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没有政府自身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就不能发挥政府对创新的引导与组织作用,也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和体制环境。在建立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柳州积极探索政府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不走创新的路就是白打工”方向是发展的首要问题,关系着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柳州一中在广西同类学校中迅速崛起,有关机构高度评价其“文科教师整体实力强,为全区之冠”,同行更是把该校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大台阶称为“柳州一中现象”。是什么让柳州一中呈现出领跑的良好态势?是什么秘密武器让其文科优势如此凸显?笔者从柳州一中校长才尚臣口中一一得到解答——  相似文献   

3.
柳州,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地,5万年前,柳江人、白莲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正式建制于西汉王朝的柳州,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柳州是其最后居留地。作为西南重要工业城市的柳州,在新年伊始,便打出一张新牌——“柳州创造”,插上腾飞的翅膀,实现由“柳州制造”向“柳州创造”的战略转变。就此转变,记者采访了市长陈向群。谈到柳州的工业,他有说不完的话。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6,(23):38-38
“报告目标明确,催人奋进,是向全区180万党员和4900多万各族人民发出的战斗动员令!”刘奇葆同志的报告使工业重镇柳州的全体代表,思绪如潮。蒋济雄代表在讨论报告时认为,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要用5年打基础,10年上水平,近、中、远期目标让人振奋,6个“坚定不移”确保新目标的实现。对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工业重镇柳州寄予率先在全区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的殷切期望,他要求全市17万党员,个个要当模范做表率,一定要牢记“使命”,把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和核心战略,围绕新的发展目标,创新发展观念,创新…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人眼里,职业教育是“鸡肋”,是家长迫不得已为孩子做出的选择。然而,在柳州,职业教育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柳州工业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6.
甘霖 《当代广西》2005,(18):26-26
有着天然盆景城市美誉的柳州,是一个经济强劲的城市,是一个商机勃发的城市,是一个激情飞扬的城市,是一个和谐美丽的城市,是一个风情洋溢的城市…… 2002年7月,柳州市提出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工业柳州”。柳州开始了新的奋斗历程。而今“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喜传捷  相似文献   

7.
杨春光 《中国人大》2012,(24):53-53
广西柳州因临柳江而得名,亦称“龙城”。近公务去柳州,深为其百舸争流、气象万千之势所动。谈及柳州的历史及现状,所见之人言必柳宗元,尊称其为“柳柳州”和“柳州的老市长”。不免为之赞叹。  相似文献   

8.
盈励 《当代广西》2005,(18):27-27
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称奇天下的石玩、沧桑古朴的古城、热情火辣的妹仔……原始和现代、古老和潮流、民族和时尚在这里交相融会——到柳州来,感受她的风情万种。“民族地区中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城市中最美的山水人文佳境”——柳州,这座地处中国南疆的工业重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9.
关东 《当代广西》2006,(6):48-49
从“柳州制造”到“柳卅刨造”,是柳州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包含着柳州市当家人对破解一个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难题的思考。正如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所说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提升,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这不但是柳州也是广西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这是在今年3月“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及医联体后,国家又一次“高调”强调医联体落地。“自从有了医联体,再也不用三江、柳州来回跑了,订票、坐车折腾不说,大医院的床位也排不上号。每周来透析一次,当天往返,省心省钱……”医联体的受益群众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的患者陈大爷说。所谓医联体即医疗联合体,是以大型  相似文献   

11.
钟振 《当代广西》2012,(14):36-38
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柳州市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建设理念,加大“文化民生”惠民,不仅展现了工业城市和文化名城的双重魅力,进而使文化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打造了文化建设的“柳州模式”。  相似文献   

12.
2005年,354万柳州市各族人民心手相连,共同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了社会经济文化各条战线的累累硕果。回首过去,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柳州没有辜负中央、自治区的期望,柳州没有辜负广西人民的重托! 2005年,我们为“十五”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我们把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柳州带入了“十一五”新的征程! 2006年,“十一五”规划击鼓开道,新的任务,新的形势,新的希望,我们需要的是新的姿态,新的举措以及新的勇气。  相似文献   

13.
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是柳州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包含着柳州市当家人对破解一个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发展难题的思考。正如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所说的,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提升,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这不但是柳州也是广西面向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抉择。  相似文献   

14.
蒋桂斌 《传承》2007,(2):8-11
杜新:刘奇葆书记最近提出柳州要率先成为广西工业化示范城市,同时在调研当中还提出一个重要启示:柳州要“配套全球、全球配套”。  相似文献   

15.
杜伟 《当代广西》2012,(1):29-31
近年来,柳州市各级党组织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核心,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切入点,突出工作创新,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建设“五美五好”柳州l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和强大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6.
“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品牌,任何一个工业‘重镇’都会很快陷入衰落。”今年2月,在柳州市委九届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市委书记吴集成提出,柳州市要大力培养一批名牌产品和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品牌企业,形成“柳州制造”的品牌效应。今年上半年,柳州市明确提出把柳州制造作为再造一个工业柳州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7.
柳州,位于广西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柳州是中国南方人类的发祥之地,闻名遐迩的柳江人、白莲洞人演绎了人类近5万年的远古历史。公元前111年,西汉王朝的潭中县治所设于柳州,由此掀开了柳州长达2100多年的建城历史。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使柳州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很高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18.
在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成为迫切的要求。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创新,能不能进行自主创新,怎样进行自主创新?柳州的企业以自己的实践做出了回答。市场法则要求企业自主创新科学技术对提升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要求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的优胜劣汰的考验中,柳州企业认识到自主创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存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柳州的家电产业曾经是当年中国同行业的一面旗帜,但由于缺乏持续的创新,使企业失去了先进技术的支持,最终…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区域国别学的发展建设,应围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展开。“三大体系”是一个系统,建设“三大体系”应坚持系统思维。在区域国别学“三大体系”的建设定位中,学科体系建设是核心,学术体系建设是根基,话语体系建设是重点。“围绕核心,扎实根基,突破重点”是今后区域国别学“三大体系”建设的大方向。找准交叉落点、明确学科边界是学科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确立研究范式、构筑理论体系是学术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创新解释体系、扎实内外传播是话语体系建设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奇石与柳州     
刘明文 《当代广西》2005,(23):62-63
奇石之美与独特“品牌”谈起柳州的独特,人们或许各有一说。不过,当你走街串巷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一道在其他城市并不多见的奇特景观:或是几家店,或是一条街,甚至一处偌大市场,竟然都在展呈着形色各异的奇美石头。奇石,你可千万别当只是普通的石头,原来就是这些天地造化的灵物,正在打造柳州独特的“品牌”,有人甚至已把柳州称做“石都”了,可见它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地位! 那么,究竟石以何奇,直教人务重其值,而且珍爱有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