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头连着民心 一头连着民权 开满茧花 荷锄扶犁的手 沉甸句 又把笔据 写上的是信任 还有充满希望的明天 糙如树皮 拿镰状担的手「 、徐的名下一 画由凑而关滇的圆民心是天——写在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之际@田夫~~  相似文献   

2.
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粮食价格一头连着农民的积极性,一头连着国民的消费;粮食价格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粮食价格要寻找一种适度的价格——积极性价格。本文从分析积极性粮食价格的内涵入手,探讨了积极性粮食定价的依据和实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一头连着减污,一头连着降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任务."10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关于检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相似文献   

4.
在意大利著名水城威尼斯,有一座长不过十余米的小桥,当地人称之渭“叹息桥”。它一头连着雄伟壮观的政府办公机构,一头直通壁垒森严的威尼斯监狱。这种政府与监狱为邻的现象,实为罕见。 原来,古威尼斯人为使政府官员恪守法律、清正廉洁,  相似文献   

5.
无罪推定,它使法律终于具有了人性的姿态,使法律在规则的面具下,注重生命的呼吁——哪怕这种呼吁是危机、是痛苦。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法律问题,她与技术和经济所特有的联系决定了她不可能是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而更应该是一位深入民间的实践者。知识产权是一种泊来品,当中国社会逐渐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她才被人们所重视。中国人带着惯有的抽象思维去接触她,一头扎进了理论的  相似文献   

7.
人性是关于人的本质与本性,具有三个基本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历史上,关于人性的学说枚不胜举,均是对人性的一种理论假设,现实的人性是一致的。人性作为一个社会概念,与法律存在着不可磨灭的关系:法律具有人性基础,并以一定的人性为基础,人性与法律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追求自由、正义、公平等。本文指出在我国现代法治建设过程中更要注重法律与人性的关系,和谐处理好二者关系。  相似文献   

8.
刘焱 《中国律师》2006,(9):65-67
一个行将走到生命尽头的人,即便是十恶不赦的罪犯,也无法割舍对这个世界的牵挂、眷恋。生命之于爱情、亲情、友情是短暂的,是无价的,是高贵的。那么,从人本的意义上,法律对罪犯的每一个死刑宣告,都意味着这个世界对一个生命的无情抛弃。于是我们理解丁为什么有的国家废除了死刑,为什么一个死刑案件要审结10年,为什么一个死刑案件的复核长达30年,几乎穷尽了所有的对生命的救济程序。国情各异,法有特例。法律无情,但法律无权蔑视生命、轻视生命、遗弃生命、唾弃生命。而不公正的死刑判决,就是法律对生命的蔑视、轻视、遗弃、唾弃。法律若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那世界将会怎样?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权的收回,是中国司法改革的历史壮举,她以时代的强音唤起法律共同体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职业良知,是对法律真空的理性挑战!回顾我们法律援助律师承办死刑刑事辩护案件的执业历程,更加拓展了我们对死刑复核程序法律层面上的人性化思考。  相似文献   

9.
姜登峰 《政法论坛》2012,(2):173-181
法律起源是一个复杂的法学理论问题。从人性冲突的视角看法律起源,法律几乎在人类社会的伊始就诞生了。由于人性的矛盾冲突破坏着人类自身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秩序,因此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法律如影随形地一直担当着调整和规范人性冲突的重任。人性的冲突既是法律起源的推动力,又是法律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无论是现代国家的治理抑或是法治精神的构筑,人性都始终是法律以肯定或否定的方式解读的重要核心。只有深谙人性情理的法律,才能真正发挥理民治国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姜长舟 《江淮法治》2012,(13):48-49
“人大代表像一杆秤,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作为一方群众选出的人大代表.就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承诺.不辜负一方群众的信任与重托。”当选肥东县十六届人大代表以来.我一直这样告诚自己,于是我一有时间就走村串户,记录群众心声,积极建言献策,留下了一串串的履职印记。  相似文献   

11.
孙昊 《江淮法治》2013,(11):53-53
矿产资源开发一头连着资源,一头系着环境。以往,由于没有建立和实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相应法律制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分离,矿山企业只讲经济效益,不顾生态环境,导致植被和景观破坏、环境污染、地面塌陷、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环境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如何协调好效益和环境的关系,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因为环境修复的代价实在太大。  相似文献   

12.
张晓 《中国司法》2000,(10):56-57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能量却是无限的,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将能量发挥至极限。这正是山东省胶州市中云第二法律服务所主任侯晓军所信奉和追求的人生。侯晓军,一个随时都有可能被死神夺去生命、身上除了口和眼能动、其他部位都不能动的高位截瘫的青年法律工作者,坦然面对死亡,破译着一道又一道通向新生之门的密码,创造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人间奇迹。他带领下的中云第二法律服务所,两年间,共代理各类诉讼360多起,为当事人挽回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在见候晓军之前,我想到了一位少年时的偶像张海迪,还有那个脸上始终面带美丽微笑的女孩桑兰…  相似文献   

13.
生命对生命法益下受胁迫杀人行为不是刑法上的受强制紧急避险,无法益侵害理论、期待可能性理论都不能对生命对生命法益下受胁迫杀人行为进行出罪的合理辩护,而尊重人性并不等于纵容犯罪,生命对生命法益下被胁迫杀人行为是法律上的合罪行为。坚持合罪性,才能保证法官的中立性,避免司法者权力滥用。从实用主义角度讲,共同犯罪中"胁从犯"的法律设置不失为一种借鉴,即对生命对生命法益下受胁迫杀人行为进行定罪,但是在量刑上予以宽缓处罚。  相似文献   

14.
单士兵 《政府法制》2011,(28):25-25
最近一段时间,彭宇案种下的流毒似乎开始集中发作。先是天津许云鹤案在继续彭宇案的法律遗憾,再就是南通殷红彬案以摄像头证明善行被当成肇恶的悲情。最近,一位88岁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窒息身亡,以生命代价宣解一个法治谬误将带来怎样可怕的人性灾难。  相似文献   

15.
人大代表是人民管理国家事务和经济文化事务的使者,是各级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代言人,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的基础。由于人大代表连着两端,一头是国家,一头是人民群众,人大代表通过参与国家事务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因此,人大代表要做到不辱使命,履行好职责,就必须始终牢记使命.树立为民意识,提升“五种”能力。  相似文献   

16.
龚波 《法制与社会》2013,(11):244-246
器官移植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人体器官移植中,器官严重短缺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为了获得高额的利润,犯罪分子甚至不惜用盗窃、欺骗、谋杀的犯罪行为方式获取人体器官,严重危及到社会公共秩序的安全。人体器官犯罪获取行为有着深厚的人性弱点和社会心理基础,深入分析这些弱点和社会心理基础,有利于创制更符合人性需要的法律规范,从而更为有效地从法律层面上制约人性的弱点发展和膨胀,从根源上杜绝其外化为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17.
紧急避险这一法律观念的产生和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折射出立法者对刑法理性与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人性弱点的宽容。然而这种关于合法权益之间冲突和选择的制度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和不成熟。本文着重由一个案例引发对紧急避险的时间要件、如何理解险情的紧急性以及生命对生命的避险等问题的思考并做出浅析。  相似文献   

18.
<正> 法律是否真正必要,曾使古今中外多少哲人困惑。如果说,人性天赋善良而又遵守秩序,那么,法律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简直就是罪恶本身——这种敌视法律、排斥法律的观点,曾被许多人奉为圭臬。如果说,人的心灵一片黑暗,人性的自私、贪婪与欲望,导致他们本人或社会充满了罪恶;或者说,人性有善有恶,罪恶在于善的泯灭,恶的膨胀,那么,法律就成了疏导人性、制止罪恶的功臣;法律之所以成为良好社会中不可欠缺的东西,恰恰在于人性的召唤!  相似文献   

19.
一个是身患绝症的女检察官,只想快点结束自己的生命;一个是遭受厄运的失学少女,被抑郁症扼住了生命的咽喉。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她相遇了,她决定把治病的钱省下来,帮助失足少女完成未竟的学业,让自己生命的意义在女孩身上得到延续。  相似文献   

20.
说话无遮无拦,行动直来直去的刘晓庆近来遇到了她人生中最大的麻烦:她和她的企业涉嫌偷漏税而被依法逮捕!于是,她的麻烦又再一次成了各种媒体的头号新闻,也成了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本来这是不足为怪的事情,毋需我来凑这个热闹说三道四。只是因为在这热闹的背后,我看到了媒体的偏激和社会的偏见。这种偏激与偏见,也让我感到法律思维在国民意识中的缺乏和缺失,已经到了不能不提笔一吐为快的时候了。目前所看到的有关刘晓庆的报道,有不少“丑行”、“骗子”、“一个邪恶的人”等从人格角度妄下结论的语句,甚至连刘晓庆请求“一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