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纵横》2001,(10):41-42
胡志明市的新山一国际机场位于市中心西北方7公里处,办完手续走出机场,蜂涌而上的是揽客的计程车司机。如果是几个朋友同行,搭计程车到市区比较方便,但车资要事先谈好,行情是一辆车美金7元左右。如果想更便宜一点,可以到机场正对面的马路上,右转向前走一点有一个城门,那里有脚踏车(前面有座位可以载物)以及三轮摩托车、摩托计程车等可以搭乘。  相似文献   

2.
雨桦 《新青年》2005,(4):29-30
还是说我的一位老板朋友。农民出身,初中毕业。尽管初中毕业,大字不识几筐,一样混上了老板当当。坐上了人见人爱的轿车,小蜜,手机,一应俱全。就是没有文凭。当年政府要给他往上报青年企业家,就因为有一个领导说了一句话,青年企业家的称号就没了。那个领导是这么说的:怎么都是初中毕业啊?难道我们市的青年企业家就这个素质?怎么也得是个大专生啊?别老提我是农民企业家!农民农民,如果农民的本事都大得不得了,还叫农民吗?我的这位朋友就有点挂不住面子,一直想找个机会报复报复,但是冷静下来一想,这位说得也没错。想成为比尔·盖茨一样全球知名…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友人从国内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们一家移民澳洲的申请已经被批准了。不久,就得举家迁往澳洲,我向他表示祝贺,没想到他却说他现在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真是有点左右为难。原来,朋友在国内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公司的业务正在蒸蒸日上,钱也赚得越来越多,孩子也正在上小学,这个时候如果抛弃国内的一切,似乎太可惜了。可是出国也是他多年的夙愿。一时间,他真的不知道该怎样做决定。我当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帮助他,只好安慰他说其实在国内、国外都差不多,一切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放下电话,我沉思良久。想到了自己在国外奋斗的这几年,…  相似文献   

4.
朋友     
公元1490年,有两个年轻的朋友———杜勒和克尼格司登,他们都是奋发上进的年轻艺术家,因为他们都很穷,所以只得一面学艺术,一面靠工作来维持自己的生活。由于工作占用了太多时间,所以在艺术上的长进很慢。最后两人约定,用抽签的方法决定其中一个继续工作来维持两人的生活,另外一个则去专心学习艺术。结果杜勒中签了。他开始一门心思学艺术。而克尼格司登则只得去工作以维持两人的生活,他们还约定,一但杜勒学成,就支援克尼格司登去学艺术。从那以后,杜勒到欧洲的许多大城市去学习,世人都知道,他不仅具有才华,而且富有天分。等他学成以后,他就…  相似文献   

5.
荣华富荣     
富最害怕的一件事终于发生了,他被解雇了。其实,他早就有所耳闻,他在的这家美国公司最近大裁员,他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职位。这几年来,他好不容易才当上了一个小头头,可是,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国外是没有铁饭碗的,他听说公司有可能把所有的合同和数据处理工作都转移到中国上海。果然如此,今天一上班,富就收到了一封信,公司在信里把一切都计算的好好的,他的补偿金和一些没领的福利,比如说没休的假期和没有领到手的奖金,加在一起有两万多澳元,公司还不错,把该交的税也给交了,这样一来,剩下的就是纯收入。虽然,年底自己还要缴税,但毕竟…  相似文献   

6.
罗西 《新青年》2002,(2):40-41
好像满街都是酷兮兮的新人类,好像大家都在向谢霆锋、王菲看齐。如果自己身上没有新人类的一些标签,就会难受,害怕被人嘲笑,于是,拼命作秀,表面冷酷,内心脆弱;外面喝咖啡,回家吃肥肉;迪吧里狂饮浪舞,卫生间里呕吐。后悔,并琢磨着怎么向父母讨钱……所以,那些所谓的新人类,大都是假冒的,至多他们只算为一群半新半旧的“人类”。  相似文献   

7.
玮东 《新青年》2005,(2):61-62
最近,偶然在商店里看见一种日记本,封面上是一幅照片,上面有四个小孩,他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一起向前走去,其中最小的一个裤子还没有系好,露出了屁股。很显然,他们是好朋友,在照片下面有一行字:“No road is long enough with good com-panions”———有好友相伴,世上就没有漫长的旅途。我非常喜欢这刻在胶片上的瞬间,在心里希望这一瞬间变成一种永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朋友能不能一起走一生呢?从感性上讲,我希望这是一个事实,可是从理性上讲,我却不断地问自己,朋友真的能够一起走一生吗?朋友怎样才能一起走一生呢?打电话给国内好友,他…  相似文献   

8.
荣华富贵     
富最害怕的一件事终于发生了,他被解雇了.其实,他早就有所耳闻,他在的这家美国公司最近大裁员,他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职位.这几年来,他好不容易才当上了一个小头头,可是,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国外是没有铁饭碗的,他听说公司有可能把所有的合同和数据处理工作都转移到中国上海.果然如此,今天一上班,富就收到了一封信,公司在信里把一切都计算的好好的,他的补偿金和一些没领的福利,比如说没休的假期和没有领到手的奖金,加在一起有两万多澳元,公司还不错,把该交的税也给交了,这样一来,剩下的就是纯收入.  相似文献   

9.
田野 《新青年》2013,(2):55
他是南方一所大学的在校学生,出生于湖南湘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里。一次,他与一位朋友一起上街。朋友拿了一张自己画的画,到字画装裱店装裱。那是一张很一般的画,说实在,就连他这个"门外汉"也看不上眼。可是,当那张画装裱以后,效果就不一样了。高档的材质和工艺巧妙地衬托出了  相似文献   

10.
《新青年》2003,(4)
这是一封从网上发来的E-mail,一个网名叫做“左右为难”的女孩子向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细雨:你好!我是你的读者,我一直都很喜欢你的栏目。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个男友,他对我很好,只是随着恋爱的不断深入,我对他也逐渐加深了了解。原来他是一个在社会上“混”的人。当初,我是因为喜欢他身上的那种仗义、豪爽才跟他交往的。可是现在,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他的那些朋友动不动就动手打人,他做的许多事我也看不惯,尤其是我的父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女儿把这样一个男友带回家的。为此,我也曾经试图改变他,可半年过去了,…  相似文献   

11.
薛楠 《新青年》2015,(2):54
你向你的另一半有过隐瞒吗?很多人都希望情侣间能做到彼此坦诚、毫无保留,可是我们有时候其实可以留一些小秘密在属于自己的花园里。秘密的花园之所以美丽,因为它是无害而又神秘的,它的存在无损情侣间的感情又保留了个人隐私的空间。那么,为什么不让它存在呢。软暴力因何而来林怡接到闺蜜悦悦半夜打来的电话,"这日子没法过了,结婚都一年多了,他竟然还偷偷的去征婚网站看别的小姑娘照片,我说他几句,他竟然摔门走了,跟我说就去找这些小姑娘去了,你说这样我们不如离婚算了。平时要不就不搭理我,一说话我们准吵架。  相似文献   

12.
别人的生活     
朋友很羡慕她同学的一件衣服,辗转好几家店,终于买了同样的一件,穿在身上果然好,可是她却很沮丧,怎么没有同学穿上好看呢。她的话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一位日本有名的导演,一直羡慕别人开好车。有一天,自己也买了一辆好车开上时,却感觉不到车子的好,于是让人在前面开着走,自己  相似文献   

13.
飘香的生命     
《新青年》2005,(9):29
一次和朋友在街上闲逛,路旁有个垃圾堆,清洁工人已经把垃圾都装上了车,可是车却怎么也发动不起来,那个清洁工很着急.朋友忙跑过去,不顾脏乱和难闻的气味,用力地帮他推车.几经努力,车终于启动了.我对朋友说:"你也不嫌脏,那味儿多难闻!"朋友看着我,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4.
庆祝今天     
题记:我们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吗?他们总有一天要离我们而去,可是你知道吗?无论他们有多么平淡,多么普通,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曾经年轻过,曾经奋斗过,曾经浪漫过,我们不能只是仅仅继承他们的基因,更重要的是要继承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智慧。因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是一个一个美丽的传奇,只有做儿女的我们才能把这传奇一代一代传下去。——译者1998年4月父亲刚刚脱下衬衫,我哥哥就知道了。他比父亲知道的还要早,他比我们所有人知道的都要早。格里在过去的10年里一直在医院呼吸系统急诊室工作,他以为自己已经什么都见过了,可是父亲的情况却…  相似文献   

15.
最好的朋友1999年去了美国,虽然我送给她的明信片上有我喜欢的梁实秋的一句话“你走的时候我不送你,但如果你回来,不管多大的风雨,我会去接你”,我仍然忍不住去送她。我们是从小到大的同学,算起来相识了有20年了。她走了以后,这个城市会平白地空旷许多。她的妈妈还是忍不住眼泪,母女俩终于在上火车之前抱头痛哭,我们都笑笑地劝,又不是不回来了。朋友终于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我们离开火车站时,她妈妈嘴里还在向我唠叨,去的这么远,轻易是回不来了。我笑着安慰她,你想她了就我叫她回来好了。心里想着要常去探望她,可是敷衍着琐碎…  相似文献   

16.
爱情与炒股     
李平 《新青年》2005,(3):26
早在四五年前吧,她就经常向我倒苦水,说男友对她很粗暴,限制她行动和交友,对她的家人也不好。那时我就劝她:“不好就分开吧,趁自己还年轻。天涯何处无芳草,到哪里找不到一个对自己好的男人?”她却瞪大了眼睛:“那怎么可以?我们在一起两三年了,我的第一次就给了他。要分开,我不是太吃亏了吗?”于是就一直耗着。前一阵子,她又找我哭诉,还是说男友对她不好。而且,都同居这么长时间了,他却始终不提结婚的事,还在外面跟其他女孩子关系暧昧。我再次劝她:“实在不行,就赶快离开他吧。你都快30岁了,自己耽误不起呀!”她再次瞪大了眼睛:“那怎么可以?…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网购     
李奇电话突然响起:"是李奇吗?有你快递……"李奇一听,立即高兴地去附近快递公司取货,签字后拿着东西急忙回家。李奇心里这个高兴,因为这是自己第一次网购。六十多岁的李奇向来愿意接受新事物,所以家里买了电脑,他就学着上网,儿媳妇上网买东西,李奇感到好奇,但他唯恐儿媳妇笑话,就趁她不在家偷偷琢磨怎么在网上购物。某日,儿媳回来发现李奇神色有些慌乱就说":哎呀,爸爸挺会赶时髦  相似文献   

18.
知己·男人     
老苏真名叫苏小小,只有初中文化,曾当过工人,司机。后来又辞职经商。第一年几乎赔得血本无归。第二年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有了起色。他大我十岁,有事,我常去找他,没事也在一起坐坐。朋友看我俩有说有笑的样子,往往劈头就问,你怎么选择老苏做你的情人?他一没大把钞票,二没权力,你怎么就……往往我费半天口舌也解释不清楚,或者说我解释清楚了,也没有人相信。我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世间饮食男女,根本没有清清  相似文献   

19.
细雨 《新青年》2002,(3):36
细雨姐姐:你好,我一直都是“心连心”工作室的忠实读者,所以我有烦心的事,首先就想到的是你。细雨姐姐,事情是这样的: 我是一位高二的学生,我的前桌王健是一位家庭条件很好的男生,他很照顾我,我和他一直很谈得来,我也认为自己了解他,可是我错了。  相似文献   

20.
吉安 《新青年》2006,(9):9-10
莫小桃素来专制出了名,偏偏我在她的重压下早已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根本不怕她的威逼利诱,更不用提什么苛刻的"21条军规".但谈恋爱的时候,男友可以不进莫小桃的势力管辖范围,任凭我怎么逍遥她都没有向男友发难的机会.可等我谈累了,且突然间遇到一个千方百计想要把自己嫁给他的臭小子,才一下子体会到了莫小桃的厉害和权威.我想可以不理莫小桃,但总要将这未来的女婿带给父亲大人过目的啊,如果哪一条违犯了莫小桃的军规,臭小子可是连家门都进不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