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70年前,历史见证了一次伟大的胜利——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会师。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论起它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所作出的贡献,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显得苍白。长征的奇迹虽然属于20世纪,但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长征精神,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朽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纪念长征,就是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前的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结束了历时两年、历经十几个省、总行程达数万里的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红军是一支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不可战胜的力量。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党和军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王稼祥同志,对遵义会议的召开和红军长征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杨必军  甘荔 《世纪风采》2007,(11):32-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是震古铄今的人类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当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高度重视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问题,即:始终坚持把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在推动全党理论学习中确立科学理想信念;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中巩固理想信念;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践行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5.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长征的历史,目的是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本刊特约了石仲泉、罗开富、褚银、姜廷玉等四位著名专家,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孙玉虹 《共产党人》2013,(13):54-55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90多年的风风雨雨。深情回顾党的奋斗史,《苦难辉煌》一书让我重温了上个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走向辉煌的历史,书中所讲述的虽是"老故事",但思想却让人耳目一新。《苦难辉煌》是国防大学战略问题专家金一南教授历时15年倾注心血完成的力作,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  相似文献   

7.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将士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前进的重要基础。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人民军队的光荣,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就是要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1,(1):40-40
20世纪在世界东方,最激动人心的话题莫过于救国与革命。面对外部的围追堵截,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大量的叛变,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经历了如此的地狱之火,带领中华民族探测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深度和时代宽度,最终完成了中国历史中最富有史诗意义的壮举,中国革命也由此成为一只火中凤凰,从苦难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9.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实施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伟大壮举.是挑战自然、挑战人类极限的战斗凯歌,是光明与黑暗两种前途的生死搏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部英雄史诗,  相似文献   

10.
亦正 《支部生活》2006,(10):29-29
70年前,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个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让世界永远瞩目的重大事件,那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气壮山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它是世界军事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远征,是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历史长河中一个伟大的转折,所以,它必将彪炳千秋,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11.
徐占权 《湘潮》2010,(3):51-56
<正>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是一座让中国人民世代铭记的历史丰碑。但它的落脚点选择却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抉择过程。当时,参加长征的共四路红军,每一路都经历了多次变化。特  相似文献   

12.
李清菊 《学习导报》2011,(21):38-39
红军长征山河壮,通道转兵扭乾坤。一代伟人重崛起,中华民族大转运。70多年前,湘南边城通道与中国革命结下了历史之缘,红军长征通道会议促成的通道转兵拉开了中国工农红军伟大战略转移的序幕。追寻红色足迹,拾起通道转兵的历史记忆,确实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长征,作为中国革命史上伟大、壮观、神奇的一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谋求解放和发展的凯歌,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长征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有着多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纪念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长征是一部壮美的史诗,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无古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浓缩了革命前辈对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抚今追昔,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纪念先烈,重温历史,感召未来,继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唱响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主旋律,激励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本刊特辟专栏,展现红军长征中最动人的故事,相信读者会从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5.
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回顾长征的历史,目的是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中的革命精神,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本刊特约了石仲泉、罗开富、褚银、姜廷玉等四位著名专家,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阐述各自的真知灼见。现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在华夏大地上谱写的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这场举世无双的远征,不仅为挽救党和红军、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载入史册,更因为锤炼熔铸出伟大的长征精神而彪炳千秋。70年岁月的流逝,不朽的长征精神更凸显出它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时代价值。它以其特有的魅力,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产生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也为世界人民所称颂。近日,本刊记者就如何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的问题,采访了著名长征史专家李安葆,并编发相关资料,以期对基层广大党员更深刻地理解长征精神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王树声,我军著名的高级指挥员、无产阶级的军事家,1905年5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他的一生戎马倥偬,军功卓著,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在红四方面军长征时,他一马当先,指挥部队强渡嘉陵江,拉开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序幕.在长征途中,面对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王树声以善打恶仗、硬仗令敌胆寒;他也曾受张国焘蛊惑,陷入政治"沼泽",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8.
201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建党以来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其背后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信仰的力量使然。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具体化为不同历史时期那些曾大力倡导过的精神或作风,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等,成为中国共产党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内在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9.
90年前,嘉兴南湖上驶来一艘红船,中国共产党人从此将承载中华民族希望的旗帜冉冉升起。90年峥嵘岁月,90载光辉历程。从八一枪声到秋收长缨,从井冈号角到长征战歌,从遵义曙光到延安油灯,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多少次中流击水,多少次力挽狂澜,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辉煌篇章。此时此刻,站在时代的高峰上回望党的光辉历史、展望未来新的征程,我们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在有着90年丰富经验和先进成果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红色党旗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正逐步绘就,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20.
马俊红 《党课》2014,(1):25-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是一门永不结业的必修课。共产党人只有始终不渝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才能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才能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