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君子事件”是怎么回事冬云“七君子事件”是抗日战争中蒋介石制造的一起爱国有罪的冤狱事件。因为被迫害入狱的是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沙千里、史良、王选时七位著名爱国人士,故称“七君子事件”。1931年“9·18"$变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中国...  相似文献   

2.
期望中国人创作出自已的音乐唐书现年93岁高龄、侨居美国近30年的赵梅伯老先生是20世纪20─40年代中国著名的声乐家、合唱指挥家、音乐教育家,被人誉称为“一部活的中国声乐史”。在中国音乐史上,赵梅伯创造了许多“第一”──第一位赴欧洲留学声乐,第一个将...  相似文献   

3.
1921年,徐僖出生在南京夫子庙。他继承父亲奋发、倔强的个性,自幼勤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1岁时,他离家到上海读书,姐夫的民主爱国思想和极强的事业心,象春雨一样滋润他幼小的心灵,使他富有民族自尊心和正义感。南京沦陷前,他随父母逃难到四川,就读于...  相似文献   

4.
一全国解放初期,我调到了北京中国作家协会工作,曾有机会接触过一些高层次的民主人士。1950年8月间,为了庆祝朝鲜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周年庆典,中国派了一个代表团赴平壤祝贺。团长是郭沫若,副团长是李立三。这是一个阵容庞大的代表团,包括了党、政、军以及工、农、青、妇、文等各界代表,其中就有一些各民主党派以及非党派的高层民主人士,如: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十九路军的指挥官蔡廷楷将军,“民盟”的负责人高崇明,“九三学社”负责人许德珩,“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等。我是以青年作家的身份被吸收…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诗人曾经写道:“愿你对逝去的岁月永不感到负疚”。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如果真能够这样走完,那么他的一生必定是完美的。读完《俞秀松评传》后,相信您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俞秀松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俞秀松的事迹,今天的青年可能知之不多。虽然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团创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并且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由于他早在1939年2月就蒙冤辞世,所以在后来的40余年中很少有人介绍其生平和事迹。尽管这些事发生在本世纪的20至30年代,可是这本书的内容能够发人深省。这是因为作者不是单纯叙述俞秀松的生平和功绩…  相似文献   

6.
简述美国区域经济的均衡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区域经济的失衡状况,运转特征及负面效应,介绍了联邦政府积极利用财政手段进行调控的七条均衡政策,论述了当代中国在加快开发落后地区时值得借鉴的四条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1936年11月23日,初冬的深夜,上海。夜幕低垂,寒风刺骨。当外滩汇丰银行楼上的钟声刚刚敲过两下,一辆黑色警车便悄悄驶近愚园路桃源坊一所老式住宅。突然,从车上跳下几位黄发碧眼的外国巡捕和身着便衣的中年人,似饿狼般的扑向大门次日,沪上各大报纸登出醒目标题:“沈钧儒等7位爱国领袖被捕!”这就是民国史上一起最大的政治冤案,震惊中外的“七君子事件”。身材矮小美髯飘逸的坚定爱国者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人,1875年出生于苏州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他从小饱读诗书,16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世界现代史上的创举香港回归与“一国两制”的实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又一件大事,也是在世界现代史上创下的一个奇迹。它不仅对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关系重大,影响深远,并且具有世界性影响。70年代后期,“一国两制”构想形成,在此后近20年的时...  相似文献   

9.
《传承》1995,(2)
1955年3月15日:卫立煌毅然回国被誉为国民党军“五虎上将”之一的卫立煌是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在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中,他作战勇敢,足智多谋,屡建战功,21岁擢升为团长,30岁荣膺副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  相似文献   

10.
命运     
著名作家乔典运,河南西峡县人,1929年2月出生,1997年2月不幸逝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南阳市作协主席。他是我省著名的乡土作家,自五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但不幸并没有打倒他,而且使他站得更加笔直,对生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爱国民主战士章乃器章立凡1997年4月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同志参加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浙江厅为纪念章乃器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他在讲话中指出:“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上,章乃器先生是一位英勇的爱国民主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相似文献   

12.
命运     
著名作家乔典运,河南西峡县人,1929年2月出生,1997年2月不幸逝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南阳市作协主席。他是我省著名的乡土作家,自五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但不幸并没有打倒他,而且使他站得更加笔直,对生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国际老年人年的确立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20世纪中叶,人口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和人类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人口老龄化及老龄问题逐渐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譬如,1956年,联合国一份题为《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涵义》的著名报告问世。事实上,世界发达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1950年就达到了116%,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出现至少已有半个世纪。再过30年,发达国家三分之一的人口…  相似文献   

14.
命运     
著名作家乔典运,河南西峡县人,1929年2月出生,1997年2月不幸逝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南阳市作协主席。他是我省著名的乡土作家,自5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在“文革”中遭受迫害,但不幸并没有打倒他,而且使他站得更加笔直,对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20多年前,美国人托夫勒在他著名的畅销书《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了信息社会的来临。这一预言中包含的美好前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就是信息成为一种资源,而且是举足轻重的那一类。对信息资源的占有、信息的处理与传播成为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进步的重大事件。信息社会,本质上就是网络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都对计算机网络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上网成了一种时尚。据估算,2001年国际互联网的用户增至5亿,全球电子商务达到1万多亿美元。去年我国网民达到2…  相似文献   

16.
财富与人生     
华的特殊感情。2006年l0月28日晚,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香港著名爱国宴业家、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4岁。霍先生逝世后,各方反应强烈,对他充满悼念和赞誉:香港舆论称他“爱国至诚,为人谦和”:霍先生是商人,更是中国人,他的眼睛里始终含有一种对泱泱中华的特殊感情。  相似文献   

17.
史轩 《传承》2003,(2):4-6
今年2月是陈赓大将诞辰100周年。陈赓于1924年6月进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开始他的革命军旅生涯。其后20多年,他率部南征北战,许多“名声赫赫”的国民党军和日本、法国、美国侵略军的司令官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笔者仅撷取解放战争时期陈赓和国民党一级上将白崇禧较量的史实,让读者领略这位名将叱咤风云的雄才大略。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1949年9月9日中央军委致林彪、邓子恢电)。他于1911年投身军旅,长于用兵,老谋深算,人称“小诸葛”。北伐战争时,白崇禧任国民革命军副总参谋长,陈赓才…  相似文献   

18.
每月要事     
(2001.11.1—11.30) 台湾同学会在京庆祝成立20周年 11月2日,台湾同学会在北京聚会庆祝成立20周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张克辉出席庆祝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张廷翰代表中央统战部向台湾同学会表示祝贺,希望大家今后在反“台独”、促统一的大业中,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兆国寄语非公人士实践“三个结合” 11月1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在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大会开幕式上讲话说,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做一个合格的建设者,首先要深入学习“七…  相似文献   

19.
著名爱国“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时 ,1928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获政治学博士学位。1931年回国 ,时值“九·一八”事变爆发 ,王造时义愤填膺、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办刊物 ,写文章 ,发表演说 ,组织进步团体 ,抨击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发表了《由“真命天子”到“流氓皇帝”》、《安内必先攘外》、《救亡两大政策》以及《国民党怎么办》一系列文章。他激烈的反蒋爱国情绪和频繁且影响力极大的社会救亡活动 ,被反动当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国民党急欲拔除而后快 ,时而追究王造时的所谓危害民国罪 ,时而查封他办的刊物 ,…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0月14日,在美国檀香山一家医院里,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老人,走完了他辉煌而艰辛的传奇历程。百年国运,百年悲欢。张学良以他整整一个世纪的风云人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抗争。 张学良:我是中国人,我要东三省 1926年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此时,张作霖被推举为安国军总司令,用软磨硬泡的装糊涂政策对付日本人,拒绝了日本人出兵打国民党的要求。于是,日本人决定用“外科手术” 除掉他。1928年6月3日,日本政府制造了轰动一时的“皇姑屯事件”。这一天正是张学良27岁生日。 “我至今不明白,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