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青  李颀 《法制博览》2015,(7):29-32
一、引言随着新的刑事诉讼法的出台,非法证据的排除一时间又成为人们的热议,而对"沉默权"的研究也一石惊起千层浪,对沉默权的研究再一次成为法学界的学者们的热门话题。中国是否应该有沉默权也再一次引发广大学者的争议。沉默权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香港警匪电影或者欧美的一些大片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话:"你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将作为成堂证供。"这句话是著名的Miranda Warnings(米兰达警告)。而米兰达事件  相似文献   

2.
1989年6月,在苏联科学院院长古德良采夫主持下,召开了包括阿巴尔金、布坚科、扎斯拉夫卡娅、斯米尔诺夫等著名学者参加的"现代社会主义概念"专题讨论会。讨论会纪要分三次在《真理报》上连载。在此前后,许多学者、人民代表、普通群众也纷纷在苏联各种报刊上发表文章讨论社会主义问题。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报刊和讨论会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2001年3月30日至4月1日,左派马克思主义学者第七次国际学术会会议在德国东部城镇伊尔格斯堡的"森林之边"旅店即原国际红色救援组织少年儿童之家召开.  相似文献   

4.
刑事拘留作为我国刑事诉讼法强制措施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历来是修正案和学者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第八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甚至有部分人士提出该条款是规定了"秘密拘留"制度。于此,笔者提出命题—"秘密拘留"问题的若干探讨,以新《刑事诉讼法》为主要视角,力求形成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及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海外却有学者不断鼓吹"中国崩溃"等一系列谬论,否定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党的领导,认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下降,共产党组织衰落。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中国国家权力纵向分化和中国共产党干部管理体制都有助于增强中国体制的韧性。国内学者一方面大力批判"中国崩溃论",另一方面则努力证明中国体制"韧性有余"。  相似文献   

6.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一经提出就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海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海外学者从法治改革的战略意义、具体内容、实施方案和面临挑战等方面对中国的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进行了解读,在"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等三组关系上存在持续争论。海外学者的上述认知与他们对中国的了解程度、认知主体的主观色彩、中西方法律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紧密相关。因此,我们应"对症下药",从海外学者对中国依法治国战略认知的现实出发,通过增进中外了解、强化中外法律交流与互动等方式,引导海外学者客观公平地认知中国的全面依法治国战略。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冠肺炎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此重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未成年人群体带来不仅是禁足、假期延长、网上教学等短期影响,在童年期经历新冠肺炎疫情也将成为这一代人深刻而共同的记忆,并因此可能形成与其他代际群体不同的心理、社会适应、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在特征。诚如学者埃尔德所言:"对个人经历和传记的研究充分说明,这些危机时刻也会重新建构个人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12月14日,由国会对策委员长山冈洋次和国际局局长藤田幸久率领的日本民主党国会议员团一行9人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与来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上海社科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学者围绕"东北亚合作新时代与中日关系"的主题举行了国际研讨会。与会者聚焦日本对外政策的调整、中日关系的未来、中美日三角关系、东亚共同体和朝核等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与交流。主要  相似文献   

9.
约瑟夫·奈:从“软实力”到“巧实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约瑟夫·奈(Joseph Nye)是国际上最早提出国家"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著名国际关系学者。"软实力"的概念也随着新奥巴马政府成员的频繁使用而变得家喻户晓。约瑟夫·奈曾出任卡特政府时的助理国务卿、克林顿政府时的助理国防部长和国家情报委员会主席、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奈教授有一个中国孙女,广西自治区南宁市一个孤儿不到一岁时被其儿子儿媳收养。日前,约瑟夫·奈教授两次在肯尼迪政府学院办公室接受本刊的特约专访。  相似文献   

10.
二次大战结束后,美法之间形成了一种合作与竞争、一致与分歧交织的复杂关系,西方学者称其为"冷同盟"。但随着今年夏天法国新总统萨科齐的上台,法美关系出现转热趋势。这是法美从此亲密无间的前奏,还是两国关系史上的一次小小的短期波动?  相似文献   

11.
何三畏 《南风窗》2010,(6):96-96
<正>几年来,薛涌严厉地批评国内"主流学者",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家"。先得分别一下"主流"的概念。在薛涌看来,"中国的主流学者",是应该打引号的。因为"草根才是主流"(薛涌一本书的名字),而中国的"主流学者",例如"主流经济学家"们,尽管也主张市场,但他们往往精英意识过重,他们的知识可能已经老化或比较有限,他们可能实质上是蔑视草根的。薛涌很不待见他们。每当他们有"不主流"的表现,薛涌的批评直言不讳。  相似文献   

12.
中纪委三次全会召开之前,两桩反腐败旧案(沈阳慕马大案和安徽王怀忠案)再次引起国内舆论的"热炒"。报道的核心议题正是新一轮反腐败风潮的焦点问题:如何监督地方党政"一把手"?1月5日新华社记者的"一把手的权力大过天?从17个官员落马看党内监督"的报道,引用学者的评论,指出党内监督"纪委权力来源、依附于同级党委,很难履行对同级党委及其领导成员的监督制约"的突出问题。王怀忠更是被"树立"成一个依靠绝对权力,依靠各党政职能部门、下级"一把手"的臣服,打造"政绩工程",贻害后任和百姓的政治暴发户。中纪委三次全会召开之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即将出台的消息便广为人所知。中纪委研究室的权威人士也透露,改革和完善党的纪检体制是2004年反腐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孙哲 《当代世界》2015,(9):20-21
<正>过去八个月,笔者曾经五次深入美国调研,感受到奥巴马政府和美国媒体在对华态度上出现的反复。习近平主席访美在即,我们期待这次访问取得成功,中美双方能够进一步管控分歧、开展"合作型外交",共同深化两国新型大国关系。当前美国对华舆情2015年入春以来,美国对华舆情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是个别官员和学者散布偏激观点,呼吁反思对华政策,强调对华武力"示强"。在激进观点影响下,一些主流人士如  相似文献   

14.
西方学者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对象、客观依据、实现机制等基本问题,形成了关于"化什么、什么化、怎么化"各个方面的基本观点。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化什么",西方学者分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列宁主义革命意识或斯大林主义极权政治;关于"什么化",西方学者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的语言结构、文化形式、民族精神、历史条件、社会实践相结合;关于"怎么化",西方学者考察了在日常工作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国内学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象上强调"四个分清",在客观依据上认同"三位一体",在实现机制研究中侧重"五大环节"。中西方学者相比,既有异曲同工之妙,亦有截然迥异之处。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与“天下大势”解读“中国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中国模式"或"中国道路"、"北京共识"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学者竞相谈论的话题.所谓"中国模式",实际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国外政治家和学者视野中的另一种话语形式."中国模式"造福于中国与世界,它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文明成果.本文将"中国模式"置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这段很不寻常的历史和当代世界的"天下大势"中作一审视与解读.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区美国问题的近百位学者日前围绕2004年美国大选和新政府内政外交举行了一次学术研讨。现将学者们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海外学者"远观"中国的境地。研究条件的改善,加之中国自身的巨变,都为这一时期的海外中共研究提供了新的动力。围绕"中共的控制力"这个核心问题,本文对改革开放之后海外学者的中共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并探讨了其进展与局限。在笔者看来,"遭遇稀释的控制"与"遭遇抵制的控制"是这一时期海外中共研究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8.
编辑手记     
正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一书出版之后,立刻引起了世人特别是各国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全书共计950页,内容广博,见解深刻,论证严密,资料翔实,有学者称此书为"过去几十年来经济学领域最优秀著作之一",也有学者将其看作是"经济思想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著作之一"。本刊今年第9期曾刊发了两位国外学者关于该书的评论,本期"访谈"栏目译介《新左翼评论》杂志围绕该书及其蕴含的思想和研究方法而  相似文献   

19.
叶玉 《国际展望》2010,(3):102-105
<正>2010年4月7日到8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共同举办了"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到长期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巴西、南非、印尼、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学者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世界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新架构"等议题进  相似文献   

20.
石破 《南风窗》2012,(13):58-60
请农民工吃一顿饭,自然是实现不了农民和政府、农民工和城里人实质性和解的。但它是一次握手,表达了愿意与农民工平等对话的态度。5月27日,通过微博,陈里邀请8名农民工在西安吃饭,陈里是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因为这一特殊身份,这件事在网上引起热烈讨论,有人说他"作秀",有人向他诘问,也有人为他辩解。"如果网友们知道我不仅是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而且还是研究‘三农’问题和农民犯罪学的学者,就不会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