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去年 ,全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二次会议精神 ,积极实施科教兴省、开放带动、县域突破三大战略 ,较好地完成了当年各项任务目标。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 % ,达到了预期目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5% ,从6月份开始 ,扭转了连续42个月净亏损的局面 ,净盈利21.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6 %。全年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增长34.1 % ,其中出口增长36.1 %。全省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我们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  相似文献   

2.
<正>自湖北省委、省政府2003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全省上下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来,全省各级各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逐步进入实力增强、结构优化、质量改善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县域GDP年均增长11.8%,高出同期全省GDP增幅1.1个百分点。2016年增长8.4%,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三次产  相似文献   

3.
赵洪君 《奋斗》2006,(8):28-28
几年来,我们通河县努力加快建设步伐,实现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实现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比“九五”期末增长62.4%。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在带动全省经济增长和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初步统计,2003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103亿元,从业人员达到8万人;固定资产(原值)比上年增长28.3%,达到76.1亿元;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8.8%,达到近34亿元;销售收入达到90亿元,较上年增长35.6%;出口交货值达到3.9亿元,也比上年有较大增长。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已有近160家,年产值超过亿元的已达到16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全省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悟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山区贫困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我们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全县国民经济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势头。1994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高于全市和全省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86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8亿元,比上年增长50%;完成财政收入5571万元、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20%;农村人平纯收入达到872元,比上年增长150%。  相似文献   

6.
2005年,我省县域GDP增长11.9%,比全省平均增幅高0.1个百分点;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2.1%,比全省增速快1.7个百分点;县域财政总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28%,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一批经济强县的有力支撑。2005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旅游业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地位越来越明显,旅游总收入已经相当于全省GDP的7.8%。2002年,全省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6.7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外汇收入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接待国内旅游者7217.9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相似文献   

8.
1994年,是个值得吉林省农民庆贺和留恋的年份。这一年,全省粮食总产达201.5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1.5亿公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总产值达到71.9亿元,比上年增长28%,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多种经营也是大发展的一年,产值达63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乡镇企业实现产值464亿元,实现利税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7%和33.3%。据统计,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42.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仍增长9%,是近年来增幅较大的一年。 进入1995年以来,农村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加快发展面临很多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  相似文献   

9.
《学习月刊》2009,(8):54-55
2008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后,襄樊市襄阳区委、区政府立即对面临的形势进行认真分析.通过与省内县域经济20强进行对比,正视差距,自加压力,确立了“实干兴区、争进十强”的战略目标.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靠二十,三年四年大跨越,五年进十强”的发展步骤.立足区情,脚踏实地,扎实做好扩总量、提质量、建平台、优服务四篇文章。2008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484万元.比上年增长30%;  相似文献   

10.
<正>7月18日,贵州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贵州调查总队联合发布贵州经济"半年报"。2017年上半年,贵州经济增长动能仍然强劲,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增速均领跑全国。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高于全国12.4个百分点;百姓获得感增强,居民收入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  相似文献   

11.
在我省首轮建设经济强县工作中,贵阳市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经过全市四年的不懈努力,入列的云岩、南明、白云、乌当、开阳、花溪、清镇7个建强县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明显提高。7个建强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5%,高于全省建强县平均发展速度0.6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是全省建强县平均数的1.65倍,为全省平均数的3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1.3%,高于全省建强县平均发展速度3.2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据省统计局统计公报,1998年全省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43亿元,比上年增长约8.6%,继1997年后再次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2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333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248亿元,增长10.4%。全省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继续呈现积极变化。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上年的34.3%、37%和28.7%变为31.1%、39.5%。和29.4%。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06,(10):F0004-F0004
伊金霍洛旗,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长眠于此而闻名遐迩。伊金霍洛旗,又因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近年来的异军突起令人刮目相看。“十五”以来,是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社会安定团结最为和谐的时期。到2005年底,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亿元,比上年增长了43%;财政收入实现了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6%,实现了一年翻一番,相当于2000年的8.2倍,年均增长5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500元。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555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39.2%;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完成176亿元,年均增长41%,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由2000年的第1508位上升为第123位,在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排名由2000年的第88位上升为第5位,稳居全区69个旗县第2位,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14.
1992年,我省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30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8%;实现利税总额达30亿元,比上年增长40%,发展速度居全国前列,再一次成为全省整个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但是,我省乡镇企业毕竟基础差、水平低、规模小,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面对历史的机遇和全国各省你追我赶、竟相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6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经济生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深化改革、加强宏观调控的任务仍很艰巨。 1、农业 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全省农业增加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农业生产总值(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达到145亿元,增长9.6%,粮食生产创历史最高水平,为99.02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5.4%,比历史最高年1990年  相似文献   

16.
一九九三年,省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省第六次党代会精神,领导和动员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从四川实际出发,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国民经济在上年加快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预计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农业在大灾之年仍获得较好收成,粮食略有减产,农业总产值稳定增长,乡镇企业产值增长超过70%。在资金偏紧的情况下,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18%以上。重点项目建设进展加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全省外贸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发达的边疆近海省的战略部署,抓住机遇,锐意改革,奋力拼搏,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全省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进口完成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出口完成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现汇贸易出口完成10.5亿美元,比上年略有增长,易货贸易出口完成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多。 在国际经济不景气、国内资金短缺、收购价格上涨,全国外贸出口增长幅度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我省出口工作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回顾去年的外贸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8.
1月22日,贵州省2016年主要统计数据正式出炉.初步核算,2016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1734.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增速高于全国(6.7%)3.8个百分点,经济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前三. 01 农业生产平稳向好特色农业发展较快 201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44.66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全省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量1192.38万吨,实现“四连增”.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主要特色农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省畜牧业增加值480.16亿元,畜牧业呈恢复性增长.林业、渔业较快增长,全省林业增加值133.32亿元,比上年增长8.3%;渔业增加值4386亿元,增长15.6%.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在面对繁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我省紧紧围绕“两个加快”,实行“三个全面推动”,全省经济实现了止滑提速、快速发展,全省GDP实现14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比全国平均增速高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省委六届六次会议通过的《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确定把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进一步加快发展。这一决策符合我省实际,是非常正确的。 “八五”期间,省委、省政府把食品工业确定为优势产业,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发展速度加快,扩大了行业规模。1995年,全省乡以上食品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0亿元,比1990年增长了65.7%。“八五”期间年平均递增10.6%,比“七五”实际高出1.2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4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2.8%,比上年实际增加1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