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玫 《时事报告》2009,(3):59-60
在一本叫做《老外侃中国》的书里,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太喜欢夸耀了,你们常常说你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欧洲有着七千多年的文明呢!你们知道吗?”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外国人竟是这样看我们的!  相似文献   

2.
红颜劫     
红颜劫孙丽萌一她朝我笑笑,垂下头去习惯地把一缕长发掠到耳后。多么熟悉的举动啊……差不多育十年了。十年前,,当她头一次坐到我面前的就是这样笑笑,又这样去掠她的长发。“还认识我吗?”“嗯……”她抬头疑惑地睁大眼睛,我看到她眼中的陌生:“不记得了,“十年前...  相似文献   

3.
民间曾流传这样一则笑话.说是外星人分别降落到我国的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市民反映不一。北京是首善之区。市民的政治意识强.看到有“人”从天而降。便想到会不会是“美帝”派来的间谍?于是居民区里带红箍的老太太立即打了110.这个外星人便被带到派出所进行审查;上海是商业之都.面对这个怪异的天外来客.便有企业家认为“奇货可居”。打算投资修建一个外星人博物馆.赚他一把:再说这外星人来到饮食之都广州,正是霓虹初上、万众举杯之际.这个三分像人、七分像兽、既有骨头又有肉的家伙一到,举城为之欢呼:有毛的除了鸡毛掸子、有腿的除了桌椅板凳。我们什么没吃过呀?这又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清蒸好呢还是红烧好呢?  相似文献   

4.
胡又天 《台声》2002,(12):53-53
最近参加了由“中国统一联盟”与“北京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主办的“文化研习营”,为期10天。行程中有3天是在北大上讲座课程,那几天我们便在北大校园里四处走动。北大很大,身处其中更随处可见大国气派及文化气息。“未名湖”这类知名景点就不多说了,说说校园里的食堂。北大校内有好几个食堂,我们最常去的—家叫“农园”,一二三楼都是餐厅,内有数十个摊位卖着大江南北各色料理,节省一点的,两三元人民币便可解决一餐,奢侈一点也花不到十几块。品质呢,我说,比台大好。老实说,就这几天吃下来的感觉,北京食物的水准比不上台北,…  相似文献   

5.
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脑就能看到幼儿园的孩子在校园里过的怎么样?人在外地,打开手机通过屏幕便能看到孩子在学校里是否听话。日前由淮安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和淮安联通共同开发的“宝宝在线”移动视频系统在淮安市市级机关幼儿园正式推出。据悉,“宝宝在线”是江苏省首款将3G技术运用于幼儿园管理之中的移动视频系统。此举将为市级机关幼儿园乃至全省幼教系统今后优质办园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看到过的对幸福的比较.概括又通俗易懂的诠释是“早上想上班.晚上想回家”.其实幸福怎么会这样简单?幸福是我们一辈子需要实践的人生哲学。幸福又怎么会如此复杂?失落时的一个浅浅的微笑.无助时一句暖人的话语,寂寞时一声轻轻的问候,甚至是饥饿时的一碗面条,躺在那缕阳光下翻开一本心爱的杂志……幸福原来真的很简单。  相似文献   

7.
“城乡清洁工程”开展有半年时间了,然而,我们在一些地方仍然看到垃圾死角像割了的韭菜地,不久又长出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他的职责是什么?他应该起什么作用?你可能会说,他应该起领导作用呀,这还用问。不过,我再问你,什么是领导作用?这下子你可能要想一会儿才能答上来。领导作用有好多,论述领导作用,可以写一篇大文章,甚至一本书。但是我们这里只讲一条,那就是领导必须解决问题。我们看到,有些领导,下去检查工作,听取汇报,最后总是问,“还有什么问题吗?”然后他们便和当地的同志一起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另外一些领导并不是这样。他们下去,是为了摆摆架子。所到之处夸夸其谈,讲一通在话、套话,然后飘飘然…  相似文献   

9.
在领导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领导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项工作,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取得成功的经验;但在另一时期或另一项工作中,往往又不免走了弯路,受到教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就牵涉到一个“偶能”与“常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天之骄子赶大潮──当代大学生“打工热”透视赵金庆有人说,大学校园是改革的晴雨表,如果这样说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透过大学校园看到了整个社会的骚动。“打工”一词,最近成了大学校园里的一个时髦的词语。成千上万的学子们,从校园流向企业、商店、个体户的摊点,汇入蔚为状观的“打工大军”。1992年7月,北京崇文区开办“三替公司”,专聘大学生,消息传出,上万人应聘,录取了5000人。王府井麦当劳招收小时工,20000人报名,其中三分之一是在校大学生。“打工”,就象是投进平静的校园里的一枚石子,立刻激起千重波澜。赞扬者为之叫好,拍手称快;反对者惊呼学风日下,文心不古;旁观者袖拢双手,静观“打工热”能热到什么温度。笔者作为大学生族的一员,试图绕到“打工热”背后,揭开当代天之骄子的心扉,对这一社会现象做一次透视,并分析其成败得失。(一)1.经济大潮冲决校园的堤围在当今,大学校园已不再是世外桃园,经济大潮必然冲击大学这一坚固的堤围。一时,大学生中涌现出了“打工族”,他们在大潮中,搏风击浪,俨然成了令人羡慕的弄潮儿。这次经济浪潮来势汹猛,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冲击是空前的,怎样才能确立自我、实现自我呢?金钱,这个人们过去羞于启齿的  相似文献   

11.
打开广东省梅州市人民政府网站“梅州民声”栏目蕉岭版,可看到许多署名“阿古伯”的批评、建议,内容涉及交管收费、道路建设、小学监考制度等诸多方面。看到这些措辞严厉的批评,大家肯定会心生疑问:这“阿古伯”究竟是谁,怎么这样热心反映问题,而且这么敢说?  相似文献   

12.
“公仆”是马克思“偶然提到”的吗?海传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国广大干部学习人民公仆孔繁森、张鸣岐等人事迹的热潮方兴之际,我们却从信息报上看到这样一种论调:“说领导干部是公仆,这个也不准确。马克思偶然两次提到过‘公仆’,那只是借用,而我们现在经常宣传领...  相似文献   

13.
当官十难     
当官十难当官难,难当官,官难当。当官者也有一本难念的“经”。难在何处?笔者以为至少有十难:当上级交办的事不符合实际时,你办不办?办了下面说你“不实事求是”、“官僚主义作风”。不办,上面说你“不听话”、“组织观念淡薄”。办了不行,不办也不行,此为一难。...  相似文献   

14.
“上海姑姑,上海姑姑,此刻几点钟了?”每当黄昏,总有一个黄毛丫头,身背一只黄帆布书包,经过我们村学校东侧的桥头,若是能看到一个衣着打扮特别好看的女人,她便迎上去,甜甜地嚷起来。呵呵!那个压根儿不懂得时间观念的毛丫头就是我。那个“上海姑姑”是我的一位在上海工作、正回乡探亲的远房亲戚,  相似文献   

15.
看到第18期《民主与法制》文章《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疑罪从无”原则?》,有这样一句话我深以为然:“疑罪从无”原则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心理问题、文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干部怎么考核?通常我们会看到:快到年底的时候,干部们都忙着写总结,然后向考核小组口头汇报一年的工作,再走走群众评议的“程序”。这样一年到头“秋后算账”的考核方式,易于操作却往往也使考核流于形式、表面,于是客观上导致了评定优秀等次“轮流坐庄”、考核结果“千人一面”、考用脱节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商业界今天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广为社会承诺。其形式之多样,内容之丰富使人目不暇接。如某某企业(公司)郑重向广大消费者承诺,如“在本店购到假货,愿以一罚十。”或“绝不卖假”,等等标牌立子店门。乍一看到此类的“社会承诺”,消费者心里便会增添一份信任与信心,既感到了在社会交易中个人地位的提高,又感到人格尊严的保护。然而,因对社会承诺的法律意义认识不够,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有人要问:它是权利,还是义务?是份内之事,还是额外施恩?本文拟就此种社会承诺的法律性质,与合同成立要件的承诺…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安》2013,(10):78-78
煽辑老师:我刚应聘成为一名保安员,听队友讲了这样一个案例:某超市在入口的明显位置,立有一个“顾客须知”的警示牌,其中有一条赫然写着“偷一罚十”的警示。前不久,陈老太和老伴刘先生在这家超市买东西,按照平时的习惯,陈老太挑东西,老伴负责推车交钱,东西已经挑选得差不多了,刘先生推着购物车去结账,陈老太看到过道处的货架上的食品,又挑选了一包。挑选的时间有点长,此时老伴已经结账走出去了,陈老太一着急,忘记了结账,拿着手里的货品就往外追赶。刚走出超市门口,警报声就响了,她随即被超市保安人员拦住。超市工作人员声称:“我们超市有规定,偷一罚十,15块钱的商品未付款,要罚150元。”陈老太觉得很不服气,拒绝交罚款,经过一番争执之后,最终不了了之。请问该超市的这种做法合法吗?超市是否有权对顾客罚款?对于哪些单位或者机构有权进行罚款。法律上是否有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9.
“同志,这样栽对不”?“对,就是这样移栽,窝距6寸,行距2.5寸,玉米叶子要向阳移栽……”。“哦,这个栽法叫哪样技术呀”?“玉米合理密植单珠定向移。”这是笔者4月8日在柏村镇后坝村汪洋玉米高产创建工程示范基地现场看到的一幕。  相似文献   

20.
当你走进一个房间,便立即知道那里所有的人都会向你行注目礼,感觉是不是很好?当你走进某人的办公室,便能肯定对方将面带愉悦的笑容.然后伸手按下对讲机上的键,对秘书说:“我暂时不接听电话。”此时你的感觉是不是妙不可言?在一次大会上,当与会者为某个议题争论不休时.你说了一句:“我是这样认为的……”整个会议室立即鸦雀无声。你当时的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