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湘潮》2020,(3)
正亲人"分家"今年的春节,相比往年尤为特殊。儿媳圆圆大年初一就要去上班。临出门前,她用商量的语气对我说:"妈,新冠肺炎疫情一天比一天严峻。我天天在防疫一线,和你们暂时分开一段日子吧。您和爸爸回绿景小区去,让晗晗、泓宇和他爸去孩子外婆家吧。"一向言语不多的儿媳在大年初一忽然提出"分家",让我一下子懵了:目前形势没那么紧张吧?这样把一家三代六口人分三处居住是不是太不合适?而且,我们怎么能在这非常时期去麻烦亲家呢?  相似文献   

2.
<正>在农二师二十九团园十二连,有一位"星级"婆婆,她就是75岁的退休职工丛振香老人。人们常说婆媳难处,别人当一个媳妇的婆婆都怨声连连,而丛大妈却与4个儿媳相处融洽、情同母女,这还真是难得。问起原因,老人却只用了三句话就解开了这一谜团:"手心手背都是肉,媳妇  相似文献   

3.
尚柯 《党史纵横》2003,(6):31-32
在"大跃进"期间,李锐作为毛泽东的兼职秘书,先后给他写过三封信.三封信的内容,都是反映自己对"大跃进"的观感.今天看来,这些信的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了客观现实,虽然不乏一些尖锐的批评.但是,这同当时的狂热势头显然是太不协调了.  相似文献   

4.
正在十二师头屯河农场有一个普通家庭的儿媳,一个普通女孩的妈妈。她用长久地不懈付出,成就了她的不平凡,在社区被邻居们称为"最美儿媳妇"。布置简单却不单调的屋内,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正斜倚在客厅的沙发上幸福地晒着暖阳,陪着这位老人的正是儿媳饶卫红,她正在帮公公按摩。见到社区人员,老人用手比划着说: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传统观念里,爷爷奶奶带孙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这几年,索要"带孙费"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今年广西陆川县56岁的杨金美就将儿子和前儿媳告上了法庭,向他们索要"带孙费"。法院认为,老人向子女收取"带孙费"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6.
兰州炼油化工总厂三叶公司福利机编厂党支部书记魏晓芳在工作上是把好手,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儿媳.结婚八年来,她精心照料年近九旬、重病缠身的公公,使老人有了一个幸福的晚年.今年春节过后,她的家庭被评为兰州市石化系统的"五好家庭".  相似文献   

7.
<正>农二师"和谐小康文明家庭"三十团三连喻强军、唐蓉夫妇是1994年从四川来疆务农的新工人,父母年迈在川,无人照顾,小两口商量着把两位老人接到身边,相互有个照应,两位老人的吃饭、穿衣都是儿媳  相似文献   

8.
这种"当真".可爱可贵.令人肃然起敬。我们服务群众.为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不可缺少认真的精神.就是要多一点"当真"。这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出现的一件真事:一位在市里工作的干部到边远山区随机走访时,看到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需要吃医生开的一种药,但这种药在当地医院、药店都买不到。这位干部就拉着老人的手说:"您别着急,我回去后给您买药来。"老人笑笑,似乎有  相似文献   

9.
<正>"大叔,您认识村里的胡永利吗?他平时在村里表现怎么样?"2015年7月9日上午9点多钟,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党委组织委员丛美荣在平原城村就胡永利申请入党相关事宜展开调查。被问询的老人说:"胡永利,挺好的,对老人很孝顺,对邻里很热心。"听着老人的述说,丛美荣详细地记录着。那段时间,桓仁镇党委派出3个考核小组,先后前往各村和非公企业、学校共计16个基层党支部,对全镇今年拟定  相似文献   

10.
正"这小手捶背可舒服了,今天让我太开心了。我在家也给我爷爷奶奶捶个背,但今天给奶奶捶背对我来讲非常有意义,从中体会到了如何帮助别人、关心别人……"2月29日,二师三十团志愿者薛海涛一边为老人捶背,一边和退休职工程兴秀聊话。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3周年,该团工会、妇联和团委开展"学习雷锋好榜样,弘扬向上向善正能量"为主题的"八个一"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您好!这是您的户口簿,请收下。"2017年3月1日,韩喜廷从五大连池市兴安派出所所长苏志军手中接过户口簿,孩子似的哭了起来。看到老人拿到苦苦等了40年的户口簿,半年来的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2016年7月的一天,一位老人来到我的办公室,递给我一份薄薄的材料,希望我能为他办理户口簿和身份证。看过老人的材料,我一时不知如  相似文献   

12.
正"阿姨,一共六块七,收您六块,您等一下,给这位大姐称好,我把菜给您送家里去。"说话的是三师四十八团蔬果粮油店的老板郭海涛,只要是在他店里买菜的老年人,不管多少,他都会帮老人把菜送到家里。郭海涛是位90后大学生,与同是90后大学生的妻子经营着一个小小的菜店。店内干净整洁,商品摆放有序,让人看着舒服。郭海涛虽然年轻,但是人很勤快,头脑灵活、能吃苦。他与大部分90后不同,毕业后,他卖过  相似文献   

13.
<正>近两年,让95岁的杨佰年老人高兴的事一件接一件:一是2009年自己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楼房,二是作为老"五七"战士,2010年7月享受上了职工待遇。可最让老人开心的是,今年开春,连队领导亲自把"师级和谐小康家庭"红牌牌挂到门上。的确,这就是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四连职工杨友文家庭的真实写照。在杨佰年老人的记忆里,他1964年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进疆投奔大儿子杨长安,46年来,儿媳从没有向他抱怨过,无论再  相似文献   

14.
正核心提示精准扶贫必须因户施策,充分体现差异化、个性化的精准扶贫思路,才能收到"药到病除"的实效。扶贫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必须根据帮扶对象的情况变化调整方法。"你们现在帮扶的贫困村民,那才叫帮对人了,宋良明一家太困难了,真的该多帮帮她!"凛冽寒风中,合江县国税局退休后定居白鹿镇柏松村的周显开老人的话语让人暖意融融,驱散了冬日的寒气。  相似文献   

15.
"您别急,还10分钟才检票呢,慢慢来,我带您过去。"2021年春运首日,身着橙色志愿者马甲的万里,搀扶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缓缓穿过人群,正午的阳光透过南京南站顶棚,均匀地洒在他们身上,也铺满整个候车大厅,"158"雷锋服务站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万里值守的阵地,也是他成长的摇篮。  相似文献   

16.
一位老大娘从吉林省长春回甘肃省平凉, 坐上了刘君安值乘的车。不经意间,催生了一段佳话。见老人一人带了好几件行李,行动不便, 西安客运段广州车队第二包乘组列车员刘君安三步并作两步,接过行李帮忙安置好。一路上, 他跑前跑后给老人送水买饭,乘客都以为他和老人是亲戚。想到老人一个人可能闷得慌,忙完工作他就凑到老人跟前聊天。当得知老人担心在西安转车不便时, 他安慰老人说:"这事包在我身上,您一百个放心好了。"到西安后, 他用自已的钱为老人买好了车票,发现发车时  相似文献   

17.
微观     
正【如此弥补】@李小萌:银行员工穿着制服,利用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对银行的信任,语焉不详地推荐基金或保险,只讲收益不提风险,让老人天然认为所买产品和储蓄一样保本保息。当老人发现有损失提出交涉,他们居然说:"我再给您推荐一款产品,给您把损失补回来",一个"补"字,是多么虎视眈眈、兔死狐悲啊!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6,(9)
正1949年,彭德怀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时,警卫员给他送来一件新衬衫,说:"您穿戴应该要像个主席的样子,这是专门为您订做的!"彭德怀听后严肃地说:"我彭德怀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共产党员的样子,其它什么样子也不要!"最终,他让警卫员退掉了衬衫。彭德怀的"只有一个样子,就是共产党员的样子"在"两学  相似文献   

19.
家有贤媳     
在四师六十七团三连,只要一提起高燕,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没有不说她好的.婆婆王秀英说:"我这个儿媳妇就跟我的亲闺女一样." 冯新平的母亲王秀莲是一位不爱多说话但明白事理的"五七"家属工,她的丈夫在2008年因病医治无效,当年9月16日不幸去世.现在她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一提起儿媳高燕,王秀英的脸上就洋溢着开心的笑容.她总是见人就说:"这哪是我的儿媳妇,根本就是我的丫头,甚至比我的丫头还要亲呢."  相似文献   

20.
正孝老爱亲、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美德的传承让家庭和睦,社会更加和谐。在双丰大地上,就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用行动把美德传递着。陈文英:愿做公婆永远的"贴心小棉袄""我和陈文英认识十几年了,也经常到她们家玩,从没见过她和公婆红过脸,更别提吵架了,这样的好儿媳真是难找呀。"三十团园六连职工黄新萍这样称赞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