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文博1990年入伍,在警营工作生活了19年,19年的警营生涯超过他生命长度的一半。在火热的警营里,他参加灭火救援、科学带兵、关爱战友,他把毕生的心血都投入了他所热爱的消防事业中。就让我们来听听战友眼中的宋文博吧。  相似文献   

2.
正父亲离开人世已15年,在准备祭奠他时,我忽然想了解他在亲友中留下了多少印象,因而开始了这一轮的询问,没有想到回应非常积极,让我十分感动。下面根据大家和我的回忆简单谈谈他的百年人生。父亲出生于1897年,晚年他常说,他一生经历了五个"朝代",指的是满清末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国民党时代和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他很敏锐地意识到每段时期的差异。他喜欢历史,有很强的历史感。父亲好友的女儿王容对我说,"伯父  相似文献   

3.
来自辽宁朝阳市建平县的仇学文出生于1968年,现在县体委工作。12岁时,他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双下臂。18岁开始接受体育训练,并于1990年至1992年在辽宁专业队正规集训两年。在1984年第1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参加了A7级100米、200米、400米跑的比赛,获二金一银。在1987年第2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囊括100米、200米、400米跑及跳远的金牌。在1992年广州第3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又摘取了三级跳远的桂冠。在1988年汉城残奥会上,他夺得100米、200米跑的铜牌;在4×100米和4×400米接力赛中,他获得两枚银牌。在1989年日本神户第5届远南运动会上,他  相似文献   

4.
邵令方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胸外科专家、河南省政协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农工党河南省委会名誉主委、河南省肿瘤医院名誉院长。从医的60年,是他用一腔热血为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60年,是他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60年。60年来,他攻克了许多医学难关,先后在胸外科领域创造了6个国内甚至国际第一;60年来,他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为河南省的肿瘤防治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整个大学时代几乎是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度过的。严格的大学教育,在让他学到更多现代医学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毕业后他满怀报国热情投入到救死…  相似文献   

5.
张白鹭 《黄埔》2009,(1):43-43
2008年11月1日,纪念洪水(阮山)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洪水于1908年10月1日出生在河内,曾用名武之博、阮山。他在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指引下,16岁来到中国广州寻求真理,走上了革命道路。他是黄埔军校四期学生。在洪水将军48年短暂人生中,他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战斗了27个春秋,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才华,中国人民给予了他崇高的荣誉,授予他共和国开国将军军衔和3枚一级勋章。  相似文献   

6.
本凡  木子 《群众》2007,(9):59-60
知道"瑞年",是在中央电视台的广告里;结识瑞年总裁王福才,是在太湖之畔瑞年集团总部他的办公室中。王福才,一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已在江南打拼了十几年,因而在他身上,既有着东北人的豪爽、干练,又不乏江南人的灵秀、精明。据朋友介绍,此公平时话语不多,但在采访中,面对记者的提问,他却打开了话匣子,侃侃而谈:谈他的公司、产品,谈他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谈他的奋斗目标、用人之道……  相似文献   

7.
王军 《思想工作》2007,(7):23-23
今年38岁的百灵庙镇派出所所长乌拉,荣获了“2007年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称号。这是他警界生涯中永远的骄傲与自豪。在乌拉从警的20多个春秋岁月里,因为他的工作突出、无私奉献、敢于创新,他已经多次获得过各种表彰和奖励。仅2006年一年,他就先后获得了“包头市十大杰出青年”、“包头市优秀共产党员”、“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卫士”等荣誉称号。乌拉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通过他的所作所为来走近他、认识他。  相似文献   

8.
认识胡昌林纯属偶然。那次应约到北海参加朋友的新居落成,在宴会上,胡昌林知道笔者喜欢写文章,便来了兴趣。第二天,他约我到了他的家里,在对饮完一瓶低度三花酒之后,他便开始了倾诉。他说不管别人怎样看待1995~2005年这十年,但对于他,这短短十年使他深切地感受到“国家”二字的份量,国与家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国运昌才能家运旺。他告诉笔者,作为一个普通市民,他无法从大的方面来阐述国家的变化与发展,而就从一个普通市民衣食住行的演变,足以证明这短短的十年是一个辉煌的十年、经典的十年。  相似文献   

9.
项南往事     
项南参加革命数十年,在福建只工作了5年多,但福建人民一直怀念他。因为项南以他坚定的信念、高超的智慧、崇高的人格、忘我的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了有口皆碑的人民公仆形象。我有幸在项南身边工作了几年,深受他的教育,也熟悉一些情况。下面记述的是他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一些往事。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7,(6)
一1933年,王敬东出生在海阳县盘石村。1949年,考入了胶东师范学校。在这里,接受了大批进步教师的教诲和文学熏陶,他明白了民族的愚弱,是受欺侮的主要原因,发誓要用知识富国强民。1952年,他毕业了。他听从了上级的安排,在掖县一中任生物教师。建国初期的中学生,因为战争的特别时期,解放区停办教育,多是大龄青年,有的学生年龄比他还大。他和学生是朋友,一起聊天、谈生物、谈仿生学,学生常常被他谈得瞠目结舌。他谈科学  相似文献   

11.
孙道荣 《传承》2008,(1):22-22
他是一个农民。但他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并不在他的十几亩农田里种地,这些土地上长出的庄稼,除了留给他的家人做口粮外,其余的,都被他变卖成盘缠了。他总是在路上。过去的16年,他徒步走了十万公里,最长的一次,他一个人在深山戈壁里,走了整整十三天。他的随身物品中,有一部  相似文献   

12.
守土有责     
出生在鄂西大山区的谭志勇,在人生道路上走过了平凡的31年。作为一名普通的保安,他很清贫,甚至有些寒酸;但他又很不平凡,很富有。10年来,他获得了多项荣誉:1993年以来,他年年被评为青山区优秀保安队员;1995年,他被评为武汉市优秀保安队员;1998年,他荣赝湖北省优秀保安队员称号。谭志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1990年,谭志勇经过青山公安分局3个月的培训,成为武汉市保安公司的一名合格保安员。此刻,谭志勇感到一名保安员的担子是沉甸甸的。在日常工作中,“从严、从高、从快”成了他行…  相似文献   

13.
苏星 《当代广西》2011,(12):38-39
资江呜咽,流淌的是大地悲伤的泪水;群山静默,那是百姓无言的哀恸!他静静地躺着,40岁的生命定格在2011年1月26日。他走了,数百人赶来为他送行。工作20年来,他以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位优秀组工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感人形象,他的生命已经和组织工作永远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我的父亲袁翰青1905年出生在江苏南通市蒋家巷 ,一户普通的人家。在南通师范学校学习时他就萌发了科学救国的抱负 ,他认为中国所以贫弱就是因为科学不发达 ,于是他和三个挚友商定毕业后分别学习数学、物理和化学。1925年 ,父亲作为南师优秀毕业生 ,考入理想中的清华大学化学系。1929年 ,清华大学公派父亲等毕业生赴美深造。他师从伊利诺大学的R·亚当斯教授 ,在教授的指导下 ,进行立体有机化学研究。经过反复试验 ,他发现了联苯衍生物的变旋作用 ,并为此发表了两篇论文 (1932年《美国化学会志》第54卷)。这两篇论文是他的博士论文 ,也是他…  相似文献   

15.
蒋筑英,1939年出生于杭州市一个旧职员家庭。解放后,他曾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红旗下幸福地成长。1954年,他的父亲因历史问题被错判劳改入狱,年仅15岁的他承受了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巨大压力。但他从不怨天尤人,仍努力学习以报答祖国,195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他在北大期间,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还掌握了英、俄、德、日、法五门外语。由于家庭困难,蒋筑英靠助学金完成了学业。“生育我者父母,教养我者党”是他的信条。大学期间十个寒暑假,他有八个是在图书馆度过的。1962年大学毕业前夕,母亲来信催他回上海或杭州工作。蒋筑英理解母亲的苦…  相似文献   

16.
提起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路易·艾黎,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艾老。他1927年来到中国,直到1987年逝世,在中国生活、工作了60年,可以说把他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在他诞辰100周年暨逝世10周年之际,广大的石油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做出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7.
张全景 《小康》2013,(9):104-107
史来贺虽然已经去世十年多了,但他的精神永存,刘庄村新班子和全体群众继承了他的好思想、好品格、好作风,他们"守好业、创新业",追逐着自己的"中国梦""、刘庄梦"河南省新乡县刘庄村党支部(党委)书记史来贺,是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模范基层干部。1930年他出生在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受尽了旧社会的苦。1942年河南省大灾荒,他一家饿死三口  相似文献   

18.
他曾当过兵,1980年开始了在基建工程兵00221部队的三年军旅生涯,跟随部队南北征战建设祖国。他曾在基层干过,1983年随部队改编,脱下戎装从项目预算员干起,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企业领导人职务。2011年,他掌舵的企业在中国建筑业百强企业综合评比中名列前茅,成为建筑企业的标杆和旗帜。他,就是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中国建筑第八工  相似文献   

19.
1960年,田俊华出生在呼市土左旗沙尔沁乡伍把什村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担任过村民办小学教师,曾在呼市园林处一苗圃当过临时工。艰苦的环境磨练了他的意志,铸就了他百折不回的性格和自强不息的人生信念。改革开放为田俊华提供了一种机遇,艰苦的打工生活开拓了他的视野,他从正面汲取了养分,从而在以后的商海大潮中成了一名风口浪尖上的能人。  1986年,对田俊华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也是他生命中最大转折的一年,在这一年他结识了南来北往的许多朋友。几年里,他连续迈了几大步。  第一步,他先挂靠内蒙古军区、…  相似文献   

20.
林承铎的内地求学之路   林承铎还是一位中学生的时候,听说过隔壁的王先生一家回内地探亲的事。在他的记忆中,那是一位不爱说话却相当和蔼的老人,常常坐在庭院的摇椅上拿着几张泛黄的老相片,抽香烟看远方不知道是在思考什么,有时候还可以看见他眼角泛着泪光。日子久了,也熟了,慢慢地敢问他一些问题了。他是东北人,1949年随军来到了台湾,那些老照片是他对家乡的唯一纪念品,离开家乡的那年他才18岁,照片中的他相当高大英俊,跟眼前的他相去甚远。后来开放探亲了,林承铎见他忙里忙外的准备许多事情,证件、衣物、联系老战友,好几年没见他这么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