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确,法治是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也是衡量社会发展健康与否的基本尺度,更意味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法治的框架内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改革,寻求法治之下的最大社会共识,这无疑是中国改革持续向前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建设一流法治城市是落实"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重要保障。深圳要抢抓机遇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增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中国梦"做出特区新贡献。建议应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建设一流法治城市:探索建立"一线一票一考"制度,不断提升依法执政的能力水平;改进立法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完善行政执法机制,建设一流法治政府;推进司法改革,提升司法效能和公信力;创新普法内容形式,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农村基层的变革,基层社区权力结构也处在不断变动之中。本文以一个村庄为个案,具体考察了该村在经济变革中出现的权力组合的变迁过程,分析了该村由能人权威治理走向民主规范治理的转变及动因,并由此指出:农村的政治改革最重要的是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能人权威的崛起有一定必然性;随着经济变革,特别是产权的明晰化,农村基层治理将由能人治理走向法治治理  相似文献   

4.
正未来十年,在继续完成市场改革任务的同时,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改革,既是未来中国改革的主题,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亡和每个公民的根本利益。只有打破阻力,奋力过关,才能实现几代中国人的梦想,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两种可能的前途严峻地摆在前面:一条是沿着完善市场经济的改革道路前行,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法治的市场经济;另一条是沿着强化政府作用的国  相似文献   

5.
庞丽娟 《民主》2015,(1):10-11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和部署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涉及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司法改革等各个方面,我认为这是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进一步具体化,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内容十分丰富、深刻。下面,我谈几点认识:一是依法治国是当前社会发展和中共执政理念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依  相似文献   

6.
《行政论坛》2021,(1):5-9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旗帜鲜明地宣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积极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保证、根本遵循、道路选择、基本原则、目标导向、总的抓手、推进举措、重点任务、内在要求、人才保障、关键环节等十一个方面内容。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改革与法治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方略的逐步推进,为法治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与保障。从依法治国到法治中国,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全面提速,是党探索治国理政规律的重要成果。面向未来,适应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求,需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突出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8.
叶雷 《求知》2014,(6):16-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就法治问题高密度发表重要讲话、出台举措,以新的法治思维、理念和方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呈现新局面,标志着我国正全面从"中国法治"向"法治中国"迈进。理念之变,首先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法治"一词共出现了18次,"依法"一词出现了21次,位居历次党代理念之变:从"中国法治"迈向"法治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对"法治中国"应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崭新诠释其一,法治中国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继承版"。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凝结着人类智慧,为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期决定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可以设想,未来之改革必定滋养于法治,未来之中国必定享誉于法治的成就,未来之人民必定受益于法治中国建设的红利。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认了法治中国这一概念,做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意味着我国法治建设实现了新的拓展、深化和跨越。法治中国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的重大工程。顺利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是科学把握理论内涵、坚持正确的道路、明确基本要求、厘清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法治中国是指法治主体在法治信念与法治精神的导引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约法治的客体,实现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通过提升中国在全球的法治竞争力实现国家发展的根本价值。一、法治中国的主体维度1.法治自觉。指社会主体对法治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应有的高度并从一种知识发  相似文献   

12.
杨孝明 《求知》2015,(2):32-3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描绘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揭开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篇章,为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了明确、清晰的方向和道路。建设法治公安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具体体现,是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监督各部门、各警种规范执法行为、依法办理案件,指导民警正确执法、规范执法和高效执法,努力提高执法的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是天津市公安局法制总队的重要职责之一。  相似文献   

13.
正法治社会建设不仅有着独立的诉求和丰富的内容,还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有效深度推进的基石;不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固本之举,而且是法治中国一体建设的重中之重。当前,在我国的法治社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纠结,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权理性不足的矛盾,即是其中之一。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公权力机关退位、归位和理性再定位的过程。应当承认,我国目前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社会组织还不规范,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4.
蒋涛 《党政论坛》2014,(24):16-16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23日在北京闭幕。当晚发布的5 2 0 0余字的会议公报中,经初步梳理,"法治"出现次数达58次,"依法治国"次数达23次,"党的领导"出现13次。有关"法治"的搭配还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全民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基层治理法治化、依法治军等。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大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能够在依法治国的层面进一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改革发展的总体趋势,也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法治中国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的逐步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紧紧围绕依法治国的方略进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首先要把握依法治国这一根本目的,着重提高法治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将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必然选择。在价值基础层面,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基础、发展理念和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通约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互通基础。在耦合机理层面,围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位一体架构,具体展开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对接,实现内容体系上的相互涵养与功能互补。在实践路径层面,从主体规范和社会培育两个角度,探讨法治中国建设如何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夯实其文化根基与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将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建设,是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必然选择。在价值基础层面,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基础、发展理念和社会价值方面具有通约性,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理论上的互通基础。在耦合机理层面,围绕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三位一体架构,具体展开法治中国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对接,实现内容体系上的相互涵养与功能互补。在实践路径层面,从主体规范和社会培育两个角度,探讨法治中国建设如何吸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夯实其文化根基与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18.
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运用能力,在全社会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对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内涵要在与法律人的法律思维的比较中把握,并确立法治思维的主导思维、基本思维地位。建立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法治思维能力考核评价机制和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是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生成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9.
军队法治文化是法律制度、法治精神在一支军队实施的程度和官兵对法律信仰水平的总和。随着军队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使命任务的全面拓展、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加强我军法治文化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一、充分认清我军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我军法治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王彦芳 《各界》2009,18(11)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该是在继承古代厚重的传统社会历史文化基础上,移植现代西方法律精髓,改革法制,走充满自身特点的道路.本文立足文化史角度,从先秦社会法治历史文化入手,探索中国先秦时期法治特点,进而与现代法治理念相对照,以便更好地实施法律继承、移植、创新,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