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维人性论     
人的客观存在是立体的、多方面的。从多维的数学方法研究认识人性,比较全面;人性是人的特质赋予的本性或品性,可分为基本人性、高级人性、低级人性与潜在人性,从不同方面反映人的实质;基本人性人人皆同,潜在人性人人皆有,但高级人性与低级人性却有所不同;这对于拓展人性认识视野、丰富对人的认知、提高对人的教育与管理的理性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自然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法理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和不可或缺的地位,虽然自近代以来就不断遭受实证法学者的责难,但要完全排除自然法的影响也在实践中证明了它的不可能性,实证法名家凯尔森、哈特在其著作中也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比如哈特在他的《法律的概念》中公开地宣称要保留"最小限度的自然法"。具有认识论意义的"休谟问题"的提出使我们更深入地接触到自然法的核心,通过"休谟问题"这一线索,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然法的历史变迁,因此,"休谟问题"是值得我们探索自然法理论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观点认为性三品是董仲舒人性论的基本思想,这个看法是站不住的.董仲舒对人性有许多论述,而性三品并没有进入董仲舒人性议论的正题.董氏提出了“性者质也”的命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中有善、恶两种因素,人性可以概括为性善情恶,而性善情恶不过是天道在人身上的体现.人性善情恶,所以人待教而善.对于孟子的人性善论,董仲舒存在着矛盾的心理,他说:“万民之性善于禽兽者许之,圣人之所谓善者弗许.”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人性论在先秦人性学说中独树一帜。他主张“性恶”,与孟子“性善”论背道而驰,故多为宋儒诟斥。荀子将“性”孟子之“性”的形而上品格,重置于经验世界的价值判断坐标中,并重寻人之所以“恶”的终极根据。一方面,他提出“情”、“欲”是“性”趋恶的诱导机制;另一方面,又通过“心”的节制和“伪”的功夫,规划出人性应然的救赎出路,即人性指向“善”性的复归运动。  相似文献   

5.
实践哲学在西方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亚里士多德第一个将实践置于伦理学语境之中加以考察,从而赋予实践以深厚的人文与价值底蕴。然而,近代哲学实践概念却走向了遗弃传统实践所本有和内在的人文与价值意蕴,变为一种工具性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西方现代性危机的产生。现代西方实践哲学不约而同地走向回归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实践之路,就其实质而言就是要恢复实践所应有的人文与价值意蕴,而这正是解决现代性问题不可或缺的观念基础与认识前提。  相似文献   

6.
认识自我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一问题贯穿于古希腊哲学的始终,只是在不同时期,哲学家研究人性论的侧重点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理性主义人性论是古希腊人性论基本基调,但同时也涉及到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等人性论思想。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霍布斯和洛克的契约论、哈奇逊和曼德维尔的人性说启发和影响了休谟,成为休谟正义观的理论渊源。休谟认同亚里士多德对于正义的相关论述,与霍布斯和洛克同样认为契约是正义出现的产物,赞同哈奇逊和曼德维尔的道德人性论。休谟在吸收借鉴了前人关于正义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霍布斯与洛克的思想之后,把契约作为演绎正义的起点,形成了自己完整的正义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影响制度设计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任何制度设计都是以一定的人性假设为依据的.作为个体性人的"善""恶"的预设和作为社会性的个人角色的定位,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构成不同制度设计的基础.伴随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制度设计是否符合时代精神,是否逐渐突显人文关怀,能否将制度设计与人性化有效结合,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谈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伦理学主要研究行为之应该如何与行为之事实如何的关系。这种研究的结果可以归结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的道德规范决非可以随意制定,而只能通过社会制定道德的目的,从人的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制定出来;所制定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之优劣,取决于对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规律和社会制定的道德目的的认识之真假。  相似文献   

10.
从“人性论”的角度进一步探索中西法律传统的成因,认识其差异所在,并期望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优良传统 ,尤其《管子》 ,更在人类历史上首创“以人为本”的理念。《管子》人本思想可概括为人的价值理论、人性论和人性化管理思想等三个方面。《管子》的人性论是从探索人的需要出发的。《管子》认为人性的本能是趋利避害 ,本身无所谓善恶优劣 ,这与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世子“性有善有恶论”等相左 ,而同告子等的“性无善恶论”、孔子的“性相近 ,习相远”等观点相似。《管子》的人性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当代西方管理学的“复杂人”或“权变”理论均有相近之处。  相似文献   

12.
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或生态伦理学(ecoethics)是当今伦理学的热点之一.有些学者不同意将其划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或应用伦理学,他们认为,环境伦理学蕴含的是一种全新的视域和价值观,它要求将"伦理"扩展到其概念范畴之外,"伦理"原本是用于谈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在环境伦理学,用来关注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已经与传统的伦理学相距甚远.显然,这样有利于突显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地位,强调其在现代社会的思想意义.不过,就严格的学科分类上说,环境伦理学确属伦理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人性论思想和慧能的佛性论思想除了历史背景、具体内容和最终旨趣等方面的差异之外,在一般的思维方式,甚至某些细微的层面上,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甚至相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宏观层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禅宗思想作为拥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文化传统,至今也仍在细微地影响着人们生活。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对警察个体素质、警察职业活动特别是警察执法的社会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对系统的警察伦理理论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对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警察与社会公德、警察道德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内容进行研究,是警察伦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事实与价值:马斯洛关于休谟问题的解决方案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斯洛从人与人性出发,通过揭示科学与事实的人学意义以及人性或价值的实证基础,认为事实与价值的古老对立是虚假的对立,二者完全可以贯通与统一。马斯洛价值论作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补充有其合理之处;同时也存在着忽视人的社会实践、忽视社会要求内化和道德灌输在人的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之不足。  相似文献   

16.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也包括人性观念的变更。儒学把人的本性规定为礼义道德,可称之为道德人性论。道德人性论是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观念,在封建社会后期它成了束缚、扼杀人性的工具。以老庄为代表的自然人性论者,不仅着重在自然秩序中寻找人的存在位置、理解人的本性,而且以自然原则作为人的存在的终极依据和价值依归,把人看做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批判现实人生的异化,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古典共和主义向现代共和主义的思想转型中,休谟所具有的重要贡献一直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休谟认为古典共和主义思想虽然包含着一些非常有益的价值理念,但是也存在着诸如易于腐化、规模小、阶级压迫和派系纷争等弱点。为此,休谟对古典共和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提出了一种新的制度设计方案,使得共和主义能够克服古典共和主义的局限,成为一种优于欧洲近代君主制的政治选择。休谟在西方共和主义思想的现代转型中有着别人无法替代的关键作用,他的思想通过麦迪逊对美国宪法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科技”还是“伦理”,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但两者相联构成的“科技伦理学”一词频繁见诸书刊杂志并引起学界普遍关注,却是近年来才有的事,尽管“科技伦理学”这门学科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以一种应用伦理学的形式从道德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或许有人觉得,科技是求真的事业,偏重的是事实研究,而伦理学研究则是为了求善,偏重的是价值分析,两者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但这正反映了科技伦理学处在科学技术与伦理学的交叉地带,因而是一门具有交叉性和边缘性的学科,也正是因此才使得科技工作者和伦理学工作者任何…  相似文献   

19.
网络伦理学的发展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网络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伦理、传统道德带来的深刻影响。研究网络伦理,探讨网络伦理学的发展,建构有中国特点的网络伦理学,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文中从环境伦理学的兴起入手,联系当下热点问题,对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加以深刻分析,阐述其现实意义,以期在实践向度上对丰富环境伦理学有些微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