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党和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党在政治上成熟起来,并赢得了在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但是,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共党内一度盛行把马克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所以,党为实现政治上的独立自主,就要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地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在上述历史发展过程中,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坚持了抗日民族  相似文献   

2.
我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总纲中明确规定:"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共他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胡耀邦同志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精辟地阐述了这些原则。达既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向前发展以及恢复它的崇高威望的现实需要。它同"老子党"、"领导党"那一套思想和作法鲜明对立,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之间以独立自主为核心的一种新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革命的核心力量,马克思主义成了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基础.然而,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那里的情况与中国迥然不同,如何用它来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经过长期的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终于明白了这样一条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绝对真理,只有把它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科学理论,并指导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①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以中国的话语形式把马克思主义精髓概括为"实事求是".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革命和建设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4.
在苏俄十月革命的鼓舞下,马列主义在新生的伊拉克得到日益广泛的传播,1934年伊拉克共产党正式成立。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伊共筚路蓝缕,坚忍不拔,几经沉浮,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已成伊拉克政坛举足轻重的力量,被公认为阿拉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影响深远、组织严密、包容广泛的无产阶级政党。然则,面对1958年"七月革命"后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伊共未能制定审时度势的政治方略,采取行之有效的斗争策略,坚持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进而导致其渐趋式微,以悲剧告终。历史表明,各国共产党只有恪守相互平等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才能兴旺发达,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5.
一、序论 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从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中国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为基础的现代化改革理论,是在邓小平等人的领导下,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原则和务实主义观点,摆脱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条化的错误倾向的结果。江泽民主席正在继承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思想形成时,国外学者中,曾有人认为,早在毛泽东提出中国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之前,列宁和共产国际就有过一系列的论述和决议(如巴库会议决议)。因此说,对中国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影响最早的是共产国际,而不是毛泽东。也有人认为,毛泽东对中国农民斗争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背离了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基本原则",等等。的确,关于中国农民斗争问题从一般马列原理上提出和论述较早的,是列宁和共产国际。这对中国共产党人,包括毛泽东同志在内,是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对苏联体制模式的借鉴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经济建设模式的建立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河。根据时代条件和我国实际,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独立自主的探索中,借鉴并选择了苏联的体制模式。这一借鉴和选择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的决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抉择,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端。毛泽东对苏联体制模式的深刻分析和反思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共产国际在其存续的24年时间里,推动了世界多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被压迫民族的觉醒,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立下功劳,为反帝反法西斯主义斗争和世界和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在其领导和支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产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过失和错误.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窗口,回顾共产国际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关系,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认识中国共产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为如何发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作用提供历史镜鉴.  相似文献   

9.
一印度人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取得联系以及印度共产党在国外的建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令人困惑的历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一些富有斗争精神的民族主义者已认识到不时发生的恐怖主义既天真又无用,感到只有依靠外国的援助才能产生有组织的民族革命运动并取得国家的独立。这一令人向往的前景召唤了一代勇敢的青年人去进行革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对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的继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相结合 ,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特殊贡献。毛泽东从中国民间文化传统中吸取的内容 ,主要包括来自中国广大下层民众特别是广大农民的质朴本色、反抗精神和均平思想。在毛泽东看来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民间文化传统相结合 ,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从而在革命年代夺取政权 ,在革命胜利后保持政权。  相似文献   

11.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本文试图将非洲和中国作为两个整体的实体来加以比较。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勃兴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并且也在更宏大的国际背景下对非洲大陆的革命和发展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现代的新文化运动,更具体地说是白话文运动,产生了中国协调一致的语言形式,推动了读写能力的普及以及语言、文学和大众社会之间的交汇,对于中国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同样十分明显。从语言和读写能力发展的历程来看,中非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只有取得废除殖民地语言、推广非洲语言的斗争的胜利,才能实现非洲人民的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建立以来,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国领导人把握运筹国内与国际两个大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经过几个历史时期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在外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其中处理国家关系所形成的诸项原则,堪称中国外交政策之精髓。作为学习和研究心得,笔者将其归纳为十点,这里着重就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作一简述。1.国家利益原则。这是国际关  相似文献   

13.
1991年7月,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在70年波澜壮阔的战斗历程中,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使一个极度贫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由最初的几十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具有4800多万名党员,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大党。党所取得的成就,同她高度重视自身  相似文献   

14.
中国革命与改革的实践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做出了两次独特的、具有全球性意义的重要贡献:一是毛泽东的第三世界革命理论,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通过动员贫困和受压迫的农民进行革命的战略;二是邓小平开创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特道路。后者因对中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广受赞誉,但其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更为广泛的历史意义并未得到充分认识。中国的改革代表了苏联以及1950年代的中国所"没有采取的"一条道路。人们可以设想,如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能够更早地得到贯彻,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发生很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历来十分重视国际斗争,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套外交理论。其中,关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就是毛泽东整个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斗争实践和经验积累,毛泽东的国际统一战线理论逐渐发展成既有革命性,又有务实性,既有坚定原则,又有灵活策略、结构严密、内容丰富的外交理论,它对我国外交方针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视野下,建立政党、夺取政权、探索建设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追求自身解放过程中演绎的三部曲.150年前的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和巴黎公社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建立新社会、新世界的历史首创精神.迄今,公社的原则和精神依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得到继承和...  相似文献   

17.
外部因素有时对一个国家革命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后中国政局的发展过程中,当时的社会主义苏联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对于和苏联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共来说,苏联对华政策对其革命战略的制订和变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苏联战后对华政策摇摆不定的情况下,中共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借助外援而又不依赖外援,从而保证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的过程,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探讨了"大众化的概念、大众化的本质、大众化的范围、大众化的途径"等问题,从而具有了"内容通俗化、表述现象化、宣传普及化"等特点,对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新的历史时期,重温毛泽东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对我们现在以及今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尽管海外对毛泽东及其业绩的研究有多个维度和多重面相,但毛泽东始终被公认为20世纪的伟人,产生着广泛的世界影响。上个世纪60年代,毛泽东思想能够在欧美产生影响,与中苏关系破裂、国际反殖民主义斗争、西方社会危机、第三世界主义的兴起等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时代化的全球学生运动等原因密不可分。秘鲁的"光辉道路"、古巴革命、德国的"K组织"以及美国的黑豹党等都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成为毛泽东在革命时代产生世界影响的典型范例。在当今世界两位著名政治思想家阿兰·巴迪乌和斯拉沃热·齐泽克的思想体系中,也可见毛泽东思想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智利共产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张并履行国际主义,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许多重大事件都曾表明态度,并主要通过拉美地区的各种多边平台参与本地区共产党事务,特别是在传播“智利革命”道路中作用明显。智共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以和平过渡路线为指引,长期在与苏共、中共关系上选边站队,苏东剧变后才作出重大调整。智共高度赞赏和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