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主决策和精英决策是现代政治决策的两大模式,作为民主决策基础的古典民主理论在现实运行中只能是一种难以实现的乌托邦,而精英主义则是对古典民主价值的一种补充和解释,但是精英决策方式的使用,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就会走向一种反民主。这种困境的解决方式一方面可以诉诸于法律与人民监督等制度约束,另一方面则是要加强政治精英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的培养,通过各种限制实现精英主义对民主理念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共决策中的技术论与艺术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形势和时代特征要求决策主体要在公共决策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以提高公共决策的公共性、科学性和民主性。公共决策中的政治技术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运用、建设思想库、运用决策模型、举行政策听证等等。公共决策中的政治艺术主要包括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识人善用、模糊决策等等。现代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进入公共决策系统并成功的运用,保证了公共决策的公共性、科学性、民主性与合法性,加速了公共决策主体的公共理性化。  相似文献   

3.
黎晓武 《求索》2010,(6):101-103
现代政治是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一种合作与协商的政治,政府价格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是衡量现代公共决策民主化程度和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过程的价值基础在于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公正化和效益化。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与上述价值目标存在很大差距,实际操作中公众参与对政府价格决策的影响力太低。为了实现公众参与的价值目标,有必要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和改革公众参与政府价格决策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4.
新媒介环境中的公共政策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互联网、手机媒体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媒介的出现,以及它所带来的传播效应,不啻为一种革命,其对传媒生态图景的改变,型塑了新媒介作为公共领域的三大基本要素,同时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带来新的影响,使其呈现出从经验决策到民主科学决策,从精英决策向大众与平民参与政策的转变之势.  相似文献   

5.
王萌 《传承》2011,(23):42-43,67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优化,就要对两者进行合理的建构,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中,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一定的困境,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走出这种困境,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是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无论对于政治国家,还是对于公民社会,公民参与都是实现善治的必要条件。公共管理的实现需要公民的参与和支持,这就要求政府管理者在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时必须考虑到公民的利益需求,将公民参与引入到公共政策中来,从而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品质。在明确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不断提升公民在公共管理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基础上,对新时期我国公民有序参与公共管理在构建完善的政务公开制度、构建完善的公共决策听证制度、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制度、创造非政府组织的有序参与机制和发展公私合作生产的利益协调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信息化革命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使其获取了全新的特点。它将改变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结构,使行政决策从公务员精英决策转变到精英与广大民众共同决策的新时代,使公开、透明、全程开放式的决策取代传统的政治运作路径和模式,大大降低政府运转成本,增强政府执政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董怀杰 《人民论坛》2011,(12):64-65
信息化革命对行政决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使其获取了全新的特点。它将改变传统行政管理体制的框架结构,使行政决策从公务员精英决策转变到精英与广大民众共同决策的新时代,使公开、透明、全程开放式的决策取代传统的政治运作路径和模式,大大降低政府运转成本,增强政府执政合法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李妙然  王晓民 《前沿》2009,(11):130-134
民主决策的社会过程和政府过程一起,构成了现代政府决策的完整过程。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旋律下,环境问题已经进入政治结构、法律体系,并成为社会的中心议题。与此同时,公共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程度也亟待提高,这对公共决策公民参与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法律制度、公民知情权、公众环保意识、政府的执政能力对制约公共决策公民参与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叶国平 《前沿》2009,(6):12-17
思想库是政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与者,是公共决策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思想库作用的发挥,对于促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适应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要求,应进一步加强思想库建设,探索思想库建设的目标定位,加快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推进思想库决策咨询的制度化,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促进各类思想库共同繁荣,为思想库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条件。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公共政策制定领域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已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有学者认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是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与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在新形势下也是推进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12.
保持精英政治和平民政治的平衡,让精英团队保持领导力,让平民团队保持影响力,这是一种理想的政治状态。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个天平太向精英政治的方向倾斜,以致有些精英可以不惧民意,我行我素,而平民由于难以把自己的“话题”转变为政治决策的“议题”而变得火气十足。最近一些年,  相似文献   

13.
丹彤 《人民论坛》2012,(20):22-23
公共决策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公共决策主导国家发展方向,主导社会利益整合与分配。民主是保障决策正确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公共决策中必须贯穿透明、参与、协商等基本要素,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由于民主本身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公共决策中还需要考虑诸如法治和科学等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4.
网络参政议政、微博问政等新事物的出现,是我国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领域的重要进展。新媒介化公民参与给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系统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地方政府进一步提高公共决策系统的开放性、进~步优化公共决策机制以吸纳公民参与成为政治生活领域的现实诉求。从有效的公民参与角度看,地方政府公共决策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关键在于确立与公民分享决策权的理念。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与完善民意表达机制、回应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利益均衡机制与咨询机制,以保障必要的公民参与。与此同时,有必要采取措施规范公民的决策参与行为,保障公民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地方精英的发展及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经济精英和政治精英在利益上的重叠和共生,驱动着地方精英向着政治化方向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地方公共权力私有化。适度加大地方行政权力,处理好地方精英和社会大众的关系,加强地方文化建设,是引导地方精英合理流动和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考察公共政策定义的基础上,对中国的精英决策模式和美国的多元决策模式进行分析与比较,并在最后指出,少数人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控制政府的决策,是中美共有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17.
陈俊 《传承》2010,(3):132-134
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途径,对于政府自身建设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主要环节有政府决策、政府绩效评价和公共危机管理等。保证公民能够有效参与政府管理,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公共权力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民主政治权利意识和能力,以及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各项制度,为真正实现公民参与权提供思想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公民参与政府管理是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途径,对于政府自身建设和完善有着重要意义.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主要环节有政府决策、政府绩效评价和公共危机管理等.保证公民能够有效参与政府管理,必须增强政府公务员的公共权力意识,提高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民主政治权利意识和能力,以及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的各项制度,为真正实现公民参与权提供思想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地方精英对于革命的态度及其转变,是地方政治和社会变动晴雨表,也在很大意义上影响了革命的进展,甚至决定了革命的成败。在辛亥革命中,湖南以地方绅士、商人、新式军官等为代表的地方精英由于对清政府统治的强烈不满,转而趋向并参与革命,成为革命派的主要同盟军。但是,由于地方精英对于革命后某些混乱状况和自身利益未能满足的不满,发起了杀害焦、陈的政变,革命遭遇重大挫折。辛亥革命的最后和完全胜利有赖于革命党人强有力的领导,有赖于革命党人与地方精英的合作乃至妥协,也需要在地方精英和民众民主转型基础上所提供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郭巍青  张磊 《求索》2014,(5):10-15
精英政治是当代政治科学的重要理论范式之一,其发展渊源可以追溯到学科的形成之初。无论是就政治实践还是学术渊源而言,精英政治的研究路径都与中国政治的基本现实具有相当程度的契合性。对于中国政治实践而言,精英政治理论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释力度。透过非正式政治、宗派政治等分析概念,再结合正式制度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把握中国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