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东涛  宋东亮 《探索》2000,1(1):67-70
以“改变世界”为最终指向的实事求是的“实事”,内在地具有实践的本质。作为对象的“世界的改变”即历史的和现实的实践之“求是”,是以未来实践为对象的“求是”活动的基本规定;未来实践是“求是”的基本向度。未来实践向度的实事求是的中介的生成,规定于主体对未来实践之“是”之“求”的不竭的无动力和有效的理性能力、未来实践的部分信息的先在性与可预拟性的整合。表达为预见的未来向度的实事求是中介,以实践性为基础、创造性为核心、不确定性为特征。因此,未来向度的实事求是中介即创造性预见。  相似文献   

2.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近百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儿女,先后创立了以“民主科学精神、自主自力精神、服务献身精神、解放求是精神和团结拼搏精神”为代表的时代精神。这不同时代的精神交融浓缩、结晶升华成为爱国图强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这一古语赋予了新的含义,使得“实事求是”能够反映从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求”出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而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从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即“求是”的过程:二是从认识到实践的发展过程。笔者提出的“事是求实”的概念,①忧是与“实事求是”辅相成,反映认认识到实践发展过程的概念。笔者认为:“事是”,即“实事”中的“兄”、就是已“柬”出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实”就是客观事物的具体实际,…  相似文献   

4.
论高拱的实学精神品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拱(1512-1578)是明朝嘉靖、隆庆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明清实学思潮的先躯者之一。他的实学思想是在概括和总结其实政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批判空虚寡实的宋明理学而阐发的,建构起以元气实体论、求实求是论、实理实事论和实政实功论为主要内容的实学思想体系。在高拱的实学思想体系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精神品格,今天,继承与弘扬这些精神,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务实而不务名”的务实精神 “崇实黜虚”是高拱实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所谓“崇实黜虚”,就是鄙弃以空虚寡实、虚谈心性为特征的程朱理学,…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认为实事求是的“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指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指的是我们去研究。“求是”邵努力探求客观规律。实事求是,这既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也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认识过程。它既要求认识主体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又要求主体能动作用的正确发挥。主体的作用愈是得到有效的发挥,“求是”的质量也就愈高。在贯彻实事求是原则的过程中,尽管人们都力求做到实事求是,但行动上却常常出偏差,自觉不自觉地背离实事求是的原则。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从同样的事实中,不同的人们常常得出不…  相似文献   

6.
现实之中,实事求是,人人会说,个个希望,可谓深入人心;而另一方面,人们从“实际”出发,力没少出,劲没少费,却求不出“是”,达不到“实事求是”,事与愿违,从而有“实事求是难,难以实事求是”的感叹。原因何在?从认识论上看,是由于人们在“实事求是”上陷入许多误区。误区之一:实事=实例“实事”,是求出“是”,实现“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陈云同志说,讲实事求是,首先是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事情也搞不好。“‘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党思想建设上的一次历史性大飞跃,也是对实事求是理论的恢复和发展。一、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该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并对“实事来是思想路线”的内涵作出了深刻而全面的阐目邓小平说:“王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  相似文献   

8.
"实事"不是经验中直接给定的事实,而是经由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求得的符合必然性的实存。"求是"不仅仅是一项思维活动的原则,更主要的是一项实践活动的原则。"求是"不仅仅是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同时也是对内部世界的改造。因为改造外部世界与改造内部世界是不可分割的。"实事"和"求是"是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不能割裂开来理解。  相似文献   

9.
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领导干部搞好工作的基本功。重视调查研究,搞好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笔者认为,搞好调查研究,提高领导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深入实际,突出重点。 坚持实事求是,前提就是要摸清实际情况。没有”实事”,不了解“实事”,不可能“求是”。离开实际,调查研究就没有针对性,成果就不会有指导性。深入实际,就是要走出高楼深院,跳出文山会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  相似文献   

10.
对于实事求是,人们在理论上懂得它的重要性是一回事,在实践上能否真正做到则又是一回事。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本文就坚持实事求是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一、首先应从哲学世界观的高度去把握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质 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事物,是通过人们的感官或科学手段能够把握得到的真事,而不是主观想象的臆造的假事。这个要求强调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承认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坚持把客观事物作为自己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从而才能体现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即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基本原理。 实事求是承认“实事”中有“是”,也就是客观事物在自身内在的矛盾发展中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所谓“求是”就是人们把探求事物的规律作为自己认识  相似文献   

11.
陈玥衣 《世纪桥》2024,(2):47-50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与灵魂,具有鲜明的方法论特征,贯穿于经典著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始终。重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要回归到党的基础理论,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作的实践经验,追寻历史血脉的思想逻辑,领会经典文本的思想精髓。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县级党委工作就要从经典著作中继承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关键要解决好核心的“人”和“事”的问题,厘清“实事”,善于“求是”。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和求是杂志文化编辑部近日在京联合召开“十六大的理论创新”研讨会,就“如何把握十六大的理论创新”和“如何进一步实现理论创新”这两个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求是杂志总编辑王天玺、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求是杂志副总编辑朱峻峰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等单位的近40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并作了发言。与会同志认为,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  相似文献   

13.
在陈云同志的全部经济论著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无论是考虑问题、提出建议,还是领导经济工作,他都坚持从实际出发。早在延安时代,他就根据长期革命斗争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他曾反复强调:“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陈云文选》第3卷第18日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陈云同志告诫我们,讲实事求是,先要把“实事”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什么问题也搞不好。这几句话,深入浅出,富有  相似文献   

14.
“十件实事”是今年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继1996年“十件大事”后,它成为促进富民兴黔的又一重大举措。最近,省计委会同省交通厅等10余家省直单位,对我省1997年“十件实事”的进展情况逐一进行检查,结果表明,由于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十件实事”进展顺利,预计省委、省政府年初提出的奋斗目标可以实现。交通建设是我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十件实事”的主要内容,占了其中的六件。目前,除贵阳新机场已经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并于“5.28活动”期间正式通航外,贵遵公路等重大工程建设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中央近日作出决定,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县(市)部门、乡镇、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这一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必将对走向新世纪的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事业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农村基层干部要真正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实处,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基层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就“必须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必须大力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江泽民:《关于改进党的作风》,载《求是》2001年第1期)一、深入基层察实情察…  相似文献   

16.
干实事、求实效,重在“干”事、旨在“成”事,关键一个字就是要落在“实”处。所谓实干,绝非蛮干;实效,也不仅体现在时效。在其位者,必谋其事。“谋事”绝非空想加蛮干,而是审时度势,顺势借势,机至而行事。而“行事”则怀谦卑的态度格物致知,而后脚踏实地地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层面研究实事求是这一重要思想.其根本点在于: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揭示实事求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启示,深刻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实事”。并从这一“实事”出发。通过“求”而努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从而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杨宾  萧奇 《前线》1996,(10)
“求是”花开清华园本刊记者杨宾清华大学萧奇如果你在周末步入清华校园,常会见到草坪上围坐看二十几位同学,手里拿着马列书籍,诵读着、讨论着,年轻的脸上,一片真诚与专注。这,就是清华大学学生求是学会理事会的例会。求是学会是一个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学生社团,诞生...  相似文献   

19.
刘典 《廉政瞭望》2013,(4):68-68
“点卯”的由来 古代官员以“清、慎、勤”为原则,“勤”的起码要求是按时上下班.不得有迟到早退、缺勤等行为。而他们的工作时间与现在“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工作制不同,整体来说是上班上得早,下班也下得早。  相似文献   

20.
“十五”期间长春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以“学习、勤政、求是、创新”为总体要求,以“坚定信仰、把握大局,励精图治、求是务实”为基本工作思路,以创新发展为主线,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出新贡献。 “十五”期间,长春市司法行政工作总的发展目标是: “四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取得明显成效,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学法和以依法行政为重点的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及全民学法用法能力明显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