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内地和港澳之间的跨境网络犯罪主要包括通过网络实施的传统非跨境犯罪、传统跨境犯罪以及新型经济犯罪。这些网络犯罪主要以牟利为主,数额巨大;犯罪形式多样,有组织化;犯罪成本小,打击难度大。为了惩治跨境网络犯罪,内地和港澳警方采取了一系列合作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内地和港澳三地在法律、技术和协作程序方面存在缺陷,三地警务合作仍然面临挑战。深化三地警务合作必须缩小各方的立法差距,增强对网络犯罪的调查、取证技术能力,建立跨境网络犯罪的协查机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前沿的跨境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跨境犯罪的涵义是:“特指内地与港澳台地区之间跨越地域界线的犯罪。”其特征是犯罪主体跨越了双方的地界。跨境犯罪可按犯罪主体境籍区属、空间区域、案件性质分为三类。主要以走私、贩毒、诈骗、制贩假币犯罪为主,近年逐渐发展到杀人、抢劫、盗窃、绑架、涉枪以及黑社会渗透等多种犯罪。文章分析了跨境犯罪四个方面的原因,并预测跨境犯罪的数量会有大的增幅、性质会更加严重、有组织犯罪会更加突出。提出的控制打击对策是:增强控制打击跨境犯罪的战略意识;控制跨境犯罪的通道;强化侦查职能;组建专门队伍;控制境外黑社会活动的渗透和发展;开展与港澳的区际警务协助等。  相似文献   

3.
恐怖主义国际化引发的恐怖分子跨境流动频发现象已成为各国反恐立法关注的重点。为有效应对此类行为,英国积极推动反恐立法,逐步构建了以行政措施为基础,刑法规制为保障的相对完备的防治体系。其内容包括扣押证件、临时禁入令及剥夺国籍的递进式行政强制措施和通过预防性刑法规制将跨境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等预备行为犯罪化。对照英国相关立法经验,我国在防范恐怖分子跨境流动方面虽然也确立了出入境限制、预备行为犯罪化等应对措施,但仍应继续完善其制度构建,同时也可借鉴剥夺国籍等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有漫长的国境线,随着对外经贸往来的日益扩大,跨国流动人口剧增,边境管理形势严峻,跨境犯罪猖獗。云南省跨境犯罪主要有走私犯罪、毒品犯罪、贩卖枪支弹药的犯罪、诈骗犯罪、偷猎盗卖珍稀野生动物和制品的犯罪。其犯罪特点表现为动机多是为了获取非法经济利益,犯罪分子的装备现代化、手段智能化、暴力化,多数犯罪是境内外相互勾结所为。要遏制云南省跨境犯罪,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宣传;严格边境管理;强化侦查工作;加强境内处合作。  相似文献   

5.
跨境犯罪的特征是其犯罪行为发生在一国内并跨越了两个以上的行政区域 ;境内外犯罪势力相互勾结甚至融入国际犯罪浊流 ;获取非法经济利益成为跨境犯罪的主要目的 ;犯罪分子利用案件管辖的复合性逃避惩罚 ;案件的侦破需要实行跨区域警务合作。对跨境犯罪的防治对策有 :增强合作意识 ,树立联手防治的战略思想 ;完善协调机制 ,提高各方协同作战能力 ;严格边境管理 ,控制犯罪分子跨境作案的通道 ;强化侦查合作 ,严厉打击跨境犯罪活动 ;开辟新的合作途径 ;实施司法资源共享制度 ;制定区际司法协助法 ,协调合作各方的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对我国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与威胁,引发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全秩序的广泛担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以下简称跨境电诈)是指犯罪主体、犯罪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四个构成要素中带有境外因素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笔者认为,由于内地警方积极开展智慧公安建设,犯罪嫌疑人实施传统盗抢类犯罪的难度越来越大,利用信息技术实施跨境电诈成本低、收益大,而且跨境打击涉及多国、  相似文献   

7.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是两岸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的法律框架。两岸合作打击跨境犯罪的成效不仅受两岸刑事程序法影响,而且受两岸刑事实体法影响。两岸刑事实体法律差异下的罪名差异、同质异罪、同罪异罚等问题已带来司法互助中的管辖争议、合作懈怠、法公平性的损害等负面作用,并有形成两岸"犯罪洼地"之趋势。应经由"合作范围...  相似文献   

8.
网络犯罪的特点是作案者的智能化、犯罪条件的现代化、犯罪手段的隐蔽化、犯罪地域的广大化;犯罪分子往往利用最前沿的网络技术进行网络犯罪,并且这种形式的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环球枪手集团”特大网上诈骗案的成功破获,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经验,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和需要改进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谈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的跨境毒品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内地与港澳的交流曰益密切,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人员往来不断增加,毒品犯罪分子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粤港澳三地法域的差异,建立起制造、贩卖、走私毒品的犯罪团伙和网络,进行跨境毒品犯罪。研究跨境毒品犯罪的发展趋势、探讨跨境毒品犯罪的原因,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打击对策,从而有效地遏制跨境毒品犯罪的不断发展、蔓延。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刑事司法领域强化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的人权保障的同时,很多犯罪被害人却沦为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20世纪60年代以来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一些国家兴起,成为一个世界性趋势。我国的刑事司法制度在注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同时,也理应关注犯罪被害人的权益保护。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缺位已经成为我国犯罪被害人权益保护制度乃至整个刑事司法制度的一块短板。我国建立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具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也具备了立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和发展,我国跨国洗钱犯罪逐渐增加,具有极大的危害,跨国洗钱活动不断出现的各种新的洗钱方式、方法。对此,借鉴国际社会反跨国洗钱犯罪的立法,以加强我国反跨国洗钱犯罪立法建设,并积极进行跨国洗钱犯罪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2.
控制和惩治洗钱犯罪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任务。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洗钱罪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本文参照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的国情,就我国反洗钱刑事立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黑社会的初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会经济制度对黑社会组织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我国目前黑社会组织尚处在初级形态,表现在:犯罪活动集中在暴力犯罪方面;其组织形式落后、目标低下者;成员构成有局限性,多为道德败坏、文化素质低下;其绝大多数为区域性犯罪组织。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犯罪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头号安全问题。恐怖主义犯罪不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带来了恶劣影响。为此,我国颁布了《反恐怖主义法》以严厉打击恐怖主义犯罪。其中,境外反恐成为一大亮点。境外反恐具有多方面的必要性。当前,我国在境外反恐上存在反恐合法性、管辖权、恐怖主义犯罪认定与程序、证据交换、境外侦查与引渡等现实难题。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新型反恐刑事司法合作机制,完善国内立法与司法,以及加强与他国反恐合作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单位犯罪定义的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目前我国刑法理论上关于单位犯罪定义的各种表述 ,围绕单位犯罪的定义中应该包括的内容展开讨论 ,对单位犯罪的定义进行了新的阐释 ,认为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出于其意志 ,通过其直接责任人员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虽然签署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但如何在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与该公约相衔接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关于私营部门内腐败犯罪的规定,从私营部门内贿赂犯罪到侵财犯罪,将其与我国刑法现行规定进行了比较分析,以利于我国立法上的完善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经济犯罪的数量在我国居高不下,如何控制经济犯罪,如何理智地看待我国经济犯罪存在的必然性,以及如何寻找到最佳的经济犯罪控制政策,是我们一直困惑的问题。阐述经济犯罪存在的必然性和我国现实的经济犯罪控制政策,进而以是否能促进经济发展为标准分别从经济行为的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和经济犯罪刑罚两方面探讨经济犯罪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刑事立法将单位犯罪规定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我国刑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单位犯罪案件的增多,关于单位犯罪主体的立法缺陷也进一步显现出来.因此,有必要从单位的构成入手,对将机关法人作为犯罪主体在立法上的矛盾与不足,产生的原因以及建议进行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第 2 4 9条规定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 ,文章对本罪的构成特征、法定刑、刑罚适用的指导原则、处理本罪时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同时 ,对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与《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中规定的种族歧视犯罪进行了比较 ,提出了完善我国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洗钱犯罪在我国部分地区及行业极为猖獗,不同程度影响了经济发展秩序,成为社会一大“毒瘤”。本文从我国反洗钱机制缺位的角度,分析了反洗钱犯罪的法律机制、监管机制及控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