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课》2013,(24):54-54
过去30年,我国经济的辉煌除了得益于“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资源红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通过改革产生的“制度红利”。下一个十年的经济改革重点应该是政府自身行政体制改革,金融、土地等要素市场改革和城镇化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2.
《理论导报》2011,(2):2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和谐稳定。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相似文献   

3.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人大、政府的开局之年,将开启2017年比全国提前三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新征程。未来五年,我省进入“以转型促发展”新阶段,面临省域经济“群雄并起、竞相发展”新格局,面临一个更加开放、受国内外影响更加明显的新环境,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要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激活国家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4.
30多年改革开放,收入分配不公如何成了痼疾?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一语中的——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加法”。而现在,是到了做“减法”的时候,要与不同利益集团博弈,改革因而变得非常艰难。  相似文献   

5.
作为推进财税改革的"重头戏","营改增"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简单地说,有利于简化和规范税制、消除重复征税,减轻企业负担,对于推进制度建设创新具有重要作用。从更深层次看,还将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蓄积"强力动力源":通过"营改增",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步伐会更快;工业转型升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4):51-51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前和今后最大红利所在。回顾起来,过去多年来中国经济成就的取得,都与改革红利的释放密不可分,其甜头每个人都感受得到。但改革到今天,剩下的任务难度更大,从核心要素市场化到金融体制改革,再到收入分配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每一关都是“硬骨头”,牵一发而动全身,都需要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以更大勇气去打破长时间形成的部门、行业利益和固有格局。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取消和下放32项行政审批,包括取消能源企业发展建设规划审批、铁路客货直通运输审批、出版单位变更登记等,下放电力业务许可、港澳台在内地设立独资医院审批等。  相似文献   

8.
2012年11月,李克强同志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这一论断甫一提出,旋即引起社会共鸣,如何理解改革红利这一概念,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释放改革红利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该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北京支部生活》2014,(1):21-2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出台,对于昌平区下一步的转型发展是重大机遇。昌平区今后将乘势而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各领域的改革要求,力争最大程度地享受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10):28-29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改革?中国不改革行不行?这样的问题至今还时不时地从某些人口中提出。我们说,中国不改革不行,中国的改革是让形势“逼”出来的。回首30年前,中国改革发轫时的情景的确如此。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3,(5):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会议认为,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平稳,总体良好,经济增长速度、城镇新增就业等主要指标稳定在合理区间。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阶段,经济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发展有巨大潜力和空间。但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平稳运行与隐忧风险并存,制约发展的矛盾不断  相似文献   

12.
2012年儿月,李克强同志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这一论断甫一提出,旋即引起社会共鸣,如何理解改革红利这一概念,改革红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释放改革红利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该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各项事业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让广大老干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不仅是广大老干部的期盼,也是党和政府的责任.更是历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付松 《当代贵州》2014,(2):24-25
正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经济工作的三个关键词:稳、进、改。"稳"就是把经济增长控制在合理区间;"进"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改"就是以改革统揽全局,以改革开创新局,用改革增动力促发展,向改革要红利惠民生。2013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实现了稳住增长速度、稳住社会就业、稳住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做到了总量进、转型进、民生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向好。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把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作为重大战略措施,对贵州发展是新考验,也是新机遇。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对改革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推进今后改革的政策建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11):6-6
我国经济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存在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的问题,积累到一定阶段的矛盾在逐步显现。加之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这值得我们忧虑。解决这个问题,要“对症下药”,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从中医的角度讲,即要通盘考虑,增强经济发展的“元气”。如何增强?还得靠制度,无论什么政策,都一定要从制度角度来考虑,而制度的设计,则要通过改革。即便有个别的措施,是临时性的,也要考虑长远,使它不至于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设置障碍。要加强制度建设,这个制度的红利太大了,它可以使经济真正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每一个措施的出台,都应有宏观的考虑,要既利当前,又要兼顾长远。  相似文献   

17.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等总量概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但并不体现为国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福利状况,“国强”并不意味着“民富”。正因如此,在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时,主要不是看总值,而要看人均量。  相似文献   

18.
王爱丽 《奋斗》2014,(1):14-15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所未有。纵览《决定》,有两大突出的亮点:一是从单方面的政策改革走向了全方位的制度改革,特别突出了党中央在处理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上的深谋远虑和制度安排;二是用"治理"替代了"管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效的政府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三个层面提出了具有多元性、协调性、互动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重庆力争2017年在西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万盛因矿而建区,70多年的煤炭开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朱富强在1月11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等总量概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但并不体现为国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福利状况,"国强"并不意味着"民富"。正因如此,在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时,主要不是看总值,而要看人均量。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在国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