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绿色"、"环保"是时下的流行词汇,也是创新公司、风险投资家们喜欢追逐的商业概念。在环保领域,其中将废水处理、废物回收,通过研发和应用将废弃物回收还原成工业原料的技术,将垃圾成品直接回收于生产。但如果垃圾废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回收于生产,又该怎么办呢?据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数据,在美国的所有垃圾中有31%是包装盒和包装袋,其每年的总量高达8000万吨,其中的大部分,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只能被压缩填埋。  相似文献   

2.
垃圾的科学分类,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基础。比利时是较早实行垃圾分类的国家,垃圾被分为纸张、纸箱、塑料、金属包装、玻璃以及没有任何回收价值的废弃物等几大类。不同颜色的垃圾袋用来装不同的垃圾,一旦放错,回收工将有权拒绝运送。目前90%的比利时人养成了将垃圾分类的习惯。比利时将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了商品的包装上。比利时政府成立了两家专门处理工业包装垃圾和生活包装垃圾的专业公司。据介绍,超过80%的废弃包装去年被回收利用,其回收规模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基于循环经济的城市餐厨垃圾资源化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芳  李天德 《求索》2008,(10):81-82
餐厨垃圾回收处理关系到百姓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餐厨垃圾的有效回收利用,对保障食品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节省资源能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对我国餐厨垃圾回收利用现状、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管理的建言。  相似文献   

5.
《江西政报》2008,(3):22-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塑料购物袋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由于过量使用及回收处理不到位等原因,也造成了严重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特别是超薄塑料购物袋容易破损,大多被随意丢弃,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塑料购物袋,引导、鼓励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严格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温哥华市于2013年春季开始实施绿色垃圾桶(即厨余垃圾桶)计划。 绿色垃圾桶计划指定了新的垃圾收集时间表,除了绿色垃圾桶和蓝色垃圾盒(放置各种玻璃、塑料和金属容器)为每周清空一次,其他垃圾桶均为隔一周清空一次。初期结果表明,执行新时间表的区域已迅速增加并还将持续增长,参与人数比预期目标高出60%。预计温哥华居民在食物残渣回收上的努力将大大减少废弃物填埋数量。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中国实施“限塑令”以来,塑料购物袋的使用有效减少,限塑意识由此走进社会。近年来,随着电商、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新的塑料垃圾类型,但我国塑料回收、分类与再利用的体系建设尚不成熟,多头管理体制也影响治理合力的形成。白色污染治理涉及政策、技术和多元主体体系建设,随着2020年“限塑令”进一步升级,将“限塑”延伸至新兴行业,加快塑料垃圾治理能力和体系建设成为极为重要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天津人大》2013,(10):21-22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餐厨垃圾的排放量与日俱增,其在生活垃圾中占有的比重高达40%。对餐厨垃圾进行安全回收、合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对提高城市品位、净化市容及人居环境、促进食品安全管理、发展城市循环经济、高层次建设美丽天滓都具有薏要的现实意义。和平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城建室通过座谈了解、查阅资料、实地查看、专家走访等形式,对和平区餐厨垃圾回收及无害化处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对今后如何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实现资源化利用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许多城市的垃圾处理形势异常严峻,垃圾产量与存量逐年增大,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处处受阻,以资源回收利用为核心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难以形成,政府与社会两股推力难以形成合力,垃圾与垃圾处理的邻避效应日益凸显,垃圾处理长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仅需要解决每日产生的大量垃圾的消纳难题,还需要解决被堆积如山的存量垃圾占用的土地恢复与开发利用难题。广州市2011年产垃圾468万吨,存量垃圾约3400万吨,占地1700亩。全国年产垃圾更是接近  相似文献   

10.
李逸 《时事报告》2011,(7):70-71
一只唇膏,当你不想要的时候,你知道它属于哪种垃圾吗?问一位北京女孩,也许她会告诉你属于可回收垃圾(唇膏管的材质一般是塑料或金属)。但是问一位日本主妇,答案就不一样了:这要看唇膏用完还是没用完,没有用完的部分最好拆出来,属于可燃类有毒垃圾;唇膏管则属于金属或塑料类可回收垃圾。  相似文献   

11.
<正>市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继续完善以城市社区和乡镇为基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建设美丽天津的重要内容。但这项工作我市启动较晚,进展较慢,效果不佳,与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的8个"国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相比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1、缺乏制度规范。我市针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法规基本上还是空白,缺少强制性规定;政府和社会倡导的多,实际举措少;既定的一些分类回收处理办法,没得到有效执行,缺少一套完善的分类、运输、处置回收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城市生活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这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前提,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3.
今哲 《今日浙江》2014,(10):52-53
正一个城市垃圾多寡,往往与国民环保意识和处理垃圾的技术息息相关。日本国土狭小,资源稀缺,社会各界对垃圾回收利用十分重视,形成了一套良好的垃圾回收再利用机制。从社区垃圾分类回收,到垃圾的初步分类处理,最后到终端处理工厂变废为宝,完整的社会链条运转有条不紊。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十分严格据日本环境省统计,日本全国每  相似文献   

14.
2009年5月18日,苏州市再生资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挂牌运行,省供销合作总社主任袁静波,中共苏州市委副书记徐建明为公司成立揭牌。自此,苏州市千家万户的废旧物品将通过该公司,完成"垃圾回收→垃圾分拣→垃圾再利用加工→产品分销"的良性循环。那些无证无照从事回收的"散兵游勇"将得到整编,那种污水横流,随意乱  相似文献   

15.
美国圣何塞市一直在固体废弃物管理方面处于美国领先地位,但可降解塑料始终未被纳入有机物循环系统.圣何塞市环境服务部有机事务管理专员MicheleYoung表示,在多种因素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将可降解塑料引入食品垃圾回收系统的时机已经成熟.目前,该市已经开始了回收设备的可降解原料适应性测试.  相似文献   

16.
2000年7月菲律宾一场暴雨导致垃圾山倒塌活埋了数百人,印度的圣河早已沦落为"垃圾河",即便在欧美的大城市,也不乏居民区与垃圾场为邻的景象。国家建设部2006年调查表明,全国600多座城市,有1/3以上被垃圾包围,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5亿平方米。据统计,截至2010年中国97%的城市垃圾无法处理,只能堆放或填埋,中国城市因垃圾造成的损失每年在250亿到300亿元,而若回收利用,则可以创造出2500亿元以上的产值。由此可见,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球性  相似文献   

17.
电子垃圾,不仅仅是垃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工厂,但它也正在变成世界垃圾场”,这不是耸人听闻以电子垃圾为例,每年全世界80%的电子垃圾流入亚洲,其中的90%进入了中国。在大量进口国外电子垃圾的同时,我国本土的电子垃圾量也迅猛增加——仅普通家电,每年大概要淘汰1500多万台,还有上千万部电脑、手机等。这些电子垃圾都需要消化掉,但如何处理电子垃圾却是个世界性问题。因为,电子垃圾中含有非常多的有害物质,且具有双重属性:既有可回收利用的一面,又有污染环境、危害健康的一面。在电子垃圾处理的态度和方法上,我国是以回收元器件为目的进行处理,并分类、回收、销售到电子…  相似文献   

18.
真菌制造     
白花花、轻飘飘,14年来禁而不绝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即将卷土重来——5月1日起它们将正式"回归"。消息一出引发了不少争议。在中国,一次性餐盒成本低、用量大,回收利用率低,且无法自然降解,因此曾被称为"白色污染",在全世界范围内亦声名不佳。事实上,绝大多数种类的塑料都是不可降解的人工  相似文献   

19.
王艳群 《今日广西》2008,(18):12-13
“回收族”以收卖垃圾废品谋生,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行当,不仅净化了城市环境,使资源循环利用,也为他们自己创造了可观的财富。在城市化日益发展、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他们的贡献不可忽视。假如没有他们的存在,城市垃圾将使本来就已很严重的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20.
刘云 《北京观察》2009,(4):51-51
城市生活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这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举措。德国在这方面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