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权力制约、民主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等方面.邓小平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对于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整体性思考,从领导制度改革、组织制度改革和工作制度改革三个维度论述了改革的思路,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清晰的改革路径,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提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推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上面讲到的种种弊端,多少都带有封建主义色彩。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当然不止这些……我们进行了二十八年的新民  相似文献   

5.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1,(4):2+97-F0002,F0003
中共龙泉驿区委党校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总体战略、区委总体部署.遵循干部成长规律,按“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要求,不断深化干部培训改革。围绕区委中心工作的重点问题举办专题研讨班,把单一辅导式培训转变为课题系统研究式培训,切实解决过去参训干部主体作用不突出、干部实战能力提升不明显的问题;围绕干部成长规律开设党校主体班,  相似文献   

6.
《四川党史》2001,(1):27-28
1983年9月,我县建立党史工作委员会,1989年11月更名为县委党史研究室,是全额预算正科级单位。1997年机构改革我县党史研究室核定编制为3人,其中主任1人,现有工作人员2人,其中副主任1人。县委党史研究室是县委的直属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收集、整理、编研地方党史,充分发挥其资政、存史、育人的功能。近几年来,我县党史工作在市委党史研究室的具体指导和县委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县党史研究室全体同志的辛勤努力,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也为县委科学决策提供了历史依据。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我们有以…  相似文献   

7.
胡隆辉 《学习论坛》2009,25(12):9-13
邓小平十分重视反对封建主义问题。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邓小平不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主义残余的表现、成因及其危害,而且明确提出了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方法论原则。邓小平关于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思想对指导我们今天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残余仍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适时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任务,并在领导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改革的措施都是围绕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这一根本目的展开的。改革要坚持稳妥的渐进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主要矛盾;始终扩大人民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参与,坚持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更加着重于制度建设,强调以制度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孟宪龄 《党的文献》2005,22(3):73-77
领导制度是领导活动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等的总和.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是我国领导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制度.毛泽东、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提出许多重要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出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质是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这一思想,是邓小平率先提出并作了系统和深刻地阐述。邓小平通过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认识到过去制度的弊端和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基本观点、原则和发展进程。这些思想,是符合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规律和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经验的。制度改革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也显得滞后。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和灵魂。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确立制度的基本价值,就是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自由、民主、法制是这样的基本价值的体现和保证。  相似文献   

11.
推进民主政治,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条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制度建设,以健全的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推进民主制度化,关键在于消除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重点是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关系。以政治民主化为价值取向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实现改革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即要从“以权为本”彻底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科学地把握和引导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为什么要改革、怎样进行改革、如何保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 邓小平同志长期从事党政军主要领导工作,对怎样认识手中的权力和怎样使用手中的权力,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和论述。早在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进了城,执了政,是做官呢?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呢?这个问题是毛泽东同志过去多次讲过的,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一种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如果不是做官,而是当人民的勤务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重要讲话,蕴涵了法理型政治文化、效能型政治文化、专业型政治文化和服务型政治文化等丰富的现代政治文化内涵和理念,对我国构建现代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干部培训和党校工作,②有力地推动了党校在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的发挥。党校自身地位、功能和作用的进一步展现。不断吸引一些国外学者将其作为中共问题研究中的一个特殊方面.给以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6.
正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和改革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就因对党中央提出精兵简政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他更是强调机构改革"是一场革命",并将之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度的改革紧密联系起来。随着认识的深化,尤其是他在1980年、1982年和1986年所做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和《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等专题讲话,集中反映了他关于机构改革的设想和思路。直到1989年,他仍然强调,"消除机构臃肿"是  相似文献   

17.
陈新建  孟宪龄 《探索》2004,2(5):14-16
邓小平历来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制度建设问题,他最早觉察和最深刻地认识到执政党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从现代化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度民主的目标来思考如何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的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林木 《党史博览》2009,(9):F0003-F0003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共中央主席、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毛泽东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9.
一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农村改革最具实质意义的制度创新,为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基础。 农村改革的成功,首先在于把家庭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加以肯定,即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使用权同所有权分离,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理顺了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把制度建设提高到执政党建设的突出位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从全新的视野和角度提出党的制度建设问题。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论点,第一次把制度建设问题提高到执政党建设的突出重要的地位,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制度与领袖作用相互关系的认识,标志着邓小平关于党的制度建设思想的确立和形成。在强调制度建设重要性的同时,邓小平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