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也是我国当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从已有的相关著作、文章、报道可见,近年来学界对钱学森的生平事迹、钱学森的科学成就与学术思想、"钱学森之问"、钱学森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钱学森是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也是我国当代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从已有的相关著作、文章、报道可见,近年来学界对钱学森的生平事迹、钱学森的科学成就与学术思想、“钱学森之问”、钱学森精神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提出: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去年8月,钱学森又对温家宝总理说: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回顾钱老的创造人生,联系他著作中的有关论述,在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上有很多宝贵见解,有深刻的科学内涵,值得我们好好学习领会。  相似文献   

4.
林莉  何泽彬 《人民论坛》2012,(35):218-219
文章通过分析钱学森精神的成因和内涵,认为钱学森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特征,并提议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形式把钱学森精神融入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5.
朱馨 《今日浙江》2011,(24):52-53
在钱学森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浙江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深切缅怀这位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家的杰出典范。浙江是钱学森的故乡,钱学森对浙江有着深厚感情。在杭州的旧时光位于杭州上城区小营巷里的方谷园2号,是一幢横向面阔三间、纵向进深三楹、中间两层过街的木结构杭式大宅。厚重的大宅门里装载着钱学森在杭州度过的许多日夜,尤其在他童年时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抹底色。钱学森是人才辈出的浙江杭州钱氏第33世孙。3岁前,他都随父母住在方谷园2号,并在父母教导下学会了背诵诗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11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新落成的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5000余件展品,生动地勾勒出钱学森这位伟大科学家既质朴又传奇的一生和他崇高、丰盈的精神世界。从一份手稿起步的航天伟业在"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展区,钱学森回国后起草的第一份报  相似文献   

7.
今年12月11日,是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百年诞辰。1月30日,记者专访62岁的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他讲起了钱学森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纠正了坊间关于钱学森的一些误传。  相似文献   

8.
回忆钱学森     
钱学森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人类航天科技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曾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相似文献   

9.
<钱学森的情感世界>是一本结构新颖、内涵丰厚、感人至深的传记性著作.这本书从骨肉亲情、崇高的民族感情、高尚真诚的师生战友情三个方面展现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的感情世界,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具体生动的记叙,再现了这位科学家90年生涯中的辉煌业绩和崇高的精神品格.这是一本值得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推荐的好书.  相似文献   

10.
钱学森生前曾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人们将其冠之以“钱学森之问”,纷纷探讨破解之道。2009年11月11日.  相似文献   

11.
紧跟紧追钱学森 在钱学森的青年时代,有一个对他“紧跟紧追”、如影随形的人物,名叫钱学榘。从钱学粲身上,折射出钱学森家族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的创新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学森在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系统而又独到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理念。其内容包括,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和有效机制,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观建立创新型人才合理的知识和智能结构,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引导创新型人才掌握"大成智慧"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3.
赵畅 《今日浙江》2011,(8):62-62
据钱学森之子钱永刚回忆:在20世纪90年代,组织上打算给父亲盖一座带院子的小楼,便于他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散散步。可是父亲一再谢绝。他说,我现在的住房条件很好,这已经脱离群众了,我常常为此感到不安,我不能脱离一般科技人员太远。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长解不了“钱学森之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刚刚离去,“钱学森之问”就成为中国教育界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11月11日《新安晚报》)。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生前曾数次质疑,中国大学为何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肇始于1992年的高教改革,没有给中国大学带来钱学森之问的终解。在此背景下,历时一年半、易稿数十次的《国家中长期教育  相似文献   

16.
张睿蕾 《前沿》2012,(7):78-80,139
沙产业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农业的农业型知识密集的产业,自从1984年钱学森提出沙产业概念,目前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对钱学森沙产业理论内涵及其中蕴涵的哲学基础加以廓清,以期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沙产业实践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7.
近日读霍有光先生150万字的著作《钱学森年谱(初编)》(2011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一部全景式的钱学森一生翔实的史料文集,读后使人颇有感想,遂写出“偶记”多篇,愿与有同好的朋友分享“读书养心”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随着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远行,关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钱学森之问,引发了上自国家总理、下至黎民百姓的广泛讨论和深思。2010年1月11日至2月6日,温家宝总理更是在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就正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  相似文献   

19.
郝诚之  刘艾君 《前沿》2008,(7):159-162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1月19日看望了钱学森,高度肯定老科学家首倡的沙产业理论和内蒙古的成功实践。自治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储波、杨晶、巴特尔、任亚平、乌兰高度重视,认为“沙产业在内蒙古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是造福人民,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乌兰部长强调“宣传沙产业是件好事”,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和推广力度。本刊发表郝诚之等专家的研究成果,以饔读者。  相似文献   

20.
余玮 《传承》2008,(17):22-23
钱学森的大名以及他为新中国航天事业所做出的卓越功勋,可以说尽人皆知。但这位科学巨匠和妻子长达60年的相濡以沫,以及妻子心目中的另一个侧面的"钱学森"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