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杭东霞 《法人》2020,(3):65-67
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规正式落地。近日,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和《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的决定》(被市场称为"再融资新规"),对A股再融资政策予以调整。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再融资 ,其中增发新股和配股是最主要的方式。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存在的犯罪行为主要分为前期准备和资金到位后两个阶段 ,本文作者提出对于上市公司在前期阶段虚构利润和投资项目的行为 ,情节严重者应当按照相关的刑法条款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在后期阶段上市公司擅自改变募集资金投向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占用募集资金造成严重后果的 ,建议增设新罪名予以处置。上市公司再融资过程中犯罪行为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 ,需要采取各种相应的对策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3.
大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应该避免采用股权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减少对公司价值产生的负面影响,但至今国内外特别是我国仍有不少上市公司偏好这一方式.本文尝试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从投资者非理性的角度对此进行解释.结论是非理性的噪音交易者制造了公司管理者利用股权再融资的"时机窗口",而我国不合理的制度背景,产生了更为严重的非理性行为,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4.
金河 《中国律师》2010,(12):45-46
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和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企业法律风险管理论坛暨2010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实证研究成果发布会,于11月6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发布了由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企业法律风险研究所与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通力合作完成的“2010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实证研究报告”,并对2009年中国优秀法律风险管理上市公司进行了表彰。来自律师界、上市企业、媒体及学术界的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孙成钢 《检察风云》2004,(15):36-37
数量庞大的上市公司是股市最大的利空力量,它们再融资的欲望时刻拖累着股市,他们对股市涨跌的漠视使得投资者始终无可奈何。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积极提高盈利能力没有积极性,却对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有极大兴趣。所以,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薪资不断上涨,而且管理者还会变换着花样提高自己的奖金和职务消费。  相似文献   

6.
吕伟建 《法制与社会》2014,(2):101-102,108
为了能够打入中国市场,跨国公司惯用的方式就是并购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跨国公司并购上市的热潮如火如荼的进展,并促进着国际投资的同时,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一些问题也开始出现。其中并购法律的不完善是影响外资企业并购上市公司出现资产流失以及缺乏法律约束力的重要原因。对此,加强外资并购上市公司的立法,完善外资并购法律体系是必要的。本文就出现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司徒泽 《法制与社会》2013,(18):169+175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干警作出重要指示: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重要使命,所以,检察工作应突出体现"人民性";检察机关应给力平安中国,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当;应围绕法治精神,强化检察职能,回应人民祈盼,让人民群众能够在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平安法治。  相似文献   

8.
关于B股上市公司收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B股上市公司收购的概念和法律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对B股上市公司的收购及其法律调整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是抑制上市公司投机行为的主要手段。然而,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中国证券市场为什么仍然存在普遍的公司投机行为呢?法律制度中可实施的惩罚机制缺失是问题的关键。本文从法律制度实施的角度重新审视了上市公司投机行为与证监会监管稽查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控制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利益诉求的情况下,证券稽查的执法力度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预期的投机行为。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以利于抑制上市公司投机行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权益。  相似文献   

10.
袁梦 《法制与社会》2012,(32):96-97
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行剖析,并试提出法律规制完善的建议。在解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考察我国上市公司不公平关联交易的现状,分析出在公司内部制度、现行法律规定和目前实践中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法律问题,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收购主要涉及收购者和目标公司两方主体,法律主要是通过对这两方主体的规制来保护股东合法权益的。本文从目标公司的各个具体层面入手,结合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收购办法》的评析,对上市公司收购中股东权保护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收购中股东权保护法律规制的进一步完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并购的涵义、常规效应,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浪潮,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并购已成为企业资本运营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我国相关法律及监管还处于建设阶段,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不对称并购破坏资本运营环境时有发生。本文对如何完善并购相关法规以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律师》2013,(1):50-50
2012年12月15日.第二届中国龙龟法律风险管理论坛暨2012中国上市公司法律风险实证研究成果发布会在中央财经大学学术会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从法律制度层面规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了上市公司收购是否以获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为必要特征、上市公司收购对象是否仅限于目标公司已经依法发行上市的股份等问题,提出了界定上市公司收购的判断方法。同时对上市公司收购主体、要约收购的法律规范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是近年来国际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和经济合作形式,它在给中国市场带来革新动力的同时,也可能导致垄断的倾向,对中国经济和产业安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从而引起当前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为了有效应对外资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垄断性并购,从当前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反垄断立法体制的缺陷、外资垄断性并购的实质性标准及其审查、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不足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梳理,以探讨当前外资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及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积极配合公安部"科技强警"、"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3111"工程和各地平安城市建设的宣传工作,总结、推广各地平安建设经验,推动平安建设工作向纵深开展。从2009年第4期开始,本刊推出"平安建设中国行"大型采访活动,专门派出记者,每月选择一个省(或直辖市),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平安建设情况进行实地采访。"平安建设中国行"采访已经历时近一年,采访组先后奔赴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山东、河南等九省、市进行了实地采访。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明显感受到,试点城市的示范效应正在全面释放,各地平安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现对"平安建设中国行"2009年度采访情况作一阶段性总结,并对2010年平安城市建设走向作观察性思考,希望能对关心、支持和期望能够参与平安城市建设的安防企业有所启发和裨益。  相似文献   

18.
外商投资股份公司上市方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树梅 《法学杂志》2004,25(3):30-32
中国的外商投资股份公司包括境内上市公司、境外上市公司和境内境外上市公司,它们与国内非外商投资股份公司之间在设立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为了适应加入WTO后的形势,给予它们国民待遇,完善和统一我国的证券法律体系和监管制度,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相关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于未满足交易所有关财务等其他上市标准而主动或被动终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变为非上市公司。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退市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李晓晨 《法制与经济》2020,(3):79-80,83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遗留和资源整合导致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愈加突出。同业竞争的存在不仅会带来诸多风险,而且也是审核和监管的红线,往往成为企业再融资和IPO的阻碍。文章通过对国有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判定与成因分析,紧扣国企的特点,提出了四种在实践中有效可行的解决措施,并以北部湾港股份公司几年来运用多种手段消除同业竞争的案例,为国企上市公司的规范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