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2022年台湾地区县市长和议员的选举结果,延续了国民党掌控大部分县市和民进党控制全台行政和立法机构的不对称局面。“九合一”的选举结果对国、民两党的内部凝聚力有不同的影响。蔡英文的领导权威日益受到民进党内不同派系的挑战,朱立伦在国民党内的领导地位可望得到加强。在2024年台湾地区“二合一”选举中,国民党能否对民进党发挥有力的制衡作用,在稳定两岸关系上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是值得继续观察的。  相似文献   

2.
台湾地区12月3日举行的县市长、县市议员及乡镇(市)长“三合一”选举,不仅攸关岛内各党地方执政版图的重划、政党声势的消长,更被视为是对陈水扁当局的“期中大考”和“信任投票”,具有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换届选举前哨战的意义。岛内各政治势力莫不卯足全劲,尽力冲刺。在民进党饱受“高捷弊案”巨大冲击,国民党声势高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国民党大获全胜,民进党遭受空前挫败,亲民党与台联党基本被边缘化,其他政治势力鲜有表现机会。这一结果,不仅给岛内政局带来了重大冲击,而且也将给两岸关系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关于2008年1月12日台湾地区第七届“立法委员”选举,大量选情分析集中于讨论国民党大赢与民进党大输格局的形成。本文结合选举分析和选后在台湾社会调研的材料,关注本届选举出现的新现象——国民党、民进党的政党得票率与“立委”当选席次比例之间同时存在大幅差距。本届选举的统计数据显示了这种比例上的差距:国民党当选席次比例(81席,占总席次71.69%)远高于其政党得票率(51.23%),  相似文献   

4.
台湾海商法的变革及其特色李景禧,林光祖台湾海商法源于1929年公布的国民党《海商法》,共八章174条。1962年,为适应台湾地区海商经济发展的需要,台湾当局对海商法进行全面修改,增为十章194条。同时,废止旧海商法施行细则并陆续公布船舶法、船舶登记法...  相似文献   

5.
在2000年3月举行的台湾地区选举中,国民党遭受空前惨败,从而结束了在台湾50年的执政历史沦为在野党。国民党的失败,是李登辉危害的结果。自1988年1月13日李登辉主掌国民党以来,正如他在《亚洲的智略》一书中所承认的那样,利用手中掌握的强权,处心积虑地要让国民党下台,为此有预谋有步骤地进行了一系列分化、瓦解党的活动:在党内主要以削弱国民党的实力为主,在党外主要以制造让国民党下台的社会环境为主。如今,李登辉已成为孤家寡人,国民党也开  相似文献   

6.
住房问题是任何国家或地区社会生活当中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台湾地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就颁布了许多与住房问题相关的政策法规,但始终未能完全满足台湾地区“居者有其屋”的基本需求。近年来台湾地区房价涨幅惊人,一时间住房问题成为社会热门话题,房价最高的台北市更是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台湾推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知识化和全球化,知识产权已成为各国和地区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保持优势的至关重要的条件。因此,世界大多国家和地区均提出明确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规划,并把它作为振兴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台湾地区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大力推行知识产权战略,收到了较好的成效。目前祖国大陆正在规划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台湾地区推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践和经验,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贾思迈 《南风窗》2012,(3):52-53
台湾地区直选领导人自1996年以来,16年共有5次投票。台湾人对选举已经见怪不怪。此次选前,因为两党具体公共政策的高度相似性,很多选民说选谁都一样。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选举在1月14日结束。执政党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吴敦义联袂赢得正副领导人选举。当日19时,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在八德路竞选总部宣布:如果没有统计意外,马英九已经成功连任!现场一片欢呼之声。马吴配总得票689万,得票率51.6%。民主进步党候选人蔡英文、苏嘉全得票609万,得票率45.63%。从选票的地区分布看,马吴配在北部  相似文献   

9.
2008年3月22日,在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获得765.87万张选票,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获得544.52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1.55%。国民党自从2000年败选之后,重新掌握台湾政权,台湾社会实现了第二次政党轮替。此次大选也是一个转折,政党势力的此消彼长,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台湾地区己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现代物流业。在物流运作模式、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水平上,与大陆地区物流企业相比,存在着较多的优势,特别在快速宅配、常温物流和冷链低温作业仓储、共同配送以及货物搬运等四大物流服务体系方面,台湾地区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达到了与全球接轨的较高水平。台湾地区已经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原材料与关键零配件的重要供应地,物流配送需求大幅度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台湾地区现代物流业向电子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8年3月22日,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高票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民进党跌到了谷底,虽还保有四成的民意基础,但在“立法院”113席中仅占27席,于是“打马”,尤其是以制衡马英九两岸政策为突破口,便成为困境中的民进党寻求反弹的一项策略选择。为此,民进党锁定三个议题: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台湾地区选举于3月18日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当选为新的领导人,民进党取代了国民党成为台湾的执政党,遂使国民党丧失了在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执政权,沦为在野党,这一结果直接关系到李登辉之后的台湾政权更迭和各派政治势力的世代交替,必将对未来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的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台湾选举制度及其影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0年7月国民党在台湾地区开办地方自治选举以来,尤其是自1990年代“宪政改革”以后,选举活动一方面成为台湾地区民众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成为各党派夺取执政权、政策主导权的唯一合法途径。而不同选举制度的选择,不仅会影响政党的选举策略、候选人的竞选方式及选民的投票行为,而且将形塑出不同类型的政党制度。自2000年3月政党轮替后,“立法院”已日益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企业(营利事业)所得税之比较阎长峰所得税制成为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国或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所得的提高,所得税收亦呈快速成长的趋势。从台湾1992年为例,所得税收占台湾地区整个赋税总收入8,395亿元新台币的29.1%,其中...  相似文献   

15.
何乡 《南风窗》2008,(12):20-21
"胡吴会"闪亮登场,和此前连战登陆一样,此次两岸会晤是在国共平台上延续的,所不同的是,国民党此时已在台湾地区取得"执政权",吴伯雄是以"执政党"主席的身份来访。海协会、海基会的复谈也即将重启,马英九将国共平台视为两岸谈判的第二轨道。陈水扁时代结束,海峡两岸迎来了新的起点。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吴伯雄访问团核心成员、国民党中央副秘书长兼大陆事务部主任张荣恭。他认为,这几年,朝鲜半岛和台湾地区是人们关注的亚太地区的两个"燃点",国民党既然已经执政,就有义务消除台海关系的一些变数,将陈水扁过去制造的一些错误弥补过来。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台湾地区政治转型的原因,理论探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侧重探讨台湾经济和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变迁的相关性。认为台湾政治转型是基于与其政治系统相关或相互依存的结构条件发生变动所致。二是从政治行为过程的角度出发,主张台湾政治自由化的发生是执政集团与反对阵营在激烈冲突后制度性妥协的结果,着眼于考察国民党与反对势力策略互动的政  相似文献   

17.
冲突还是和平?——中美两国对台政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世铨 《台湾研究》2008,(1):1-6,12
2000年3月18日,主张“台湾独立”的民主进步党,借执政的国民党分裂、出现连战和宋楚瑜两组人马自相拼杀的机会,坐收渔人之利,以39.4%的少数票赢得台湾地区大选而执政,两岸关系陷入了危险的震荡期。无独有偶,同年底,揭橥新保守主义的美国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以极其微弱的多数赢得了美国的总统选举。在对华政策上,小布什政府否定了克林顿政府时期和中国确立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政治生态在从威权体制转型为政党政治过程中,党外势力与民进党为了与传统国民党争夺执政权,扩充其民意基础,强化省籍族群间区隔乃至对立;国民党则因内部的派系斗争或外在的舆论压力也适时打起“族群”牌,结果导致在台湾社会中省籍族群问题,每到公职选举或政治敏感时期就会骤然凸显,成为影响政局发展的重要变数。台湾的族群政治在党外势力和民进党反对国民党的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一些与世界上其他地区族群政治显著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在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乃至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自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祖国大陆明确宣布废除包括民法典在内的国民党政府“六法全书”的旧“法统”,而国民党残余势力败退台湾后却继续推行这种旧“法统”,造成现今海峡两岸存在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的客观现实,导致两岸各种民事交往产生许多法律矛盾和冲突,其中收养方面的法律冲突就是典型的一例。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之间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论文分析2014年台湾"九合一"选举的结果、性质、原因和对岛内政党政治的影响。在这次选举中,基于宏观和微观因素,国民党无论是在实际得票数,还是在执政县市数目和人口数上,都明显落后于民进党,难免辐射到一年后就要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和立法机构的"二合一"选举,台湾面临政党再次轮替的极大可能。民进党在大获全胜前提下是否会调整大陆政策,是观察台湾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可能结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台湾政党体系是继续趋异还是趋同的一个重要观察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