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追溯到150年前的鸦片战争。从那时起到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的半个多世纪,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仁人志士曾先后绘制了一幅幅强国富民的蓝图,其主要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但都因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而被历史的岁月撕毁了。这一时期可算作中国现代化的“序曲”阶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陈独秀、王明等人或者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阶段论的划分,或者照搬苏联十月革命的经验,也曾设计了一张张中国革命的蓝图,但也由于“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而使中国革命吃了大亏。毛泽东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相似文献   

2.
李宏生 《春秋》2011,(1):30-32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孙中山不仅是领导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而进行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而且还是为振兴中华而倡导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开创者和设计师。在他的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规划中,他对中国铁路建设情有独钟.倾注了很大精力制定计划。苦心设计,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蓝图.并为其变为现实而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3.
陈辉 《半月谈》2003,(16):64-66
中国陆军现代化的窗口 机械化集团军建设是我军现代化的一个标志,也是我国陆军现代化的一个窗口。藉我军第一支机械化集团军在华北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之机,记者有幸“零距离”观看到一幅现代化立体战争的场面: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中提出的科学论断。此论断表明,西方现代化不是现代化的唯一标准,中国式现代化为正处于现代化艰难探索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使中国现代化的探索由被动推向主动,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人类文明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从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促使中国的现代化探索实现由被动适应到主动引领的深刻转变,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成为历史必然;从现代化的理论特性来看,中国共产党构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的、西方国家的、以往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创造了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从现代化的实践图景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关键在党,必将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国现代化的动力因素贾宝林当代世界各国、各地区都在谋求自身的发展,各民族都融入到了现代化的大潮之中。这是世界的主流。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一1大国,她的现代化问题就特别引人注目,而80—90年代中国的迅速发展更使国内外的有识之士看到了中国现代化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话语转变,体现出中国基于现代化发展成就而日渐增强的道路自信。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奥秘,全部凝结于“中国式”的科学内涵之中。一个核心要义、五大中国特色、九个本质要求是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之意涵的三个重要维度。明确“中国式”的核心要义,必须抓住“中国式”的决定性因素、本质内涵与指导思想;理解“中国式”的中国特色,必须明晰“中国式”的时代定位、发展空间及实践进路;把握“中国式”的本质要求,必须明确“中国式”的原则规定、战略规划及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1年9月30日至10月21日,百年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由文化部艺术司、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和中国书画院联合举办的这次展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展出并回顾了刚刚过去的百年中国画家们的杰出成就。那一幅幅画面,让我们看到了民族艺术走向现代化的生命力:也让我们看到了每一位画家个性化的表现而臻共性的丰富与充实。这一展示无疑批判了这样的观点: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必须砸掉民族美术传统,融入西方美术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以民族危机开始,从被迫性接受到植入性嵌合、从外源性输入到内源性生成、从参与性学习到贡献性建构,文化现代性在中国进行了从自发到自觉并全面展开的现代化历史实践,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步建立起了本质联系,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输入性文化变量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形成了具有“中国时间”和“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话语,不断更新和优化着中国文化和文明秩序,并以其奥趣题旨和宏大论域历史地渗透于中国文化现代性的生成与建构中,中国文化现代性建构的性质和言路在寻驿中择定,价值和使命在启蒙中自觉,路径和意义在建构中呈现。  相似文献   

10.
王平 《湖湘论坛》2023,(1):5-12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论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与西式现代化不一样的现代化理念和形态深入人心。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不是一厢情愿的理论冲动,我们必须深入到哲学认识论的层面才能真正把握它的出场。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场是对单向度的、具有强烈西方中心论色彩的西式现代化的突破。西式现代化观念的形成与西方思想家长久以来的、充满偏见的意识形态打造密不可分。然而,西式现代化的排他性、暴力性及唯物质性等内在缺陷决定了它不是现代化的理想形态,它最终必然会被其他现代化形态所取代。中国式现代化由于有效避免了西式现代化的弊端,同时紧密立足中国国情,因此它能够成就为一种更合理、更完美、更高级的现代化新形态。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式现代化历经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发展,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呈现出创新发展的气象。党的二十大报告最大的理论创新就是系统归纳和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与中国: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里程碑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我们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发展目标,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鸦片战争一方面使曾经强极一时的中华封建帝国在闭关自守中彻底没落,另一方面也使落后的中华民族开启了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始终是炎黄子孙的理想。进入21世纪,民族复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现代化是我们的世纪主题。最初的现代化理论需求产生于20世纪中叶实现民族独立的发…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理论的科学逻辑、历史的必然逻辑、实践的正确逻辑作为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可从根本属性、基本特征两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从实践要求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必须把其本质要求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提出我国现代化进程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第一步,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0年到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三步走,,战略的核心和本质,都是坚持以人为本,增进全体中国人的福祉。沿着这条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中国必将会有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从理论到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独立开创出来的,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人民性;坚持共同富裕,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公平性;坚持两大文明协调发展,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协调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规律性;坚持和平发展,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包容性。中国式现代化塑造了全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超越性、原则性、生成性和示范性,为21世纪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理论的新形态──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王东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当代史,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时代主题,这就是中国现代化,这是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19世纪是中国现代化的酝酿阶段,20世纪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21世纪才是中国现代化的真正实...  相似文献   

17.
刘彦华 《小康》2023,(12):30-33
<正>新时代新征程,以奋斗之姿在时代浪潮中激荡,以勇往直前之态在征途上扬帆起航,数字中国建设正在描绘一幅全新的时代图景。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朝润  胡莹莹 《群众》2013,(8):66-67
中圈百家金陵画展是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文化厅、汀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创立的当代中国美术品牌,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八届。画展以中国画、油画为展览画种,单年展出中国画100幅,双年展出油画100幅,至今,共展出精品画作800幅,体现了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风格和水平。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持大历史观,强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认同,巩固中国式现代化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政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必然全面胜利实现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提升世代依次更替是中国式现代化必然路径的行动自觉。新时代中国青年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重合同频,青年应自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先锋力量,形成理性的未来预期,强化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全面提升以健康和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劳动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困惑与选择魏红英我国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化的社会转型。道德转型是社会全幅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特征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倾向、道德体系──传统的与现代的,以内部冲突和暂时共容的形式共栖于同一社会,对人们起着制约作用。这种异质性、重叠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