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这个社会挺复杂,但比社会更复杂的却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刑事案件层出不穷,警察破案时,总是心急火燎地希望有人出来提供线索,可是,有人明明知道就是不肯说。怎么办呢?于是,对一些大案要案,公安机关就会通过悬赏的方式来寻求破案线索。 几年前,一部名叫《“12·1”枪杀大案》的电视剧曾经火爆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2.
公安刑事案件现场资料档案是服务公安机关侦查破案的技术依据,刑事案件现场资料档案呈现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由于历史原因长期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无法实现互联并网。通过运用大数据理念,建设公安刑事案件现场资料档案大数据,对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研判、串并,使其服务于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工作,利国利民。  相似文献   

3.
走出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最近在基层公安机关调研中,发现不少公安机关和民警将各种考核评比指标当作包袱,有的把精力全部放在完成考核评比指标上,却忽视了主要工作;有的为了完成指标干脆采取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办法;更有甚者玩弄数字游戏,“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有增无减。看来,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公安机关内部的考核评比指标已不知不觉走入误区。   误区之一:考核评比指标唯发、破案多少论英雄。有些公安机关现在仍习惯用发、破案多少,刑事案件破案率和治安案件查处率的高低等指标来衡量公安机关或民警的工作好坏。有的上级…  相似文献   

4.
悬赏缉凶,通常是在侦破有关重特大案件过程中,以当地政府或政府部门的名义(在我国许多地区往往是以公安机关的名义)悬下巨额赏金,奖励给提供破案线索的人而达到破案的目的。 目前,侦破刑事案件,通常还是以“勘查、调查、审查”这三斧头为基本内容。而这种在相对封闭、静态的社会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组织破案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对敌斗争的需要。比如,调查中的排查这一方法在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派出所承担了500/o-80%的刑事案件侦破任务。全国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确定调整派出所工作的重点以后,大量的刑事案件怎么办呢?1997年6月9日至11日,全国刑事侦查工作会议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答案。会上,确立了改革刑侦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四项基本措施。公安刑侦工作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刑侦部门是破案的主力军,承担全部破案责仔,科学划分责任区,建立覆盖社会面的刑警队,实行侦审一体化、落实工作责任制,努力提高侦查破案水平,建立公安机关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各警种各地区密切配合、紧密协作的打击犯罪…  相似文献   

6.
刑警队是公安机关侦察破案的主力军。能否及时破案,不仅影响到公安机关的声誉,而且直接关系到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履行公安机关的职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桓台县刑事案件表现出“三多一低”(即流窜犯多,智能型犯罪多,暴力犯罪增多,破案率低)的特点。尤其是一些影响大的重大、特大案件久侦不破。对此“上级领导部门不满意,群众不满意,受害人不满意”,导致出现了局长憋气、干警泄气、犯罪分子神气的被动局面。发案率高,破案率低这种局面的出现,从现行刑侦运行机制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7.
走出误区     
我们最近在基层公安机关调研中,发现不少公安机关和民警将各种考核评比指标当作包袱,有的把精力全部放在完成考核评比指标上,却忽视了主要工作;有的为了完成指标干脆采取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办法;更有甚者玩弄数字游戏,“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现象有增无减。看来,之所以产生上述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公安机关内部的考核评比指标已不知不觉走入误区。   误区之一:考核评比指标唯发、破案多少论英雄。有些公安机关现在仍习惯用发、破案多少,刑事案件破案率和治安案件查处率的高低等指标来衡量公安机关或民警的工作好坏。有的上级公安机关要求,刑事案件发案数要控制在管区人口的万分之八以下,全部刑事案件的破案率必须达到 75%以上,刑事案件数必须逐年下降 10%。这些考核评比指标已完全脱离现阶段的社会治安状况,失去了考核评比的意义。   误区之二:考核评比指标过于理想化,高不可攀。有些地方的同志出于非常良好的愿望,主观上认为在新旧体制交替,经济快速发展,人财物大流动,各种诱发社会治安问题的因素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刑事、治安案件可以少发,甚至不发。于是提出一些理想化的考核评比指标,如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时,必须达到“三无”,即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一起治安案...  相似文献   

8.
打击刑事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能之一。对基层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进行研究,将有利于在现有公安编制不变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职能作用和管理效率。而在我国的基层公安机关中,承担主要刑事案件破案职责的是基层刑侦部门(即刑警队)和派出所。因此,对目前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所队刑事案件管辖模式"进行较为深入地剖析和探讨,将对不同地区的基层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管辖模式的选择问题上有所裨益,并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公安机关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在采访“大接访”过程中,民警普遍反映,通过此次“大接访”,确实能发现公安机关和民警在执法活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在刑事案件立破案、治安行政管理、扣押物品、罚没等执法关键环节上,严格案件质量监督考核。相信在还“旧账”的同时,能有效地避免更多“新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以来,浙江省各级公安机关根据公安部的部署,一方面以改革体制、理顺关系、建立机制、落实责任为主要内容,积极改革刑侦工作,建立覆盖社会面的刑侦队伍,以进一步提高侦查破案效能;另一方面以"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为目标,以落实民警工作责任制为核心,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全面实施派出所工作改革,实行"一区一警,一包到底"的警务方式,以进一步提高防范和管理水平。(以下简称"两项改革")。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公安机关的努力下,两项改革进展顺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明确了职责,落实了责任,改革了"派工式"的管理方式,增强了民警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刑警队承担全部刑事案件的侦破任务,促使刑警主动找线索,破案件,追逃犯;派出所通过科学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制,民警有了自己的"责任田",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二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破案攻坚能力明显提高。派出所从繁重的破案任务中解脱出来,立足基层抓防范、抓管理,做群众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进  相似文献   

11.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1):2-F0002,F0003
<正>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担负着全省侦查破案、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任。指导、协调全省公安机关侦破重特大刑事案件,组织开展专项斗争以及交办案件的侦破工作;开展刑事技术研究和应用,为基层侦查破案提供技术支援;负责全省刑事犯罪对策研究和刑侦基础业务建设、刑侦情报信息建设以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建设的逐步推进,各地公安机关的刑侦部门陆续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的录像资料,侦破了一些颇有影响的重特大刑事案件。广大侦查、技术人员已经意识到安防监控装置在侦查破案中的辅助作用,开始利用视频监控系统的录像功能为侦查服务。  相似文献   

13.
警事画报     
迎十六大百日会战硕果累 江西省奉新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治安及全省公安机关严打整治斗争工作会议精神,实行任务、对象到人,强化考核奖惩措施,分阶段、分战线,有重点、有节奏地组织开展了“打黑除恶”、“破案攻坚”、“打击双抢”等专项行动,自今年8月1日开展百日破案大会战至今,奉新县公安局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44起,案件侦破率达78.2%,抓获犯罪嫌疑人66名,其中网上逃犯29名。从而为十六大的顺利召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刑事案件,也称刑事犯罪案件,是指由公安机关或其他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处理的,触犯了刑律,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事件。它是刑事侦查的直接对象。从侦查破案的角度,研究刑事案件基本结构理论,无疑对指导侦查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仅就刑事案件基本结构的概念、依据、主要内容以及对侦查实践的重要意义作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提高命案侦破能力,实现“命案必破”的奋斗目标,是摆在公安机关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目前,在故意杀人等严重刑事案件中,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和方法出现了新特点、新趋势。公安机关应根据新变化.把握新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侦破命案能力,努力实现“命案必破”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03年9月公安部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6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的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规定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进行了统一规范,并与现有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公安机关办理复议案件程序规定》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程序体系。这些规定的发布也就为刑事案件证据的合法性提供了一系列的法律规范,因此,坚持刑事案件的证据合法性是保证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7.
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是依据人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触形成的脚掌或鞋、袜等形象痕迹。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证。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公安机关重视,这是由于足迹具有的特性所决定。信息化时代,除了要大力提高足迹检验技术水平,足迹信息化是利用穿鞋足迹和赤足迹微物证破案提供数据支持,使足迹信息化应用破案的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是依据人们在站立和行走时,与地面或其他承受面接触形成的脚掌或鞋、袜等形象痕迹。足迹是刑事案件调查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物证。随着犯罪形式的变化,足迹检验技术在侦查破案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为公安机关重视,这是由于足迹具有的特性所决定。信息化时代,除了要大力提高足迹检验技术水平,足迹信息化是利用穿鞋足迹和赤足迹微物证破案提供数据支持,使足迹信息化应用破案的能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9.
陈锋 《公安学刊》2011,(4):56-59,83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近年来,浙江省东阳市公安机关开展了百警联百村、电动车户籍化管理、治安复杂区域常态化集中整治、旅馆网吧承包制和积分制管理等社会管理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基层公安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机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为此,应强化“四种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三项管控机制”,深化推进“三项改革工作”,优化“三项民生措施”,以切实推进基层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0.
警坛吹风     
警坛吹风“九五”期间公安工作奋斗目标“九五”期间,公安机关要把握机遇,居安思危,迎接挑战,努力达到以下目标:维护社会政治大局的稳定,挫败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防止发生影响局部或全局的社会动荡;保持社会治安秩序的平稳态势,降低刑事案件特别是重大刑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