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小宁 《春秋》2011,(5):54-56
1911年12月,孙中山回到上海后,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12月25日晚,孙中山在上海哈同花园连夜召集同盟会骨干开会,加快了组建南京临时政府的步伐。在这个会议上,专门讨论了民国国旗的制式问题。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0,(12):83-83
1912年辞去中国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转赴上海,此时的孙中山十分热衷实业建设,希望早日实现民生主义。在上海没住上几天,即就被黎元洪以副总统和湖北都督的身份函约访问首义之地武昌。  相似文献   

3.
马德坤 《求索》2012,(2):125-127
孙中山在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视选举的思想基础、制度建设与操作程序。民国肇兴之前,他认为选举是现代社会中民众参与政治的一种途径,是权力合法化的来源。民国初期,选举移植中国,却在武人当政下发生质变。孙中山重新思考选举所必备的社会条件,创立了直接民权学说,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普选原则,设计了具体的操作程序,这意味着其选举思想体系的最终形成。他对选举的探索与主张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在今天也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自横刀向天怒──孙中山先生在香港生活二三事李殿元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在他一生的革命历程中,与香港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他立志“倾覆清廷,创建民国”的革命思想就产生于此;在他后来数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也多次在香港开展革命活动。1883年7月,在...  相似文献   

5.
王栋亮 《前沿》2014,(1):204-206
同盟会民族主义政纲的缺陷,造成了革命党人的短视,涣散了革命意志,使其很难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导致南京临时政府没有足够的力量向基层政权渗透,削弱了革命党人的权威性,决定了他们不能有效地实现对财政的掌握,从而严重影响了地方良性秩序的实现。社会秩序的失范,造成了地方工商业者与政府的离心离德,又加重了地方政权乃至南京临时政府的执政压力。诸多不利因素逼迫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交出了政权。  相似文献   

6.
一、孙中山国家结构思想的发展历程孙中山的国家结构思想是其宪政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思想是在借鉴欧美国家结构形式的同时,针对中国的历史状况,逐步发展完善的。他的国家结构思想,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1年12月以前)。孙中山12岁时跟随他的哥哥前往夏威夷檀香山,就读于英人办的教会学校。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在他立志颠覆清廷从事革命活动起,就把美国式的联邦制作为中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至二次革命爆发之前,是孙中山先生在其数十年的革命和政治活动中,比较集中地接触和直接处理民族与宗教事务的时期。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在对待和处理民族与宗教问题上,他也始终坚持了爱国主义的最高宗旨,维护国家在政治上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结平等,宗教信仰的自由,反对外国政治势力以各种借口和手段破坏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反对外国传教势力利用宗教活动干涉中国的内政。民族问题是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和革命党面临的一个比较复杂敏感的问题。同盟会曾经以…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法制建设,起始于清末的新政时期,展开于民国初年,它体现了辛亥革命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作用。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其存在的4个月中,已颁  相似文献   

9.
《北京观察》2006,(11):20-23
孙中山在其40年革命生涯中3次莅临北京。1894年春夏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的主张,遭拒后首莅北京,窥视清廷,坚定了他推翻帝制的决心。1912年8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为宣传民生,调和南北感情,再次莅京。  相似文献   

10.
陈粹芬,一个很不平凡的女性。在民国成立以前的十余年间,她陪同孙中山度过艰难的流离生活,她当时不仅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一直无微不至地照料孙中山,而且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但到推翻清朝建立民国,孙中山在南京就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后,她却主动地悄然离去  相似文献   

11.
王磊 《求索》2014,(12):194-198
对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章太炎,人们多有诟病。此一时期章太炎的政治活动主要体现在组织政党并利用报刊作为舆论的喉舌来监督政府。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章太炎督责政府、引导民气的历史事迹时,便可发现其思想特征中所包含的历史主义、民族主义和平等观念等精神是一以贯之的;他甘为民党、为民前锋的精神无愧于民国元勋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故事描写1906年的清末,正是清廷疯狂暗杀“革命党”的黑暗年代。 10月15日,革命领袖孙中山决定冒险赴港,名为探望母亲,实则与十三省革命代表见面会谈。这是清廷“刺杀孙贼”的大好时机,将军白孝国(胡军饰)买通香港警察,在全港织起了一张“刺孙”的天罗地网,而“中国日报”社长陈少自(梁家辉饰)作为革命党人,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保卫孙中山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与广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常周 《桂海论丛》2001,17(6):84-87
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为实现他“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的纲领和毕生致力的三民主义 ,曾多次亲临广西 ,领导镇南关起义 ,为1911年辛亥革命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争取和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 ,提出广西善后工作的方针 ;建立桂林大本营 ,督师北伐 ,在广西各界群众和军队中宣传三民主义 ,会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 ,并和马林一起探讨改组国民党 ,与社会各阶层及农民劳工联系 ,建立军官学校 ,促进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等问题 ,从而促使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思想的形成 ;规划广西交通建设的蓝图 ,还亲自参加了桂林到全州的军用公路动工典礼。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革命精神和人格魅力 ,给老一辈的广西人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广西人民对孙中山先生无限崇敬和怀念。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在越南华侨中宣传和践行的革命理念主要有四个方面:政治思想方面爱国民主、反封建、反殖民、推翻清廷;组织方面坚持舆论宣传、建立革命团体、积聚力量、培育骨干;军事方面开展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统战谋略方面广泛团结、争取多数。  相似文献   

15.
蔡锷与孙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锷与孙中山□尚明轩“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①1917年4月12日在长沙举行蔡锷国葬典礼,这是孙中山所寄送的挽联。孙中山用东汉著名军事家班超、马援作喻,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时期受人瞩目的风云人物蔡锷。蔡锷和孙中山二人,一属梁启超为代表之资产...  相似文献   

16.
<正>9月28日,由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承办的《孙中山与南京临时政府》史料展在宁开幕。省政协主席张连珍致辞。省委副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石泰峰出席。张连珍在致辞中指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祭祀祖先山陵礼仪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墓祭,以后相沿成习,清朝也是如此。在清代,祭祀祖陵是宫廷的重要典礼之一,是清帝“用展孝思”思想的生动体现。本文通过对清朝入关前后谒陵礼仪的演变分析.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再现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强盛与衰败。  相似文献   

18.
2011年4月一、4月5日,辛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举行,吴伯雄出席并献花篮辛卯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大院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1万多名炎黄子孙在这里共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应邀出席祭祀大典,并向轩辕黄帝像敬献花篮。二、4月8日,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展在重庆开幕  相似文献   

19.
南京临时政府自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同年4月初北迁至北京。南京临时政府的北迁被看作是一个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一个历史结果,又是一种历史过程。南京临时政府是辛亥革命的产物。以往,学者们把南京临时政府北迁的原因归纳成三种:革命斗争软弱说、革命派内部意见矛盾和外部环境压迫说。但他们忽略了政治地理环境及树立新权威两个因素,它们也是南京临时政府北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黄埔》2017,(5)
正汪兆铭以政治家、党务活动家见载于民国历史,历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广州国民政府主席及国民革命军总党代表等要职。其军事任职因起源于黄埔军校,坊间一般认为其军事崛起于黄埔军校,忽略了汪兆铭与孙中山之间,有着比许多党国元老更为长久深厚的关系,汪兆铭在中国国民党内崛起,离不开孙中山先生的信任与推崇。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