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旭东  原征 《民主》2012,(6):43-45
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殷墟遗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古代都城遗址,  相似文献   

2.
沈阳新乐遗址位于沈阳市区北部、浑河故道北岸的黄土台地。它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处聚落遗址,遗址面积达17.8万平方米,中心区域为2.25万平方米。自1973年遗址被发现,经考古发掘与调查,证明在此地区存在着三种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其中最早的新乐下层文化距今7000余年。新乐遗址的发现,将沈阳有人类活  相似文献   

3.
古人类遗址考古和中华文明起源遗址考古被认为是2003年考古发现的两大收获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着数目众多的考古遗址类文物,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目前,考古遗址保护已经成为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头戏,各地掀起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热潮.遗址展示已经成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手段,而文化展示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依然有限.利用考古遗址公园平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对于考古遗址公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俗称"四方楼"是731部队旧址中最为核心的要害部门。2014—2015年度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根据考古工作需要完成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遗址(四方楼)的调查勘探与发掘。发掘出土各种遗物1 000余件。通过这上千件遗物尤其是实验用玻璃器皿可探究出731部队实施人体实验数量之多,手段极其残忍,违背人类道德底线泯灭人性。本文通过"四方楼"遗址发掘出的遗物,结合731部队原队员证言,从伦理的角度阐述731部队的罪恶性。  相似文献   

6.
经过3年多的整理研究,新疆考古工作者最近宣布,他们于1995年底发掘清理的营盘墓地,是迄今为止罗布泊地区发现的面积最大、发掘资料最为丰富的一处基地。考古专家指出,这次发掘清理揭开了罗布泊地区考古的新篇章,它不仅为汉晋时期西域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而且由于墓地出土文物中土著文化因素与东、西方文化因素共存,这对于研究当时丝绸之路贸易、交通、中西文化交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揭开营盘遗址的神秘面纱位于今罗布泊西侧塔里木河下游大  相似文献   

7.
深圳建市虽然只有29年,却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志书记载,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就已经在此地建东官郡和宝安县,距今已有1600多年.从深圳先后开展的三次文物大普查所获得的资料看,深圳地区有7000年人类活动史.通过文物大普查,发现深圳的遗存包括50多处新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的遗址,还有为数相当可观的近代遗址、遗迹.深圳的遗址发掘还曾经跻身全国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资料和志书资料都证明,深圳有7000年的人类开拓史,1600多年的建置史,1000多年的海外交通史,600多年的城堡史和海防史,800多年的移民史,300多年的华侨史,100多年反抗西方殖民主义斗争史.我们的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许多各种各样的文化遗迹,形成了深圳特有的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奠定了深圳的文化根基,是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和发展现代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在黄河上游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大地湾遗址是唯一的一处规模较大、延续时间较长的史前聚落。由于它的发掘,使甘肃东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编年和发展序列得以确定。根据C14年代测定,大地湾遗址所包含的古代遗存的年代,上起距今7800年,下迄距今4900年  相似文献   

9.
《侨园》2016,(7)
正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礼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考古实践看,中华民族对玉的崇拜可以推溯到新石器时期。不同种类的红山文化玉器的考古发现为中华民族玉文化的开端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从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探查中我们可以看到,玉已经成为红山文化先民们制作礼器的重要材料。惟玉为葬已经是红山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在这里我们以文化分析的视角来讨论一下红山文化玉器的独特精神内涵。众所周知,在上古时代先民们普遍存在着石崇拜。《物理论》有云:"土精为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7)
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是有效保护文化遗址的措施之一,其结合了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基本实现了遗址保护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作为大连地区早期文化重要代表的小珠山文化,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在兼顾学术研究、教育宣传和文化普及等价值的方针下,应借鉴其他地区考古遗址公园的经验进一步协调该遗址与周围环境、居民生活的关系,加强遗址社会教育功能宣传,优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综合管理,以期对其他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黄豁  陈敏 《瞭望》2002,(13)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2003年开始蓄水,库区水位将上升到135米;工程建成后水位达175米,代表长江文明的大量历史文化遗存将沉入水中。我国从1997年就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庞大的文物抢救和保护系统工程——抢救、发掘和保护三峡库区历史文化遗产,不断的重大发现令海内外惊叹,不久前开始大规模发掘的白帝城宋城遗址更是三峡考古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12.
建国三十多年来,考古工作可以说是全国文化事业中最富成果的学科之一。即使在十年动乱时期,文化事业的许多部门几乎都已瘫痪,而考古工作却一直没有停顿,而且硕果累累。在那兴工动土的地方,常常发现重要的墓葬和遗址,如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洛阳唐代含嘉仓遗址、西安何家村唐代金银器窖藏等;广大考古工作者在那黑  相似文献   

13.
中古时期,入华粟特人的石质葬具包括石棺床、围屏石榻和石堂等。石棺床分为砖砌和条石拼合两型;围屏石榻按照形制不同分为带阙和不带阙两型;石堂有纯石堂和内部置石榻的石堂两型。围屏石榻和石堂普遍采用浮雕、阴线刻、彩绘贴金等技法刻绘狩猎、出行、宴饮、会客、祆教活动等内容。定居中土的粟特移民采用石质葬具,表明其与中亚粟特本土时期的天葬、火葬和瓮棺纳骨葬等葬俗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4.
一座比著名的西安半坡遗址时间更早、规模更大、出土文物更加丰富、还没有开放的地下博物馆——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引起了我国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有些专家认为,这是我国数十年来,在原始社会遗址发掘方面罕有的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8,(10)
载入史册的"中国白酒第一坊""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之。"1998年,一个惊天发现改写了中国白酒的历史,水井街酒坊遗址惊世再现,把历经600余年沉淀下的历史财富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经过考古发掘证实,水井街酒坊上起元末明初,发展至今,600余年从未间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6,(26)
剑南春酒坊遗址,金沙遗址双双入选!日前,在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作为入选的仅有的酒坊遗址, “剑南春”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这个酒坊遗址对中国白酒意味着什么呢?“2004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在北京正式揭幕,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从全国22个“重量级”候选项目中脱颗而出,成功入选。“天益老号”酒坊遗址位于绵竹棋盘街传统酿酒街坊区,分布面积约62000平方米,清理出土一大批和白酒酿造工艺有关的遗迹,光是酒窖就有26口,大的酒窖有2米深,窖底的黄土因酒糟长年侵蚀而变得灰白,展现了从原料浸泡、蒸煮、拌曲发酵、蒸馏酿酒到废弃用水的排放等传统酿酒工艺的完整流程,而且古代街坊酒肆布局规模也活生生地展现出来, 千年的酒番仿佛穿越时空扑鼻而来。遗址整条街“前店后厂”完整清晰,是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这一特定历史“转型期”的典型代表和实物载体。这个酒坊是从距今1500多年前的南齐时期开始历代延承,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 生产规模之大、工艺要素之完善、保存之完整在全国十分罕见。就在“2004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幕不到一个月,剑南春再获殊荣,38度、46度和52度大曲浓香型剑南春酒被批准使用“纯粮固态发醇白酒标志”。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内埋藏的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奉舍利的大批唐代珍贵文物,迷失千年之久,现在又出土重见天日,一时惊动海内外。这是在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的陕西,继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秦始皇兵马俑之后,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考古成就;是解放以来,全国唐代考古的重大发现;是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8.
冯国  边江 《瞭望》2004,(28)
今年5月,陕西周原考古发现大型西周墓地,被考古界称为“堪与发现殷墟相比肩的重大考古成果”。 周原考古历来为世所关注,2004年初夏周公庙遗址考古获得重大发现,一处由两墓道、三墓道与四墓道等形制的墓葬组成的大型墓葬群、1500余米长的大型夯土城墙、760余片甲骨和六处大型建筑基址的“集体出世”,使人们对此地的关注程度再次升温。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以  相似文献   

19.
“华光礁1号”沉船是中国目前在远海海域发现的第一艘古代船体,此次发掘出水珍贵文物近万件一艘古代沉船,一段尘封的历史,一次远海探秘。3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下考古人员,历经55天的艰难探索,结束了在我国西沙群岛海域的首次大规模远海考古。《瞭望》新闻周刊获悉“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的成功探秘,将在深海里沉寂了  相似文献   

20.
雷颐 《瞭望》1992,(14)
1928年夏,“中央研究院”甫告成立,年仅32岁的傅斯年因中西学俱佳而被任命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一职。史语所草创之初,百端待举,但傅斯年却立即着手组织对安阳殷墟的考古发掘这一宏大工程。 之所以如此重视考古发掘,是与他的历史观分不开的。傅斯年从小受旧学训练,后入北大中文系,深得刘师培、黄侃、陈汉章等人赏识。新文化运动开始后,他又深受胡适的“科学”方法影响,并于1919年赴欧洲留学七年,先入英国伦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