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注意解决认识上的四个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但不能把以人为本看作是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最高指导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能把经济发展归结为社会发展;坚持协调发展,但不能把协调发展等同于平均发展;坚持统筹发展,但统筹发展不等于不要速度.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核心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科学发展观突破了过去把发展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的局限,强调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落实到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落实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上来;落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执政党治国治理社会根本理念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以来,发展、发展观、全面发展观、新型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词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并对它的内容做了表述,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简要地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就是“四个协调发展”或者“五个统筹发展”,就是社会和谐发展。这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4.
<正>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是党和国家为统筹城乡社会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继城市社区建设之后  相似文献   

5.
方炳辉 《揭阳论丛》2004,(1):19-22,33
文章认为,科学发展观不但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其根本要求是坚持五个统筹。  相似文献   

6.
作为交通部门,要做到用和谐的观念和思维想问题、做工作,就是要坚持“五个并举”的交通改革发展思路,用普遍联系的观点与方法,整体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协调均衡的观点与方法,动态过程的观点与方法等,统筹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各个层次路网建设协调发展;统筹公路建设和港航建设协调发展;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客、货运网络协调发展;统筹交通建设、养护和管理协调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协调发展。总而言之,以和谐的观念和思维指导和谐交通的构建,就是要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交通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深刻认识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加快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不断探讨和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把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我国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新阶段 ,面对人和生态经济社会发展既不全面又不协调难以可持续的发展新矛盾。统筹发展势在必然。实行全面、协调、可持续三大发展 ,并且把三大发展统筹起来 ,是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三大发展重在统筹。统筹三大发展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统筹兼顾源头谋划、运作协同和全局调控。统筹发展“实”在兼顾。  相似文献   

9.
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朱西周 《求实》2005,(5):67-69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步骤;统筹区域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黄笠 《当代贵州》2009,(12):37-37
近年来,贵州"凉都"--六盘水市始终把解放思想摆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统筹兼颐,经济社会呈现出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1.
改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重要位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反映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我们党对“和谐社会”的理念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这是首次把和谐社会的概念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实现“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  相似文献   

12.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这一科学发展观,就要做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提出了“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以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把推进城市发展和推进农村发展结合起来,把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环境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  相似文献   

14.
向前进 《学习月刊》2012,(20):35-35
近年来.恩施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径.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坚持正确的用人观,选好人、用好人,是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实现途径;坚持正确用人观,才能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厦门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特区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三农”工作,让广大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实惠和成果,促进了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的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的核心是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准确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深刻含义。必须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社会各个方面的互相联接,互相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考虑当前社会需要,又考虑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一发展观的落脚点和着力点是“五个统筹”。1、统筹城乡发展,其…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5,(5)
<正>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加快推进黑龙江特色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形成由点到面的辐射效应,是统筹我省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黑龙江经济全面发展的强大引擎。黑龙江特色新型城镇化是指从黑龙江省的各地实际出发,突出黑龙江地域、自然和民俗文化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  相似文献   

19.
余春存 《学习月刊》2010,(10):73-73
2009年以来,竹溪县全面落实十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统三分”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统筹理念,积极探索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新路子,促进了城乡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相互融合,增添了发展活力,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推动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海燕 《求实》2007,(9):88-91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要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但农民的土地权、民主权、劳动权、社会权常遭受损害。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是: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村政治民主不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政府职能实施的缺位和错位。因此,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为此就要完善土地承包和土地征用制度;消除体制性障碍;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