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业问题由来已久,但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所半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之一.本文将侧重从下岗失业群体再就业的形式的分析出发,以阜新地区为典型,从而通过分析为下岗失业群体找出适合他们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
城市贫困人口的不断增加,是每个国家都不能回避的严峻的社会问题.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问题显得格外沉重.如果解决不好,势必造成社会的剧烈震荡.针对我国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出现的下岗失业人员增多、城镇贫困人口增加,贫富差距拉大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国家改革和重建了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朱镕基同志在去年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弱势群体"的概念,十六大报告中使用了"困难群众"的提法,这些都表达了党中央对我国贫困问题的关注.城市贫民是"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2年11月,我国3.2亿非农业人口中,已有1998万城市贫民陷人极度贫困,贫困问题已成为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努力解决,但矛盾仍很突出.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机构精简,下岗失业人员将进一步增加;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城市贫困问题将更趋严重,已构成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不利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下面我们结合成都市的情况,谈谈城镇反贫困对策方面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下岗话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多方面调查的结果显示,父母下岗带给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喜有忧。 一、父母下岗,少年亦识愁滋味 父母下岗带来的是全家的困境。昔日不识愁滋味的青少年体验这种困难的境遇,帮助父母排忧解难,经历一次真实的磨难,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不是一件坏事。调查结果表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5.
女工下岗近年来呈人数增多的趋势,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技能欠缺是这部份人的主要特征.下岗女工出现了主动进市场寻岗,多领域、多形式实现再就业的态势.解决好女工下岗问题还需社会各方面的进一步关注和努力.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与社会学”研讨会综述●青连斌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与社会学”为主题的1998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最近在福建省福清市举行。现将会议关于农村社会问题和国有企业下岗再就业问题这两个主要议题综述如下。一、当前中国农村的...  相似文献   

7.
覆盖未就业配偶生育保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保险覆盖未就业配偶,惠及没有工资收入的"全职太太",在当前中国有特殊意义:使下岗失业女工和"全职太太"也能够享受生育保险;保障企业能按市场经济规则用工;提高各类企业生育保险缴费的积极性;有助于女性农民工融入城市.新中国初期我国就有职工家属生育保险,国颁部颁的生育保险条例应重新明确职工配偶的生育保险权利,保障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和谐转型,为各省市制定相关条例奠定基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计划体制时代隐藏在农村及国有企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被推向社会 ,失业和下岗成为社会的焦点 ,也是这次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所谈论的热点。失业与就业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并非我国特有的现象。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共新创非农就业岗位 2 .5亿个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 ,我们还应看到 ,职工的下岗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很突出的问题 ,1996年全国登记失业率是 3.1% ,有 5 5 0 0万人。失业和下岗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要正确对待当前的失业和下岗…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企业下岗人员急剧增多,就业与再就业将愈来愈成为我国当今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企业职工下岗问题,引导职工牢固树立新的就业观念,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党对中华民族如何走向世界前列,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哲学沉思.由其与时俱进的内在灵魂、改造世界的实践本质和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所决定,它是人类最先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必然转化为我党率领中国人民改造世界最科学最自觉的实践方式,必将对象化为中国社会由传统走向现代,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最美好的社会形态.正因为它是最先进的社会意识、最自觉的实践方式和最美好的社会形态的统一,是真理、价值与创新的统一,是观点、立场和方法的统一,所以,决定了我们必须从哲学历史观的高度去加以理解和实践.  相似文献   

11.
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隐性收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时期,在推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尤以"隐性收入"最为突出.因此,必须有效控制"隐性收入"问题,使低保资源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促使低保制度有效运行,继续巩固和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国有企业职工下岗的问题日益突出。目前,已进入下岗、再就业以及失业和“离业”的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国国有企业职工平均每年下岗300万人,截止到1998年底,全国共下岗2000多万人。仅齐齐哈尔地区,据市劳动局统计,纯下岗人数为2.7万人,在原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单位不能发工资或仅发少量工资)离岗人员是24.3万人。下岗再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国的下岗率必将增高,会使我国本来已经很严重的拖欠劳动者工资行为更加恶化,在现有的法律救济措施未能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情况下,某些人渴望通过将恶意欠薪行为犯罪化的方式来解决。中国刑法中能否增加"拖欠工资罪"在学者和法律工作者中引起广泛争论。在规定恶意欠薪罪的各国刑法中,俄罗斯刑法最具典型性,对俄罗斯刑法恶意欠薪罪的正确解读,能够为我国是否将恶意欠薪行为犯罪化提供极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再就业”工程是我国目前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也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如何在保障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规范有序地实施好再就业工程,使下岗职工尽快谋上职业。笔者认为,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规范下岗秩序。“失业下岗”是我国企业改革绕不过的“礁石”。但失业下岗使许多工人的生活失去保  相似文献   

15.
下岗青工是下岗职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特殊青年群体。在四川省67万下岗职工中,35岁以下下岗青工占40%。研究和探讨下岗青工再就业问题,对于推动再就业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激发下岗青工的创造活力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是最活跃...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伴生现象,下岗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下岗必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对青少年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父母下岗问题,因势利导,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艰苦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对以往劳动力抽样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召开下岗女工座谈会、居委会干部座谈会、区街妇女干部访谈以及下岗女工访谈的方法,对下岗女工下岗后的身体、心理、精神及社会健康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下岗女工有很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身体健康也受到潜在影响;同时,下岗也影响到她们的家庭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同事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并针对这些问题,对全面完善和实施再就业工程提出了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能否始终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能否继续长期执政的大问题.为此,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好党员队伍为重点,努力加强党的建设,使每个党员、各级党组织都必须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企业、家庭都十分关心女职工下岗问题。调查表明,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广大女职工的主体意识。然而在新旧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女职工下岗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据调查,我市下岗女工约占下岗职工的60%以上,这与女职工占职工队伍43%的比例形成较大  相似文献   

20.
】结构调整是造成青工下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要解决青工再就业问题,首先,要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其次,要提高下岗青工素质;再次,再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成功来自于各界的合力;最后,要充分发挥团组织优势,做好下岗青工就业的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