.  相似文献   

17.
关于由“小政工”向“大政工”的转变,并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的话题。但实际上,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大政工”还只是停留在探讨其“必要性”与“可能性”的层面,并未真正付诸实施。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多数企业改制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等现代企业形式(或称新制企业),“大政工”的实施日益成为保证企业政工地位和作用的一项当务之急。由于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组织结构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组织结构有很大差别,企业不可能按照过去那种与政府部门“上下对口”的方式来设置专职的政工部门,因而新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也必须…  相似文献   

18.
共戈 《瞭望》1994,(49)
某单位业余文体活动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远近闻名。但是管宣传教育的干部近日却有些忧虑地对人说:以后恐怕就要“瘫”了。原因是新任领导不喜欢唱唱跳跳。 这反映了一种比较普遍的问题。一些地方和单位,确有许多事情常随领导者的注意力而改变。新 乡长喜抓工业,“无工不富” 的调门儿最高,原乡长“以农业为基础”的乐曲就得嘎然而止;甲书记偏重政绩,早先定的廉政措施就得被甩在一边;乙厂长爱面子,原先讲究的添后劲、壮实力就要被甩开膀子装门面的事所代替。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沉寂了三十多年的商品经济又被人们重新认识和重视起来。商业在搞活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商品交换带来的利益直接性和实践性,也使一些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变化。在“经商就能牟利”、“无商不富”的思想指导下,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阵的经商热。据统计,到1988年6月底,上海市商业企业注册登记总数已达5.06万户,而1986年仅为2.03万户,一年半时间开、歇相抵,净增一倍半。以“公司”、“中心”为名称的企业数,1986年7月底清理整顿公司结  相似文献   

20.
在不少地方,对稳定社会、凝聚民心,提高农民思想觉悟及科学文化综合素质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乡镇文化站,多年来基本还是“六十年代的设施、七十年代的干部、八十年代的活动”。即便是在江苏这样的经济大省,也还要用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乡镇文化站危房及无房的改建造工作。 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是需要投入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谁来支撑乡镇文化站?以工养文的“兆丰路” 张家港市兆丰镇文化站所创造的以工养文的“兆丰之路”,得到中宣部、文化部充分肯定并被推广至全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 据当年在兆丰文化站首创“以工养文”经验的老文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