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富 《探索》2001,(2):28-31
文章首先指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理论创新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文章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立和发展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本身就是一门创新的科学,任何一个阶级、一个政党都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抛弃,党的学说更是一门与时代并存的学科,时代对传统的党建理论提出了挑战."三个代表"赋予了党的学说以生机和活力,并指出,党建理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研究新的时代课题.文章最后提出必须认真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规律,当前要着重研究党的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党的领导规律、党的活动规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党的建设是在这个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能动的实践.关于这一理论和实践所构成的党建学科,是我们各级党校的一门主课.党建学科在我们党和党的学校,长期以来形成了传统的优势.早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过程中,毛泽东、蔡和森等早期共产主义者就十分注重研究建党理论和进行实践活动.1933年3月,党中央在江西瑞金成立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即中央党校),就开设了党的建设课.在延安时期的中央党校,党的建设被明确列为主课之一.建国以后,除1958年大跃进时期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以外,党校党建教学一直没有中断.1977年中央党校复课时,校委确定党的建设作为马克思主义教学的一门主课,并确定学科名称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此后十多年来,党建学科在教学、科研上有了很大发展,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史、  相似文献   

3.
略论邓小平党建理论创立的历史条件和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新时期搞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发展 ,经历过四个时期的客观形势、时代特征、党的任务和建党环境的发展变化。不同阶段党建理论有不同内容、不同重点和不同特点 ,而邓小平党建理论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从继承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坚持恢复毛泽东建党思想 ,到吸取国内外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的经验教训、总结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以及综合分析当代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等五个方面 ,构成了创立邓小平党建理论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在2011至2015年发表的16052篇论文为样本,在统计论文关键词、构建知识图谱等定量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得出建党90周年、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等是学术期刊在相应年度的关注热点。通过对所关注学术热点基本取向和关注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对于学术热点关注的特点、规律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期刊办刊水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5.
科学界定并规范使用概念是党的建设理论体系得以构建的基本前提。回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概念的来源可以发现,党的建设的基础概念大致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三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界对于党的建设理论研究的自主性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的学科独立性也随之不断增强。我们要进一步规范使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概念,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赵云献教授的新著《马克思主义党学基础》一书,以其独到的理论分析和创新的体系,较为系统地,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党学——这一独立的科学体系,在党的建设领域中取得了可喜的新成果。著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党学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是研究建党、治党的一门学问。”“它不仅具有严密的科学性,也有高度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党学是研究党的领导作用及其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学理论内涵的一般概括。根据这一定义,著者对马克思主义党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党学应遵循的基本方法等问题作了透彻的分析和阐述。此著作没有局限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党章的解释、党的建设的经验总结上,而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和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建学科的建设.党建学科是研究党的建设内在规律的一门科学.党建学科的功能在于为党的建设提供科学、系统、规范的理论支撑,为党的各级领导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咨询,它要解决的是"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建学科的建设,首先应该正确地认识党建学科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8.
王世谊 《探索》2006,3(6):35-39
江泽民党建思想有其明确的科学含义和基本内容,它是江泽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理对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的运用和发展。江泽民党建思想不仅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而且有着突出而又鲜明的特色。要用改革精神学习和研究江泽民的党建思想,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建立起来的。在80年的建党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大飞跃,先后创立了毛泽东建党思想和邓小平党建理论。在毛泽东建党思想指导下,建成了一个领导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现在正在邓小平党建思想指导下,建设一个善于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政治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由于它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理论体系,所以是一门独立的科学。它与其他科学相比,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有着更为直接的指导行动作用。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便没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没有科学的党建理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也不可能搞好。因此说它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党性和实践性的科学。正是党建理论的这一无产阶级党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搞好党建教学的关键在于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贯串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是搞好党建教学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是使党建教学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葆其青春常在的唯一途径。现以党建专题课教学为例,谈谈这方面的几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1.
储霞 《党建文汇》2010,(4):24-25
党的建设包含着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党建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史和建党学说原理,党建实践反映的是共产党产生以来的曲折而丰富的历史活动。党的建设在理论上既有基本的思想观点确立,又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支撑;在实践中既有一般政党的建设特征,也有不同于一般政党的建设特色。因此,就理论而言,党的建设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贯穿的思想、观点、论断组成的科学体系;就实践来说,党的建设是通过党对政党建设规律的不断探索、认识与运用而向前推进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本理论基础、充分体现党性和政治性的学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对这门学科的建设起到了重大指导作用,其中关于先进文化建设的论述,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决定之后,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号召全党同志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并强调当前学习和研究这一理论,是加强党的领导,搞好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由此可见党中央对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视程度。我们要学好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并正确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当前的党建工作,必须首先对这一理论的历史地位有一个充分的、正确的认识。一、邓小平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特别是毛泽东建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已经经历了四次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基本原理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创始人和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奠基者。他们在创立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基本理论基础、充分体现党性和政治性的学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从总体上对这门学科的建设起到了重大指导作用,其中关于先进文化建设的论述,则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加强新时期党建理论研究的重大指导意义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我们党 80年的建党经验,对党的根本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做出了最新的概括,揭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这一重要思想,不仅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理论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突出强调保…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一论断,再次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牢固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性,对我们正确理解、有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具有时代性的理论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因为它是一门随着社会实践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是一门随着社会实践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着党建学科的设立,学术界围绕如何开展和加强党建学科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涉及党建学科设置的必要性和现实状况,党建学科的建设内容、构建原则、学科性质、主要特征、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研究方法,党建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的关系等基本问题。认真研究梳理这些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学科建设研究,推动党建学科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邓小平党建理论反映了当代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和对社会主义事业实行正确领导的规律,解决了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这个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核心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9.
汪志强 《探索》2001,1(1):19-22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与中国党建实际相结合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直接理论来源.但是,毛泽东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国土壤中成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以后革命生涯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使他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科学、合理成分经过继承、改造和升华,已经成为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使他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一位哲人说过人不能超越历史来塑造自己.毛泽东正是批判地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琼浆玉液才丰富和完善了他的建党学说.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的重大意义入手,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从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高校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中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位置,进而对如何按照学科发展规律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