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维真 《求知》2020,(5):54-56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在这篇著作里,恩格斯通过批判欧根·杜林在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领域宣扬的错误观点,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及其内在联系,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6,(3)
当今社会,活跃着两种道德判断"标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旨在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道德观;道德相对主义,一种新兴的社会思潮,坚持不存在评价伦理道德的普遍、客观标准。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不同维度上的相异之处,分析"道德相对主义热"的理论主张特点,重申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已40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主要矛盾变化中可以看到平等的时代价值愈加凸显。平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国家层面有着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著作中寻求理论指导,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平等、达到什么样的平等的重大命题,对解决我国当前的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5.
《学理论》2016,(4)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著名作品之一,针对"杜林主义"做出批判性的理论著作。在其中的哲学编,恩格斯对杜林片面的哲学理论做出了严格的批判,完整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性、科学性。恩格斯对杜林哲学四方面的批判,阐述正确的哲学观念,为我国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到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平等观产生以前的旧平等观,客观上并没有找到实现社会平等的现实途径.把旧平等观与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平等观进行比较,从平等观的历史性、阶级性、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的制约性等方面探 析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理论转向,对确定研究中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理论前提、现实基础和实现主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8.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和理论主张,既是对“人类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又是对“历史必然目的”的理论澄明,持有对资本主义道德的批判精神和以人民解放、自由和发展为旨趣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石,揭示了道德与经济关系之间的必然联系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强调道德的实践能动作用,把人的发展视为社会发展的道德标志。唯物史观与道德观的内在融合启示我们,对社会进步的总体评价包含历史评价与道德评价两个基本方面,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才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谐发展。社会进步不应以“牺牲道德进步”为代价,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9)
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它象征着现实社会的种种苦难、压抑和无奈,因而宗教是应该而且必须被消灭的,正如现实中的一切苦难、压抑和无奈都应该而且必须被消灭。弗洛姆却认为,还存在一种特殊的宗教,一种即使生活富足、内心幸福也可能存在的宗教。这种宗教是关于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的大爱,也是马克思著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黄婷 《学理论》2013,(28):42-43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就其形成过程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人类文明成果批判性继承的结果;从马克思理论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它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就其理论意义而言,它不仅指出了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还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对鉴定马克思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马克思主义"这一术语是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同来自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宗派主义斗争的语境下而产生的。起初,由于使用这一概念的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工人运动内部的宗派主义,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具有贬义内涵的称谓,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拒绝承认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随着马克思主义逐渐战胜各种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潮、工人阶级内部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并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取得领导地位,恩格斯对这一术语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逐渐认同和接受了用"马克思主义"指称马克思和他共同创立的理论,笼罩在"马克思主义"术语上的贬义性质渐渐消失,而成为一个正面的术语。随着与修正主义斗争取得的胜利以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一个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真心向往、令资产阶级反对派发抖的革命理论的正式称谓。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文选》集中反映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世纪之交艰难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沉着应付,艰辛开拓,与时俱进,不仅表现出很高的领导水平和很强的执政能力,而且表现出富有时代特征的理论创新精神,从而生动地记录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背景、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4.
曹洪军  苗青 《理论导刊》2021,(3):98-104
恩格斯在批判唯心主义道德观的基础上,侧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科学揭示了道德的物质生产实践起源、作为意识形态本质的两重性及其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侧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科学论证了道德的辩证统一判断标准、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及其二元功能作用。进言之,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系统论述道德问题的第一人,明确了道德研究的具体对象和实践价值指向,构建了道德研究的基本内容体系框架和独特概念范畴,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有机结合的道德研究方法论。因此,尽管就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形成而言,恩格斯自谦为“第二小提琴手”,但就其对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的形成与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而言,堪称“第一小提琴手”。  相似文献   

15.
任莹 《学理论》2014,(7):33-34
毛泽东在《怎样分析农村阶级》一文中,以生产资料占有的多少、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产品如何分配为标准,把农村社会划分为地主、富农、中农、贫农和工人(雇农)五个阶级。他的这种分析方法不仅坚持了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根本标准的马克思主义阶级划分方法,并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阶级的理论和阶级分析与阶层分析相结合的理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坚持与发展的态度,是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所应有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6.
从法学角度看,恩格斯晚年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巩固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法学理论。恩格斯系统阐发了国家和法的起源与演进理论,批判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和黑格尔唯心主义法哲学,进一步阐发了历史发展的内在辩证法;根据欧洲的新形势,恩格斯主张工人阶级要将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相结合;结合巴黎公社经验,他阐述了无产阶级新型国家和法制的基本原理,反对国家崇拜;在一系列通信中,他深入阐发了法和国家对经济关系的积极反作用和相对独立性理论,批驳了社会发展的“唯经济论”。恩格斯一系列法哲学新观点,对于当今时代深入理解法与经济的关系、法的历史发展规律、法的本质及功能、法律意识形态等问题,都依然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马克思是革命家与科学家统一的巨人,他创立的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理论。按本来面目解读而不附加其他,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组成架构,理论界主要存在着"两个组成部分说"和"三个组成部分说"的分歧。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过"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的说法,但表达过"两个组成部分"的基本态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总称。列宁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阶级斗争学说",并强化了这一学说的理论地位。恩格斯和列宁的"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说"之间的差异,并没有证明恩格斯和列宁的对立,而是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