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法 《法庭内外》2008,(8):27-30
2008年1月1日,我国《劳动合同法》实施。而在此之前,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是由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确立的。《劳动合同法》作为10年来最重要的劳动法规,使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有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如果你不想在劳动关系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那么,该怎样运用《劳动合同法》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2.
赵强  张旗 《中国律师》2010,(5):70-72
2007年6月29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以及国务院2008年9月18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明确地将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规定为用人单位。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实施。而在此之前,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制度是1994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劳动法》确立的。新《劳动合同法》作为10年来最重要的劳动法规,使广大劳动者的权益有了更有力的法律保障。那么,该怎样运用新《劳动合同法》,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相似文献   

4.
王悦 《法制与社会》2012,(27):30+35
与1994年施行的《劳动法》相比,《劳动合同法》扩大了保护劳动者的力度,对于调整劳动关系方面规定更为详细具体,也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本文从《劳动合同法》鼓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强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扩大了经济补偿的适用范围三方面就《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进行了分析,认为《劳动合同法》通过这样的驱动机制和惩罚机制,调动起了劳动者保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的积极性,也使得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大幅度上升,使得他们不敢轻易违法.同时,还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就《劳动合同法》带来的思考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劳动合同法》虽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资关系,但其颁布却招致议论纷纷,尤其是中小企业及其劳动者反映最为强烈。本文将从《劳动合同法》本身、中小企业、劳动者、劳动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制度五个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在中小企业贯彻执行的主要的障碍。  相似文献   

6.
节慧  冯蕾 《政府法制》2008,(5):26-27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开始施行。从2007年6月29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上审议通过至今,《劳动合同法》在劳动者、企业、政府中引发了数次讨论。《劳动合同法》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相似文献   

7.
自去年6月《劳动合同法》颁布并在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及劳动保障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作为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提出要求,明确任务,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在《劳动合同法》宣传培训、推动我省各类用人单位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力度、强化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劳动合同法》贯彻实施工作起步良好,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劳动合同法》的出台,从人力资源、规章制度、外部监督等方面促进了企业的法制化进程。本文简要的分析和论述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法制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江淮法治》2008,(10):8-8
《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分别对我国劳动合同制度、政府部门促进就业和劳动争议涮解与仲裁作了全面规范,为保护劳动者权益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各级工会组织要认真组织学习,全面宣传贯彻,推进法律实施。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第14条引起了广泛争议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争议的焦点是有关年限的规定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依据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劳动合同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由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意图旨在保护劳工利益,加之《劳动合同法》吸收了《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因而使某些有关年限的起点具有溯及力。这样把握既不违反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同时也保护了劳工的正当权益。不过应该有个过渡办法,《劳动合同法》实施前企业对劳工的福利欠债可以考虑由政府"埋单"而不能完全推给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特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12.
自《劳动合同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如井喷式激增,许多地方庭审超期,劳动部门疲于应付。专家指出,这暴露了国内劳动关系领域的监督机制、协调机制动作失灵。  相似文献   

13.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权益设定了很高的保护标准。面对企业的质疑,人大法工委强调《劳动合同法》较之《劳动法》并没有进行过多创新。在此立法精神的指导下,针对事实劳动关系的定性、双薪的支付、劳动合同的履行等事项,就必须对《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进行最合理、最善意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为正确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民事审判实践.就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作如下解释:  相似文献   

15.
杨清娟 《法制与经济》2010,(13):58-58,62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已由国务院公布施行,该条例的实施将对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必将影响到公司的发展与经营,因此,律师结合此前已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法”)和《劳动法》(以下简称“旧法”),对公司在人事管理过程中的一些法律风险提示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世诚 《中国法律》2007,(4):21-23,77-81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2005年12月,国务院将《劳动合同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初审后,委员长会议决定,将草案全文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一个月期间,共收到近二十万条左右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心城市K企业的深入调研,在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背景下,从劳动合同签订、工时、工资、同工同酬、社会保险和劳务派遣公司的不同角度总结了当前劳动者保护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江淮法治》2008,(10):7-7
深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既是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劳动保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机遇。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虽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资关系,但其颁布却招致议论纷纷,尤其是中小企业及其劳动者反映最为强烈。本文将从《劳动合同法》本身、中小企业、劳动者、劳动行政部门以及相关制度五个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在中小企业贯彻执行的主要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关怀 《中国法律》2007,(1):26-28,8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起草工作历经数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於2005年12月24日对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于2006年3月30日向全国公布草案,广泛徵求意见.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2006年12月24日对修订后的《劳动合同法(草案)》进行第二次审议。《劳动合同法》这一关系到每一位劳动者切身利益的法律的制订成为中国立法工作中的热点之一,现仅就《劳动合同法》的制订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