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毛泽东“向大家赔个礼”941年至1945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转入审干阶段以后,曾经一度出现过偏差,主要表现在错误地估计形势,夸大敌情,将来自白区的一些同志列为“特嫌”进行审查。特别是当时具体负责审干工作的康生在延安搞的“抢救失足者”运动,大搞逼供信,制造了许多冤假错案。  相似文献   

2.
傅平 《红岩春秋》2000,(4):27-31
周恩来领导的中共中央南方局也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审干,效果很好,绝无“后遗症”。这是什么原因?康生在审干运动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周恩来回到延安后有些什么经历……  相似文献   

3.
卢毅 《党的文献》2011,(2):80-85
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仍加紧派出特务对陕甘宁边区进行渗透,中共也对此着意防范,并将反奸反特列为整风和审干运动中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几乎每次延安特别强调审干锄奸之时,恰恰也正是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之际。相反地,伴随着内战危机的一度解除,审干工作亦相应放缓。这种时间上的吻合应该不是偶然的,至少说明国民党的破坏活动是审干运动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延安“抢救运动”发生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抢救运动”发生原因探析秦生1943年上半年,当整风运动进入审干阶段后,在延安发生了“抢救运动”。搞清为什么在全党刚刚进行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运动,确立了一条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之后,党的工作会...  相似文献   

5.
张宣 《红岩春秋》2000,(4):3-25
延安审干运动(抢救运动为其高潮),是一场影 响深远的政治运动。本文具体生动地记述了运动的全过程,并痛定思痛,进行了深刻的理性分析。 这是一篇珍贵的、有沉重分量的历史回忆录。  相似文献   

6.
从1937年11月到1943年7月,陈云一直主持延安的审干工作。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他能自如地驾驭形势的变化,准确地把握中央精神,及时而又创造性地制定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在陈云的正确领导下,延安审干工作成绩显著,所做出的结论,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要干大事情,就免不了要遇到复杂情况”作为革命的大熔炉,延安是进步青年向往的圣地。“到延安去”成为抗日战争时期进步青年最迫切的呼声。偏僻贫瘠的黄土地为何能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毛泽东一语中的:“延安学校的一切设备都不好,但这里有真理,讲自由,是造就革命先锋分子的场所。”他还说:“你们…  相似文献   

7.
<正>总政组织部里胡耀邦工作最忙 1942年春,延安整风扩大范围,开始审干运动。4月,胡耀邦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升任部长。当时,参加审干是他承担的工作之一。时年24岁的杨寿亭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投身革命、1938年入党的军队干部。他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云阳留守处文化教员,1942年1月调任军委总政组织部干事。  相似文献   

8.
正一、知心高山流水远征途,审干耀邦不信诬。秉烛读书参座赞,整军治病旧京都。叶剑英和胡耀邦一秉至公、山高水长的故事,大体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的苏区反围剿斗争及随后红军万里长征期间。到了1940年代初期延安整风时,叶剑英已经很欣赏胡耀邦了。当时,胡耀邦作为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的组织部长,参加总参谋部的审干工作,在康生一片"特务如毛"的鼓噪声中,他坚持重证据  相似文献   

9.
金戈 《党史博览》2023,(5):25-29
<正>从1942年上半年开始,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一次全党整风运动。中央下发了22份文件,全党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批评和自我批评方式,纠正学风、党风和文风中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及党八股歪风,这是一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在整风运动中,从1943年4月开始,我党开展了审干运动,这是一次清理组织的运动。  相似文献   

10.
正陈铨其人及其作品近日,笔者读了《党史博览》2016年第11期《国民党与〈野百合花〉事件》一文。该文记述了1942年延安内部因王实味一组题为《野百合花》的杂文引发的事件。其中,国民党居心叵测借机炒作从而推波助澜,使这一事件不可避免地恶化,形成延安整风运动中出现"审干"升级进而"扩大化"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无独有偶,当年稍后在重庆等地上演的一出话剧《野玫瑰》,也由于一  相似文献   

11.
睆砦 《党史博采》2004,(1):38-41
1941年以后,国民党实行“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革命政策,派出特务到陕甘宁边区进行破坏活动。同时,日本侵略者已快要走向穷途末路,为了作垂死挣扎,也派遣奸细打入我陕甘宁边区。在这种情况下,1942年延安整风后期,陕甘宁边区开始了审干运动。在当时掌握保卫工作大权的中央社会部长康生的“左”的错误思想的指导下,把以反特为目的的审干工作搞成了“抢救失足者运动”,片面夸大敌情,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大搞“逼、供、信”,造成了大批冤假错案。毛泽东在整个运动中,不断发出反对“逼、供、信”的指  相似文献   

12.
1942年,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旨在清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影响,加强党的思想与组织建设,为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运动后期,审查干部工作中,由于康生插手,导致了一场“抢救失足者”的闹剧。●看到一份从鲁艺转过来的材料,康生如获至宝/张克勤承认自己是特务,康生称之为审干中的一大突破整风运动之初,延安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把整风误理解为“整领导”,在对他们感到不满的问题进行批评的时候,夸大事实,冷嘲热讽,说了很多过头的话。其中最突出的是中…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心目中延安一向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还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知道延安是革命圣地.延安有宝塔山.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在那里领导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随着以后对革命史、党史的学习.我对延安的了解和认识逐渐加深.向往之情也油然而生,很想在有生之年.能到延安、井冈山、西柏坡等对中国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地方.亲眼看一看.领略一下这些地方的精神风采,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何方 《党员文摘》2009,(11):7-8
一集合就唱歌延安生活的一个显著特点,也许就是《延安颂》上说的“到处传遍了抗敌的歌声”。只要一集合,就要唱歌。唱歌,最热闹的还是集合开会的时候。无论会议规模大小,歌声总是此起彼伏,拉拉队也是喊个不停。连队开会,各班相互拉;全校开会.各队相互拉:几个单位或全延安的大会.就“一致对外”地拉.例如“鲁艺来一个!”或“抗大来一个!”  相似文献   

15.
李昌 《党史文苑》2007,(3):26-30
我与耀邦初识,是在1939年的延安。那年秋天,以王稼祥同志为主任的党中央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按:此机构成立于1938年11月)听取各个根据地来延安的同志的报告.为中央的相应指示准备意见,大约每两周开会一次。我参加了这个委员会,耀邦时任八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也是华北华中工作委员会的委员,参加了这项工作,我们经常见面。其实,这之前的1938年9月我第三次到延安时,  相似文献   

16.
裴毅然 《党史文苑》2014,(10):55-56
1949年解放军进城,全国青年学生唱起《延安颂》,延安在全国青年心目中既神秘又圣洁.令他们无限向往。1949年以后,“延安出身”成为新社会的“入门券”.“延安一代”成为新中国知识界的主导群体。  相似文献   

17.
延安整风是党的建设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对党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全面认识延安整风运动的地位和影响,在充分肯定其历史意义的前提下,客观地认识运动的局限性.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一宝贵的历史资源。  相似文献   

18.
到延安见毛主席 在史超到了延安第三天,有人问他,你见到毛主席没?他说,没见过啊?上哪儿去见?那时,史超还不满18岁。他和11位同道,走了720里,从西安走到延安。当时,延安叫肤施,是个很小的地方。夸大点说,站在城中间一喊,四下都能听见。他们说你向北边走.北城靠东的地方有个小教堂,去那里就能看到毛主席了。  相似文献   

19.
美国著名记者兼专栏作家索尔兹伯里的名著《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中曾提到延安时代的“红色历史学家”徐梦秋,书中写道:“长征期间担任红军政治部秘书处主任的徐梦秋.是一位上层社会的儿子。长征结束到延安毛泽东就指示他写一部长征的历史.1936年.徐梦秋告诉海伦·斯诺.他已收集了700份文件.其他几乎全部丢失了。1938年.他在上海发表了第一集有关长征的个人记载。  相似文献   

20.
孙国 《党史纵览》2010,(8):22-26
1937年12月,中央军委将在延安的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改编为留守兵团,萧劲光担任司令员。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下,留守兵团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齐心协力巩固了延安大本营,壮大了革命队伍.扩展了革命根据地。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为以后全国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留守的岁月也成为萧劲光革命生涯中辉煌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