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诉前扣船,就其性质而言属于财产保全。在我国,实行诉前扣船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诉法”)中有关财产保全的规定(包括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最高法院解释”)。具体作法依据199  相似文献   

3.
郭红怡 《法学杂志》2002,23(4):64-66
《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的颁布实施 ,建立了许多海事程序方面的制度 ,是我国海事立法和诉讼程序立法的一大进步 ,尤其是将海事请求保全这一海事诉讼程序中最具特色的财产保全制度加以明确规定 ,改变了此方面没有专门立法的局面 ,为切实保护海事请求人的利益与协助海事法院依法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支持。在海事请求保全中 ,船舶扣押与拍卖是最常见的措施 ,而诉前扣船则是其中的焦点。反担保存在的必要性与如何对其作出合理规定的问题亟待探讨。  相似文献   

4.
扣船令的签发是海事法院行使海事请求保全措施的集中体现。具有严肃的法律属性、严格的法律效力、重要的法律作用。违反扣船令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在扣船的司法实践中,海事法院的扣船令签发后,这些法律特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被扣船船东无视扣船令应有的“命令”作用,乃至船舶擅自逃离的现象并非罕见。  相似文献   

5.
错误扣船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各国对于错误扣船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各国适用的归责规则差别较大;大陆法系国家主要坚持客观归责,根据事后实体裁决的不利结果,追究扣船申请人其先扣船行为的错扣责任;英美法系国家主要坚持主观归责,仅要求滥用扣船权利的扣船申请人承担错扣责任;我国有关错误扣船责任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反映了客观归责的要求,但面临着许多理论和实践困难,应予修改,以便建立船舶扣押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6.
1952年扣船公约为国际上比较广泛接受的航运国际公约,但是,40年来国际航运、经贸发生了巨大变化,集装箱运输取代了传统的班轮运输,船舶抵押、租赁融资有了很大发展,加之1993年5月制定了《1993年船舶优先权和抵押权国际公约》,修改1952年扣船公约的必要性已摆到国际会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手机普及,手机短信已经以铺天盖地之势"侵入"大众的生活,故被称为"第五媒体"。但手机短信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乐趣的同时,也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成为不法行为的工具,从而侵害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改进与完善现行法律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就 99年国际扣船公约与我国现有的扣船制度在海事请求范围、可供扣押船舶范围、船舶担保制度和扣船管辖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并提出可供我国的扣船立法和司法借鉴改善之处。  相似文献   

9.
王飞 《时代法学》2023,(1):89-96
财产保全错误侵权归责的核心是违法性评价。违法的保全申请行为主要类型包括前提错误、对象错误、数额错误、不具有保全必要性。财产保全错误的根源在于保全行为固有的权益冲突、实践冲突、时序冲突、价值冲突等特性。这些内在冲突无法根除,且在认定行为违法性时必须关注。据此提炼出保全错误的认定方法,即完成从一般法到特别法的法律规范及立法目的检视,以比例原则考量行为适当性,以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实质性评判。  相似文献   

10.
刑法中错误属于基本理论问题之一 ,一般归入犯罪主观特征中加以阐释。本文对行为性质错误从概念界定、错误成因、主观因素以及行为性质错误归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抵押和质押作为担保方式在海事诉讼中不是运用最多的,程序法中对这两种担保方式的规定,为中国强制执行和财产保全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保证是诉前扣船中最常用的担保方式,保证人的资格对保证的实现至关重要。优先权在诉前扣船中适用具有可行性,浮动抵押不能适用于诉前扣船。  相似文献   

12.
国有船舶管辖豁免经历了从绝对豁免到限制豁免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以来,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国内立法、司法判例、国际条约等实践将用于商业目的的国有船舶排除在管辖豁免的范围之外。但在对国有船舶豁免范围予以限制的同时,应当注意明晰以下三个问题:用于商业目的的国有船舶应当依据船舶的用途来界定;国有企业对于所经营的国有船舶不得主张管辖豁免;国有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一国法院不得任意扣押与当事船舶无关的其他国有企业的船舶。  相似文献   

13.
从审判实践中一起典型案例着手,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关于死扣押、活扣押、拍卖后船舶所有权登记三方面的规定,分析和论述了现行规定导致死扣押存在弊端、活扣押操作混乱、法院拍卖船舶所有权登记面临窘境等问题,提出死扣押时应当通知船舶登记机关、活扣押不应限定适用范围、完善拍卖后船舶所有权登记的法律规定的建议,以期对中国船舶扣押与拍卖制度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范少虹 《法学杂志》2012,33(4):57-61
我国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间应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连接二者利益关系的行为具有民事法律性,但基层政府意志的渗透和交易主体地位事实不对等等因素,使这种一般属性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了特殊性。据此,从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分析各自的权叉结构,致力于权利、义务的较优分配与组合,可以获得最优的履约承诺和信任,实现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良性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船舶所有人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船舶所有人具有不同形态的特点,在分析了人们对船舶所有人识别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船舶所有人的识别应当考虑登记在不同船舶所有权变动模式中的作用以及由此对船舶所有人识别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错案时有发生,错案与错误的科学证据有着密切关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背景下,公安部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规定》做了修订,其中的内容涉及鉴定人员出具虚假、错误鉴定意见的法律责任。除了相关部门加大投入、提高鉴定人员的待遇之外,作者提出了5条建议:加强对鉴定人员的职业伦理教育;鉴定人员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规范实验室管理,严格鉴定程序;做好送检的检材、样本等物证的交接与保管;增强鉴定文书书写制作意识,保存好鉴定档案。  相似文献   

17.
邓蕊 《行政与法》2014,(10):108-113
我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医疗机构的强制缔约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即医疗机构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危急患者”或者“危重病人”的就医请求,这一制度通过对医疗机构缔约自由的一定限制实现了对弱者的保护.本文对强制缔约制度的法律内涵、制度功能、具体表现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其存在的合理性,对制度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说明,探讨了违反强制缔约义务而产生的民事责任类型.  相似文献   

18.
论船舶抵押权的几个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就我国立法的不完善而导致的对船舶抵押权若干法律问题的争论入手 ,对船舶抵押权的有关法律问题及光租条件下设定抵押权可能会产生的法律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互有过失船舶碰撞造成船员人身伤亡的责任负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讨论了互有过失船舶碰撞造成船员人身伤亡案件中的工伤保险和民事损害赔偿的关系,明确了此类案件中的责任承担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 ,全社会控制SARS疫情已取得重大成果 ,与此同时 ,由SARS引发的法律问题也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现实中 ,非SARS患者与SARS患者在医院接触的可能性、医院隔离条件的不完备性、提高收治率与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矛盾 ,决定了在医院内发生SARS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客观存在。对此 ,为求得法律上的公正解决 ,必须首先确立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导、特殊情况下应用公平责任原则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以此为指导 ,有过错者应承担相应责任及风险 ,各方都无过错时 ,一般将SARS作为不可抗力对待 ,特殊条件下按照公平责任原则给患者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