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张洪武关于马克思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涵义,笔者认为,它本质上是指共产主义社会(包括它的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它的精髓则是劳动者自主精神和劳动积极性的充分发挥,同时它还包括另外一个涵义,也就是指生...  相似文献   

2.
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建成 《理论学刊》2001,23(4):65-66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提出的“重建个人所有制”历来有不同的看法。笔者经过比较研究 ,提出未来社会的自由劳动———劳动力所有是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关键 ,从而能为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  一、“重建个人所有制”有其前提条件限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 :“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 ,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提出重建个人所有制时 ,是有…  相似文献   

3.
在公有制条件下,个人所有权与整体产权能否协调,这是人们研究公有制形式时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公有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在协作和共同占有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生产资料的基础上,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对于马克思在这里提出的既“不是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又要“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的命题,人们有种种不同的理解,对其中“个人所有制”的内涵有不同认识。笔者以为,其实这个命题正是建立在对个人所有制的属性的正确理解,以及对个人所有制与公有制的统一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的。它意味着,这种“个人所有制”是在“协作和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的广大劳动者(必然是人口的绝大多数)拥有明晰权益的个人所有制;它也意味着,理想的公有制是一种将个体权益和公共权益有  相似文献   

4.
张蔚萍先生在《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断》(《党建研究》1995年第6期)作了两个理论界定:一是马克思提出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仅是指“重新建立消费品个人所有制”;二是如果谁将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断理解为“重新建立生产资料个人有所有制”,那他“实质上是鼓吹私有化”。我认为,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出发,以上两个论断性界定,恰恰是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论断的一种偏释,可能对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生一种误导。 一、理论上的误释 (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设想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被称为经济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在对这一论断的认识和理解上,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论,时至今日仍未取得一致共识。  相似文献   

6.
新论荟萃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王珏同志在《党校论坛》1993年第11期上撰写题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质和特征》一文。文中说,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应该是马克思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他说,公有制问题,是当前一个根本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根本的实践问题。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谈到过将来社会的所有制形式问题。他曾经说,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在剥夺劳动者,摧垮“靠自己的劳动挣得的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随资本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论述,其涵义是,社会发展到三大差别已消灭,社会产品极大丰富,劳动成为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的高级阶段。这时的“个人”成了已社会化的“自由人”,而生产资料对他已不是谋生的财富和手段,而是作为生活资料取得占有和支配关系。因而它是完全不同于现代社会的“个人私有制”。它只是这种“自由人”个人权利得到保障的一种形式。这就在所有制上体现出个人与生产资料的结合。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对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马克思的这个原理产生的职工股份制,职工有其股是向“个人所有制”过度的途径。入股后的职工成为生产资料的真正所有者,职工在企业中具有应得的地位和权利,由此形成国有企业职工改革的动力源泉,产生改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解读"重建个人所有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淼 《求实》2004,1(3):14-16
马克思从人类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个人尺度出发 ,提出了“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 ,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这三个方面对“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进行了初步描述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改革中,有一种过份贬低全民所有制的倾向,好像全民所有制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又过份渲染股份制的“神奇”,似乎只有实行股份制才是全民所有制改革的出路。为了给这种见解增添理论色彩,他们把实行股份制说成是实践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预言,或者把实行股份制说成是实现“社会个人所有制”的典型形式。这些观点,曲解了马克思有关论述的含义,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指的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社会所有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不同于"过渡时期的公有制"。只有到了马克思讲的消灭了阶级差别的社会主义社会,全社会的劳动者才能作为无阶级差别的个人联合为"社会个人",实现"社会个人所有制"(社会所有制),即"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制,实际上是"过渡时期的公有制",因而用重建个人所有制或社会所有制思想指导过渡时期公有制的改革在理论上是不适当的,由此而论证股份制是公有制也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人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原则与市场经济原则的统一,就需要当代共产党人深刻理解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树立个人正当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观、集体主义的相对观、共产主义道德的时代观,多渠道培养集体主义价值观,探讨集体主义价值观实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浩 《实事求是》2000,(1):15-1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决定,吹响了国企改革攻坚战的号角,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在此紧要关头,很有必要重温一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论述,从理论上准确地把握这一重大命题的科学内涵,以指导我们更好地理解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所有制以及国企改革和发展问题的一系列重大理论突破,从而为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一、对“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解“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分析资本主义积累的…  相似文献   

13.
《湘潮》2007,(6)
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核心。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未来社会建立社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并以自然人联合体的方式组织生产,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劳动者。生产力是选择所有制形式最根本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提出“抖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见解,虽然源于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但突出了“第一”的创新意义。如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作些比较,从中可受到深刻的启发。 一、“第一生产力”思想与劳动者作为”首要因素”观点的关系 按照生产力的传统定义,在现实生产力的诸要素中,劳动者是最积极的首要因素。马克思说过:“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马恩全集》第4卷第197页)列宁也说过:“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列宁选集》第3卷第843页)马克思和列宁都把劳动者作为生产力诸要素中的首要因素。虽然他们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毕竟还没有把科学技术的作用上升到第一或者首要的位置。那么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  相似文献   

15.
征汉文 《唯实》2006,1(12):3-8
劳动力资本化使劳动者以劳动为尺度参与分配利润成为可能;使具有公有制特征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与其他形式的公有制,能够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通过生产与再生产过程而生产出来;也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转化为现实,提供了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学术界,人们通常根据马克思所说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这句话,把“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理解为“劳动者”,把“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说成是构成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从而把“劳动过程”等同于“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的误解。首先,马克思所说的“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指的是劳动主体所从事的劳动,劳动主体的劳动是劳动主体的劳动能力,即劳动者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和使用。因而把马克思所说的“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理解为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劳动者能否成为企业的有决策权的股东是国企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王珏先生的《劳动者股份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文(以下简称《劳》文)抓住国企改革的这个本质问题,明确提出“劳者有其股”, ①认为应使“劳动者股份所有制成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真正结合的最佳实现形式”。②笔者赞同《劳》文的这个观点。但《劳》文在阐述劳动者如何成为国有企业的股东的时候,认为“通过劳动力资本化,劳动者就可以成为股东……既拿工资又分享利润。”③笔者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的思想刘冠军关于自然科学是“不费分文”的生产力的论述,在马克思著作中多处可见。笔者认为,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新形势下,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劳动价值论,对于理解党和...  相似文献   

19.
以“个人所有制”为特征的“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要义,也是其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民主观。自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以来,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指导下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破天荒第一次科学实践,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思想的根本性与科学性,并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奠定了坚实、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刊中报     
我国重新划分经济类型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及近发布的《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将我国的经济分为以下8种类型:一、国有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经济类型。“、集体经济。指车产资料归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类型。三、私营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公民私人所有,以雇佣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类型。四、个体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经济类型。五、联营经济。借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之间或企业、事业单位之间共同投资组成新的经济实体的一种经济类型。六、股份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