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提供技术资料 对于中国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科学技术资料,苏联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提供的,即图书资料交换和项目或设备进口合同。 在1949年索菲亚经互会第二次会议上,确定了经互会成员国之间无偿交换科学技术资料的原则。中国虽不是经互会成员国,但苏联比照这一原则,以图书交换的方式向中国提供了大量科技情报和文献。通过苏联科学院图书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社会科学基础图书馆与中国相应单位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武装力量一直被苏联作为维护超级大国地位的基石;它在东欧的驻军是苏联对该地区取得支配地位的保证;它通过向第三世界倾销武器和派遣军事顾问又为苏联扩大影响提供渠道。在国内,军队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中作为民族骄傲和团结象征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意识形态上,苏联一直把东、西方之间的战争看作两大社会经济制度的大决战。出于政治和军事理由,苏联武装力量在国家资源分配上享有绝对优先  相似文献   

3.
1月2日:国防部长亚佐夫在新年答塔斯社记者问时说。苏联军队是国家制度、社会稳定和秩序的最牢固的支柱之一。它的存在本身就阻碍了民族主义分立主义和一切破坏性力量的计划的实现,不管他们打着什么旗号和在什么口号下行动,他们的计划是要破坏苏联作为一个联邦国家的统一,是要动摇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忠于社会主义选择这样一些国民意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东欧的政治制度实质上就是苏联的政治制度,它是二战以后即十月革命三十余年之后通过苏联的军队、苏联的代理人、或苏联政治制度的副产品移植过来的。东欧第一代领导人就是副产品。他们中许多人在莫斯科度过了若干年甚至几十年,而某些人,如季米特洛夫,甚至成为苏联政治工具的一部分。东欧党派政治制度的所有特征都源于苏联并被成功地移植到  相似文献   

5.
苏联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它在原子能、宇航以及军事科技等领域的某些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长期以来苏联不仅重视科技的发展,也重视科技成就应用于生产。早在六十年代苏共就规定“共产主义建设任务链条上的主要环节是最大限度地加快国民经济一切部门中的科学技术进步。党把科学技术进步看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途经……”,明确指出,党在苏维埃社会生活的领导作用和指导作用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是“制定技术政策,探索出能最大限度地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形式。”规定党、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任务是“把科学家、设计师、工程师、技术员、工人和集体农庄庄员的创造性主动精神引导到解决最重要的科学问题,以及把科学技术的成就迅速地运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军队状况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现将独联体一些国家军队的基本情况作一简单介绍: 俄罗斯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独联体各国纷纷组建本国军队。1992年3月16日,俄总统叶利钦颁布组建俄国防部的命令,5月7日,俄军正式宣告组建完毕。 据俄官方公布,1992年组建时总兵力编制员额为282.2万,目前为170万。俄国防委员会秘书巴图林称若把编外人员,如内卫部队,边防军等列在内,俄军实际人数大约  相似文献   

7.
从本世纪后半期开始,现代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时代正在来临。新技术革命在苏联称为“科技革命”或“科技进步”。他们比较早的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苏联经济、科技、社会、教育等领域带来了广泛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业发展迅速苏联从60年代末大量投资建立国家科技情报系统,70年代苏科学活动向集约化过渡。从70年~80年苏联情报馆藏增加了一倍。80年代初全国馆藏总数已有20亿单元的书,小册子、杂志、专利发明及其它情报源。在第九和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全国情报咨询馆藏平均每年增加10%。1980年苏联有2600多种情报刊物,其中信息情报杂志210种。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8.
1989年7月,苏联爆发了全国煤矿工人大罢工。这是苏联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罢工运动。它引起了苏联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极大震荡,迄今余波未息。本文拟就苏联七月工潮作些粗浅的分析。一苏联煤矿工人的七月罢工是由众多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促成的。其一是工资制度的不合理。众所周知,矿工职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最危险、最艰苦的职业。在苏联每生产百万吨煤就要牺牲一个人,而在顿巴斯中心区域要3~4人。每百万吨煤重伤的为6人。每年全国有1%的矿工得职业病。但苏联的工资制度并未反映煤矿工人这  相似文献   

9.
一、科学技术革命的经济实质自从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学术界对科技革命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有关科技革命的文献不下数千种。全苏知识学会从1985年开始正式出版了《科学技术革命:问题和解答》半月刊,主要目的是向读者通报全国科学和技术的成就及其在国民经济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苏联内务部长费多尔丘克8月10日说,苏联正在“清洗”国内警察,以清除“思想上和道德上”不称职的官员。费多尔丘克在党的机关报《真理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对执法问题作了全面阐述。但是文章清楚表明,他最关心的首要任务是在内务部内加强纪律性,提高职业作风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两个平行世界市场的理论,是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提出的。斯大林指出:“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这一论断在随即召开的苏共十九大上得到了极高的评价,并成为苏联对外经济政策的理论。此后,这一理论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俄《军队》杂志编辑就军事改革问题采访了俄联邦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兼总参谋长米哈伊尔·科列斯尼科夫上将,现将谈话要点编译于下。 改革成果明显 面临形势严峻 苏联和苏军解体后俄罗斯便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力量,并经历了一个艰难危机的时期。这期间俄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不仅没有失去对军队的指挥,而且进行了自身的改革:编制员额  相似文献   

13.
战时后期和战后初期,美国内部的右倾变化主要是美国政治的自然走向,但苏联的一些做法加速了这个过程。苏联的外交言行不仅没有阻止美国国内对其不利的势头,反而刺激了美国右翼兴起。苏联拒绝参加布雷顿森林体系,拒绝加入世界经济体系,给整个战后国际秩序造成缺憾。冷战起源不只是安全问题,虽然表面上看是安全问题,但恰恰是安全问题使得美苏走到了一起,并在一个体系内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经济问题其实是冷战起源最根本的问题,经济上不能走在一起,为冷战奠定了基础。1947年底,苏联先提出了两个阵营,这是政治上的主张;1952年又提出两个平行市场,这就是经济上的设计。苏联在政治和经济政策方面形成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而对立的基础是经济的切割。切割导致苏联后来错失战后发展机会。纵观苏联历史,苏联先后错失了三次改革的机会,为苏联解体埋下了根源。  相似文献   

14.
英国伦敦大学斯拉夫和东欧研究学院1984年1~6月举办了一系列讨论会,专家们就苏联、东欧和中国的制度合法性、军队的作用、个人崇拜现象、干群关系、政教关系等问题发表了看法。马丁·麦考利和斯蒂芬·卡特将这些专家们的看法编成一本论文集,取名《苏联东欧和中国的领导与继承》,现将这些学者对东欧现行领导人的剖析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三年苏联在科技领域里,继续完成科学技术纲要和与经互会成员国签订的合作纲要的任务,登记注册的发明就有十六项,它们反映了苏联在核物理、天体物理、硬金属物理、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和医学方面的巨大成就。科学工作者人数超过了一百四十万人。  相似文献   

16.
苏联是世界上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它的工业产量次于美国,日本,居第三位。其能源消费仅次于美国。在它二千二百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和石油地区。1979年苏联及东欧国家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生产及消费情况,可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苏联时期是整个俄罗斯北方海航道开发历史中最具系统性和成果最丰硕的篇章。苏联于二战前积极开展北方海航道试航考察,成立了北方海上航路总局并完成了航道一个通航期内的全线航行。苏德战争期间,盟国运输船只通过北极航线将租借物资运至苏联战场。战后,苏联致力于破冰船和港口建设、航道水文地理探测技术和浮冰站建造的发展,还依据历史性权利和直线基线提出对北方海航道全线的管辖权主张,并提出向其他国家开放商业航行。北方海航道开发中的"苏联模式",是苏联时期航道开发取得诸多成就的关键原因,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如航道的国际化长期受到制约,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十分不充分,北极海域环境污染严重等。但尽管如此,苏联时期的北方海航道开发仍为今天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创造了基本的雏形,奠定了当今俄罗斯在北极航运事务上的竞争优势和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洛伦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史教授。他曾十多次访问过苏联,发表了许多有关苏联科学研究方面的文章与著作。由于美国缩减与苏联的科学交流,洛伦于一九八二年春在苏进行了最后一次科学考查与旅游。法国《科研》杂志记者采访了他,就苏联近年来的科研政策变化情况进行了座谈,内容刊登在一九八三年四月的《科研》杂志上。记者问:您对苏联科学院近几年来的研究方向有何看法?洛伦回答说:苏联最大的变化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预算额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五十年代时,苏联科研预算每年至少增加15%,到了七十年代,明显下降,一九七六年,达到最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后,东北的交收问题成为中苏间重要议题之一,但国民政府的多次对苏交涉均处于下风。苏联为着自己的政治目的,一再延迟撤军,加上苏军的一些违纪行为, 终于激起中国民众的不满,1946年2月爆发了蔓延全国的反苏运动,国民政府由最初的始料不及到被动应付,并引起国际的关注。在反苏运动和国际压力下,苏联军队最终被迫撤出东北。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苏国家关系与党际关系交错。从孙中山"以为俄国军队不必立时由外蒙撤退"换取苏联最终选择扶持国民党,到蒋介石骗取苏联顾问信任,并在崛起后迅速"变脸",抗日战争时期又力争"与苏共存",委曲求全至忍无可忍。从苏联亲手点燃的中共星星之火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发展成燎原之势,到建立新中国后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愤懑,决心与苏斗争到底。如果说,孙中山对苏联的信任是:革命胜利的苏联在军阀混战的中国选中了他;蒋介石对苏联的厌恶很大程度源于意识形态的分歧;那么毛泽东的不满,则是因为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和苏共以"老子党"自居。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对苏联的认识各不相同,在他们的政治生涯中,中国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却不得不与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和在华利益的苏联交手,这其中的纠结可想而知。但关键在于,他们在国家利益与政党利益中作出了抉择,而结果则决定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中苏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