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0,(10):20-20
亮点一:取消城乡选举差别,实现“同票同权” 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此次选举法修改最吸引人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共颁布了两部选举法。其中第二部选举法经历了四次修改、一次补充。建国60年来,我国的选举制度取得了重大进展:享有选举权的主体从有限发展到普遍;选举权的平等性从着眼于实质平等逐渐向统一实质与形式平等方向发展;从记名投票发展到无记名投票;直接选举范围从基层扩大到县级,并逐步向高层迈进;从等额选举发展到差额选举。但选举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以有力地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法律保障的基本原则:一是从实际出发原则;二是平等保障原则;三是法制统一原则。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法律保障的主要措施:一是将迁徙自由重新写入《宪法》;二是修改现行的《户口登记条例》,三是修改《选举法》,保障农民工选举权利。  相似文献   

4.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这次<选举法>修改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实行了"同票同权".这次选举法的修改不仅仅是农民选举权的一大进步,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对于缩小城乡差别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佑中国     
<正> 选举法的修改是今春全国两会的重大议题之一,结合一个特殊的背景,其意义已超过修法本身。中央曾于1997年设定目标,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今已至冲刺与验收期。根据中央要求与各级立法机关表态,这一目标将被确保实现。选举法在此至少承担两大使命。作为今年全国人代会唯一审议的法律案,其完善是形成法律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过去城乡选举权的不平等,如今已不合时宜,从四比一一步到位改至  相似文献   

6.
刘月 《学理论》2013,(19):151-152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首次将"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写入选举法。但是时隔三年,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障碍。笔者针对"同票同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保障流动人口选举权;第二,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第三,清除歧视性法规,制定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7.
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对选举法的修改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次选举法修改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和人权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我国公民充分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提供了更加切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关于取消城乡代表权差异化配置的条款,反映了我国选举制度向实现公民的平等权迈出了一大步。它在公民投票权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了公民代表权的平等,也就是实现了同票同权。这一修改对应的是人大代表的代表性问题,按照代议理论委托论的要求,人大代表的构成应该尽量与社会吻合,从而提高自身的代表性;而按照独立论,过高的官员比例也同样是可能具有高代表性的。但实际上,最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代表是如何产生的,这与选举权中的自由向度紧密相连。如果不能保证公民在选举中充分的自由权利,那么平等也只能成为摆设。选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公民的自由选举权。  相似文献   

9.
吴国富 《学理论》2009,(17):3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拥有平等的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然而在中国第一部选举法出台时候,当时中国的实际国情却使得城乡居民应该拥有的一人一票和一票一值的选举无法真正实现。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拥有了实现国家根本大法所赋予公民的根本权利的条件,同时中国的国情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也有了相应的实现城乡公民选举权利完全平等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团结》2011,(3):1
今年下半年,《选举法》修改通过后的首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即将展开。届时,将通过选举产生2百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3万多个乡级政权、2千多个县级政权。参与  相似文献   

11.
罗马专电 马耳他国民党在5月11日结束的大选中以微弱多数获胜,党的领袖阿达米12日受命组织新政府,从而结束了工党在这个岛国执政16年的历史。随着国民党的上台,马耳他的内外政策将逐渐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 早在1981年大选中,国民党已超过工党获得50%以上的选票,但当时的选举法有利于工党,国民党因此未能执政。经过三年多的谈判,今年1月对选举法进行了修改。新选举法规定,获得超过50%选票的政党,在议会中将增补议员,使其成为议会中的第一大党。在这次大选中,国民党获得50.91%的选票,  相似文献   

12.
万其刚 《民主》2011,(8):26-29
截止2011年7月底.山西、广西等省(区)的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江西、新疆、青海等省(区)也基本完成了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这次新一轮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修改《选举法》后第一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依法进行的第10次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第9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这次将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名.涉及县级政权2千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直接选举县乡人大代表,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涉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地拉那专电 11月中旬,阿尔巴尼亚11届人民议会举行了第8次会议。会议通过了被称为“阿尔巴尼亚政治体制民主变革纲领”的新的《人民议会选举法》、为确保经济改革顺利进行而制定的第一部《国家仲裁法》和《审计法》,批准了《发放出国护照和签证法》、《保护外国在阿投资法》以及《阿尔巴尼亚和外国合资企业在阿经济活动法》等重要法令。会议还决定成立以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阿利雅为首的宪法审议和修改特别委员会,对宪法有关条款作重大修改。  相似文献   

14.
平等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经济上、政治上处于同等社会地位、享有相同的权利。但平等是以不平等为前提的。在阶级社会中,平等总是阶级的平等。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平等仍然是阶级的平等。平等也有差别性,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平等不是平均主义。平等要求是和无产阶级利益一致的。它的内在实现有待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完成。  相似文献   

15.
开罗专电 埃及内政部长扎基·巴德尔2月14日宣布,12日举行的全国公民投票,88.9%的选民同意解散埃及人民议会。同日,穆巴拉克总统颁布一项法令,宣布解散人民议会,呼吁全体选民在4月6日选出新的议会。 关于是否解散人民议会,穆巴拉克曾于2月4日颁布了一项举行全国公民投票的法令。他的这一决定与埃及人民议会最近通过的选举法修改提案有直接关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专电 11月29日至12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召开非常会议,通过了苏联宪法修正和补充案及苏联人民代表选举法,从而为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础。 修正后的宪法规定,新成立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将全权审理和决定涉及苏联活动的全部重大问题,其中包括通过和修改宪法、就苏联管辖范国内的民族国家结构作出决定、确定国界和  相似文献   

17.
胡小君 《团结》2011,(3):26-28,45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一系列修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进展。今年即将全面开展的县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面临着如何有效贯彻落实新《选举法》,从制度  相似文献   

18.
莫斯科专电 3月21日,在鞑靼斯坦共和国举行了全民公决。公决票上要求选民回答的问题是:“你是否同意鞑靼斯坦共和国成为主权国家、国际法的主体,在平等条约的基础上同俄罗斯联邦、其他共和国和国家建立关系?,”在261万选民中81.6%的人参加了投票,投票结果:61.4%的人投了赞成票,37.2%的人投了反对票。按该国选举法规定,只委赞成票超过表决票总数一半,这一动议就算通过。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08,(9):46-46
魏杰、叶榕在最新出版的《理论前沿》撰文指出,有三大因素影响和决定社会公平度:1.机会均等。如果破坏机会均等,则容易造成社会不平等。社会成员若没有得到相同的发展机会.如教育机会.必然会造成成员间学历水平不同,获得个人收入的能力不同,进而造成贫富分化.形成社会不平等。2.责权利的对称性。每个社会成员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20.
郑歆 《学理论》2013,(11):227-228
罗尔斯的《正义论》认为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是正义,并且认为正义可通过对主要社会制度的修改来调节社会各领域中不平等现象,并解决不平等问题。改善不平等现象对人们生活前景的影响是罗尔斯笔下正义的主要功能。当前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由于缺乏实践所得的经验和理论指导,当前在教育领域的改革中存在许多不够正义和平等的现象,应通过借鉴正确的理论,积极采取措施使我国的教育更趋向于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