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抗战亲历记     
《黄埔》2016,(3)
正撤出北平之后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我东北军不抵抗即退入关中,致我东北大好河山沦入敌手。我就立志投军抗日。1933年春,日军又进犯长城,驻北平的我第17军开赴古北口拒敌。我的同乡廖慷升任该军第2师4旅7团团长.在出发前写绝命书给他的母亲,我和同学袁莹辉知道了此事,被廖慷的爱国决心感动,按捺不  相似文献   

2.
王云翀 《黄埔》2013,(2):139-141
我是北平区考进黄埔的。抗战胜利时,北京叫北平,1947年6月,我在报纸上看到有考军校的消息,其中说中央军校教育长关麟征是抗战名将。我和邻居大叔一聊关麟征,他老爷子可真知道的不少,讲到1932年“古北口大捷”的故事,说得活灵活现。听了他的话,我投考军校的决心更加坚定了,经过严格的体检和笔试,被录取了。  相似文献   

3.
《黄埔》2010,(1):41-41
1933年3月4日,日本关东军侵占承德后,以8万兵力向长城冷口、喜峰口、古北口等处进攻,企图突破长城防线,进一步向华北扩大侵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指挥中国军队20余万人,依托长城阻止日军进关。虽然经过激烈战斗,但中国军队仍未能挡住日军的进攻,何应钦派人求和,于5月31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  相似文献   

4.
李家瑞 《乡音》2012,(8):42-45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妄图篡夺抗战胜利果实,积极准备反革命内战。9月派遣其十一战区孙连仲的三十军、四十军、新八军和一个纵队共4.5万人,由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高树勋率领,沿平汉线向我普察冀鲁豫解放区进犯,企图进至北平,使北平的国民党军队去侵占我东北。党中央、毛主席电示刘邓大军,不惜一切代价...  相似文献   

5.
长城抗战,又称古北口之役、喜峰口之役,是1933年春发生在长城各口包括冷口、界岭口、古北口、喜峰口、罗文峪诸要隘在内的战线长达150余公里,时间长达近三个月的重大战役,被誉为中华民族抗战之英雄壮举。长城各隘口大军云集冷口界岭口枪声先起1933年2月10日,日本关东军在下令进攻热河时,要求所部不失时机地占领冷口、界岭口、喜峰口、古北口、罗文峪、马兰峪等长城主要隘口。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即分兵向长城推进。由关东军司令官武藤信义、参谋长小矶国昭指挥,兵力有2个师、2个混成旅和飞行队等,约1万人,另有伪满军数万人。日军的部署是:…  相似文献   

6.
虎口脱险记     
韩立才 《黄埔》2008,(3):84-8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我二十九军虽奋起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等原因而败退。7月29日,北平被日军占领。此时,守城的二十九军已基本撤走了,可是参加二十九军刚一年多,当时在冀察“绥靖”公署军务处做科员的韩立才还没来得及走,通道就已经被日军占领了。“绥靖”公署八个处1000多人中,宋哲元只带走了参谋处长等人,二十九军其他人滞留在北平的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7.
京郊密云起伏的山峦之间,中华民族的卫士——长城挺立于山梁之上,俯视着这片历经磨难的土地。北京通往承德的必经之路——京承公路穿过古北口,向北延伸。当北去的汽车行至古北口长城脚下,空旷的山野间,一座既旧且新的公墓倏然展现在眼前,引得不少行车人前去探个究竟。“肉丘坟”的来历 1933年1月1日,日军进犯山海关,长城抗战骤起。3月10日古北口战役打响。日军精锐第八师团、骑兵第三旅团猛攻,东北军王以哲部112师与其激战。11日,中央17军接替112师,全体官兵同仇敌忾,  相似文献   

8.
打回广西     
1949年初,春回大地。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而不容许半途而废”的指示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有关命令,我们在警卫北平期间,便组织指战员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1949年新华社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及毛主席《关于时局的声明》。《评战犯求和》等重要文献,为南下进军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久,我调任第四野战军14兵团政治委员,离开北平往天津组建兵团机关。刘亚楼为14兵团司令,下辖第39军(原第H纵队)。第利军(原第四纵队)。第42军(原第五纵队入各军进行动员和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后,于同年4月中旬开始,…  相似文献   

9.
《春秋》2001,(4)
何基沣将军曾是二十九军冯治安师中的一个旅长,1937年我在北平山东高中上学时,暑假期间北平大学高中的学生实行军训,何基沣担任我们军训的总队长。军训的场地在北平的西苑,西苑原是该旅吉星文团驻防的地方,由于我们军训,吉团就调到宛平县驻扎。所以卢沟桥的战争一开始他们就首当其冲了。军训的第一天,何基沣将军给我们作报告。我们知道他是参加过“一二·八”上海抗战的爱国将领,因此听得格外认真。他整个报告中  相似文献   

10.
寻亲记     
今年的4月16日,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侯镜如先生之子侯伯文先生(全国政协委员)从香港给永城市委统战部长吴冬梅发函,请求帮助查找其一个永城亲属的下落。他在信中说:"我父亲侯镜如(侯心朗)是永城县(现为永城市)侯楼村人,他的一个外甥李介仁,解放前加入中共,在华北地下党刘仁同志带领下,和我父亲秘密接头策划国民党92军北平起义,  相似文献   

11.
<正>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的高潮,正当北平抗日救亡运动方兴未艾之际,卢沟桥响起了炮声,七七事变爆发了。7月28日,我守军29军全线南撤,29日北平沦陷了。国土骤然变色,敌人的铁蹄踏进了古都,城内飘起了太阳旗。当时我们在幼稚师范读初中。12月的一天,全校早操时,教导主任悲痛地告诉大家,13日南京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大片国土沦丧,我们做了亡国奴……他边讲边哭,以致泣不成声,全体师生失声痛哭,整个上午各班无法正常  相似文献   

12.
丁洁 《北京观察》2021,(6):40-41
回顾近现代以来中外历史,任何一个新兴国家首都的选定,都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有其特定的背景.新中国选择北平作为首都,当然也不例外. 1949年3月25日,新任北平市长、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叶剑英专程前往涿县迎接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进北平.他介绍北平的有关情况时说:"北平和平解放,不少民主人士来信来电,表示他们坚决拥护共产党,要和共产党更好地合作,希望共产党在北平成立全国性的政府."毛泽东说:"他们不知道我们已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把北平定为首都,慢慢他们就会知道的.但是,要最后决定还得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当晚,新华通讯社向全国、全世界广播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到达北平的消息.  相似文献   

13.
吴昌华 《黄埔》2009,(3):44-47
第五十章 平津战役 解放军兵临城下 正当蒋介石、李宗仁为争夺“总统”名位闹得不可开交之时,远在河北平山西柏坡的中共中央军委几位负责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正把目光投向华北。在北平、天津、张家口这三角地带,国民党华北“剿总”总司令有4个兵团、13个军,连同地方保安团,总共有兵力60多万人,是一块“大肥肉”。  相似文献   

14.
血沃怀柔     
1931年日本关东军蓄谋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短短4个多月,整个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大好河山,被日军占领。1933年2月,日军向热河进犯,省主席汤玉麟惊惶失措,不战而逃。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省会承德,全省沦陷。日本侵略军随即南下,企图突破长城军事要隘,侵略华北。造成北平(1928年北京改名为北平)危急,华北告急。  相似文献   

15.
赵桂生     
《黄埔》2012,(5):33
赵桂生,1927年8月23日出生,85岁,山西榆次人。1947年在北平考入成都陆军官校二十二期辎重兵中队,毕业后到国民党七十二军辎重营任排长。1950年初在北京考入华北革命大学二部学习,同年11月毕业后分配到京津卫戍区防空司令部  相似文献   

16.
1943年我接受了晋察冀城工委的派遣,到敌占区的北平做地下工作,在党的精干隐蔽方针的指引下,由革命同志掩护,长期埋伏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在这里,我只谈谈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从1943年3月到1945年8月,我在北平是如何开展地下工作的。扎根北平的过程 1942年底,我被调到了晋察冀城工委,驻地是平山县老坟沟村。这时刘仁同志决定派我到敌占区做党的地下工作。我因自13岁离家,本来就没有什么地域观念,投身革命后更是自觉地遵守纪律服从分配:在根据地工作是革命的需要,到敌占区去开辟工作也是革命的需蔓,没考虑会遇到什么困难。因  相似文献   

17.
神圣目标 1949年1月1O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14日,人民解放军向驻守天津的国民党军发起总攻。经过29小时战斗,解放军占领天津全城。2月3日,傅作义率部在北平(今北京)起义,北平和平解放。时任国民党晋陕绥边区中将副总司令、绥远省主席的董其武,受形势感染和傅作义力劝,于1949年9月19日举行绥远起义,人民解放军顺利地接收了绥远这块战略要地。董其武率部起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大功。  相似文献   

18.
苏民生 《台声》2004,(1):57-59
1941年,父母亲带着两岁的我,从故乡台湾来到日本人侵占下的北平,1946年初撤离北平。我们的三口之家,父亲苏子蘅,母亲甘端钗,还有我——小民生。在北平生活了将近五年。那时民生太小不懂事,这里所写的,很多是从长辈的谈论和文章中了解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17,(3)
正高吉人,陕籍著名抗日将领。黄埔4期毕业。1933年参加长城古北口抗战,手持大刀、身先士卒,荣获"云麾勋章"。全面抗战爆发后,接连参加淞沪、徐州、武汉、随枣、第一次长沙会战,屡立战功。1939年12月桂南会战,率部在"炮火交炽于山林,血肉横飞于山麓"的昆仑关重创日军,荣获"宝鼎勋章"。不久晋升为国民革命军第5军第200师少将副师长。1942年入缅作战,与戴安澜师  相似文献   

20.
汪诚     
《黄埔》2012,(5):21
汪诚,男,1923年出生,89岁,北京市人。1942年考入中央陆军官校第七分校,被编在第十九期十二总队通信大队学习。1945年7月毕业后,曾在中央陆军通信兵独立第九营任副官、副排长、排长职务,在北平国民党军联合总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