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文中的“I”是那样顶天立地,一撇一捺的“人”字好写不好做,做个堂堂正正有气度的人就更显其难能可贵了。  相似文献   

2.
“人”字只两笔,一撇一捺,却不好写。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想写好越不易;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这两笔,内涵丰富,哲理深邃,想写好更难。这两笔有一笔没写好,便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汉字与做人     
汉字不仅能记载思想和语言,还告诉人们如何做人,甚至如何做官。人“人”字,只有两笔。有人说,一撇代表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这个解释确实有美学味道《说文解字》对人字  相似文献   

4.
无悔的选择     
我曾经是一名守卫边疆的战士,1984年起,我开始从事个体经营,通过诚实劳动富起来了。而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是一位边远山村私立小学的创建人和负责人,做一个不拿财政工资的教师,图啥呢?想出名还是想赚钱?都不是。1980年我退伍回到家乡──务川县大坪镇瓦宅村。那里有山、有水,但没有公路、没有电灯,文化落后,生活穷得叮响,思想也穷,大多数村民不知道“人”字是一撇一捺构成的呢。面对现实,我这个共产党员的心颤抖着,难道就这样跟着大伙受穷?思来想去,我决定干个体,一头扎进经商大潮。党的好政策使我走上了致富路…  相似文献   

5.
撇捺人生     
正有一副对联写得凝练生动,耐人寻味。上联是:若不撇开终是苦;下联是:各须捺下不成名。上下联中的"关键词"即一撇一捺,正好结构为"人"字,故横批曰:撇捺人生。若从字形上解析一下,细细品赏,可不是嘛,"若"字没那撇开的一笔,不就是"苦"字吗?而"各"字如不捺下那一笔,就成"名"字了。这副对联富有深意,蕴涵着人生哲理。人世间一切苦  相似文献   

6.
黄建国 《党课》2008,(9):57-59,65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用人的大政策、大原则、大标准。德与才是相辅相成的。德和才是支撑人字的撇和捺。没有“德”字这一撇,不成其人;没有“才”字这一捺,人难自立。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资本;德乃人之魂,才乃人之胆;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备德为先。成人比成才重要,为官应重德行。做人要通过做事来体现价值,检验成败。做事要通过做人来引导方向,提供动力,保证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市北碚区,在烈火熊熊燃烧的缙云山上,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的消防员被深深震撼了。“驰援了这么多地方,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志愿者……”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决战缙云山的夜晚,摄影师周瑄用航拍镜头记录下这样一幕——夜色下,左边,滔天火光烧红半边天;右边,成千上万戴着头灯的山火救援者聚成一列,点点微光汇成一道“长城”。山火是一撇,“长城”为一捺,一个“人”字映入眼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相似文献   

8.
汉字与做人     
汉字不仅能记载思想和语言,它还告诉人们如何做人,甚至如何做官。 人 “人”字,只有两笔。有人说,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这个解释确实有美学味道。《说文解字》对人字的解释是“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从人字的结构看,就是相互支撑。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时刻离不开他人的支  相似文献   

9.
清白为人     
人,在汉字中很简单,一撇一捺即可。然而做人并没有那么简单,特别是一个人的一生,也就是几十年,而做人却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每一天的事。也许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到底该怎样做人,做人也实在是太难了。难在何处呢?难在清白为人,难一生一世都能清清白白为人。一个人的一生中,要始终保持清清白白做人处事,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去本身想不想之外,还有许多诸如外部环境、客观因素也在无时不左右着你、诱惑着你。也许正因为这样,当今社会清白为人才更显得可敬、可佩,也才会有许许多多的人究其…  相似文献   

10.
梁文俊 《求贤》2008,(2):26-26
汉字充满灵性。许多汉字中蕴涵着人生的哲理与警示。 “人”字,一撇象征男人,体现着阳刚之气;一捺代表女人,体现着阴柔之美。《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人”之所以为“天下贵”,是因为人有“灵气”,是采天地日月之精华、集阴阳五行之灵秀,并在宇宙万物亿万年的历史进化中形成之最优者也。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从呱呱坠地到撒手人寰,时刻离不开他人的支撑,也应当念念不忘支撑他人。正如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主题歌中所唱:“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  相似文献   

11.
人真是一种复杂的动物。 某地一公安局长被查处后从其家中搜出了半屋子五粮液,但此君请人或被请大都只喝不超过八元一瓶的当地酒,廉也?贪也?虚也?实也?据说,那屋子的钥匙他随身带着,那屋门旁人谁也甭想涉足,每天去那存酒的屋子两三趟,已成了他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12.
“人”字的结构十分简单 ,只有一撇一捺。但假如我们认真去思考 ,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 ,并会受到很多启示。“人”是个象形字 ,我们的祖先在创造这个字的时候 ,就把它写成了一个直立的人。这就意味着是人就要站得正 ,立得稳 ,昂首挺胸 ,巍然屹立。东倒西歪不像人 ,倒下了便不是人。《现代汉语词典》里给“人”下的定义是 :“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再看看那个“人”字 ,不正像一个拿着锄头锄地的人吗?这就意味着人的一生应该是劳动的一生 ,奋斗的一生。谁不愿去劳动 ,谁就摘不到丰收的硕果 ;谁不肯去奋斗…  相似文献   

13.
老师的姿势     
多少年了我们总以为老师的姿势就是粉笔的姿势只会在黑板上一撇一捺或者写几个阿拉伯数字多少年了我们总以为老师的姿势就是红钢笔的姿势只会在作业本上圈圈点点添言加语对别人评头论足直到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我们才发现老师的姿势是泰  相似文献   

14.
莫雨锶 《党课》2014,(10):121-124
如果让人和马赛跑,谁会赢呢?这似乎是一个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的问题,两条腿的人怎么能跑赢四条腿的马呢?不过,30多年前,在英国威尔士一个村庄的小旅馆里,店主和一位猎人却因为这个问题发生了争执。店主坚持认为在长距离比赛中,人会比马跑得更快。于是,有好事者从1980年开始举办了一年一度的35千米人马大战,结果人类竟真的在2004年和2007年两次战胜了马。无独有偶,美国亚利桑那州每年也会举办人马大战,比赛的距离超过了80千米,几乎是马拉松的两倍,而人类的表现也更加出色——从1999年到2006年蝉联了这一赛事的冠军。  相似文献   

15.
父亲还债     
玉凯 《党课》2006,(8):78-80
我和父亲是在晚上八点到达县城的,刚走出站台,父亲就说:“你哥来接咱们了。”我张望了半天,也没有看见哥哥,我说:“哥哥在哪儿啊?”“那不是吗?”父亲用手指了指前面。我又仔细地瞄了半天,才发现原来不远处冲我们挥手的那个人就是哥哥。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0,(24):51-51
买书 一男士到书店买书,问:《幸福的婚姻生活》这书在哪里?店员说:该书属于幻想小说,在第一排。男士又问:那《夫妻相处之道》呢?店员:属于武打类小说,在第二排。男士:那《理财、购房要义》呢?店员:那是妄想综合症,属于精神类,在第八排。  相似文献   

17.
正"一撇一捺抒胸意,文香墨雅爱国情。"2019年12月中旬,记者走进贵阳市实验小学,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办的书法作品展示活动正热烈开展,参加活动的学生、教师和家长,通过古诗、楹联、文赋、现代诗文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近年来,贵州全省上下齐抓校园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着眼凝心聚力、立德铸魂,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  相似文献   

18.
如何做人、做事、做官?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也是每一名领导干部都会碰到也必须回答的问题。事有成败之别,官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在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中,首先要学会做人。“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结构简单,却是个合理的支撑。做人,就是要把“人”字撑起来。老百姓要懂得做人,当官的更要懂得做人。“官”是领头的人,是“公众人物”,若连那个“人”字都撑不起,又遑论为官?其次要学会做事。人到世上就要做事,做实事,做好事,做老百姓希望做的事,若连这点儿都做不到,怎能成为一个好官。为官者对官,既要…  相似文献   

19.
“人家是用两条腿在跑,我们是用一只脚在跳,差距怎能不大?”一位从东部地区考察归来的领导告诉笔者,“我们堂堂一个直辖市实际利用的外资,竟赶不上人家一些县级市的水平!”这位领导深有感触地说,30年前,重庆比东部很多地区都要发达,现在为什么会被人家远远地抛在身后?因为人家是用两条腿在跑,改革、开放齐头并进,而我们却是重改革轻开放,跛着一条腿,怎能不落后!  相似文献   

20.
幸福在哪里?自古以来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我却说,幸福其实很简单,也真的很便宜,就从心里长出来。有位哲人说过:“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许多人苦苦追寻,不少人四处寻觅,却不知道幸福源于内心,就像那悄然绽放随风摇曳的小花,不经意问那淡淡幽香就浸润着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