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1月10日,吉林省长春市“万户特困户结对救助活动”正式启动。党员企业家与全市2万户低保家庭结成一对一的帮扶救助对子,每名党员企业家选择1个贫困户作为帮扶对象,帮扶1至2年。帮扶措施中除了有捐款、捐物,帮助贫困户解决基本生活困难以外,还将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进行思想扶志,帮助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联系帮助就业等途径,帮助贫困户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对于生产困难的,通过扶助基本生产物资、协调联系贷款等办法,保障贫困户家庭顺利进行生产;对于家庭成员中有患病的,通过捐助、协助社会募捐等方式,减轻贫困户家庭医疗饧担。  相似文献   

2.
在永吉县的西北端,与九台市接壤处有个黑背村,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信息闭塞,群众生活水平低。全村249户中有19个贫困户,10个特困户,还有20多个近40岁的“光棍汉”。20名党员中56岁以上的就有17名,30岁以下的只有1名。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很薄弱,被县委定为党支部软弱和经济薄弱“双弱”村。  相似文献   

3.
今年初,达县启动"惠民行动".县委规定,县级、科级领导干部和机关普通党员每人必须分别联系3户、2户、1户贫困户,各乡镇党员致富带头人每人必须联系1户贫困户.……  相似文献   

4.
昌平县共有山区面积808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2%。山区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决定了全县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过去,县委、县政府为了尽快振兴山区经济,曾经采取给钱给物等多种形式。这些“输血”措施起过一些效果,但是始终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近几年来,县委从实际  相似文献   

5.
报载河南省商城县县委副书记刘和平,与该县李集乡特困户陈传应结上“穷亲”后,经常走“亲戚”。春耕、秋播等季节,总是拿钱支持陈传应发展生产,并先后三次亲自给“穷亲”送化肥10多包。刘和平还给陈传应送去优质板粟苗,请技术员去指导栽培,帮助“穷亲”脱贫致富。刘和平作为一名县委副书记,攀上“穷亲”后,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从物质、精神和技术方面和穷“亲戚”相“交往”,反映了他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扶贫济困精神。近年来,许多地方实行领导干部与贫困户“攀亲结对”,这对密切党群关系使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民意,帮贫困户脱贫…  相似文献   

6.
党建走向     
抚顺县在农村 实施“致富工程” 抚顺县委决定从现在起到二○○二年,用五年时间在全县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中实施“致富工程”。 “致富工程”分思想发动、科技培训、带头致富、帮助群众共同致富四个阶段,实施“致富工程”要达到以下目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许多地方提倡和实行领导干部与贫困户“攀亲结对”,这对于密切党群关系,使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民意,帮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发挥了作用。据《农民日报》1998年10月15日载,某县委副书记与本县某乡一个特困户结上“穷亲”后,经常走“亲戚”。每逢春耕、...  相似文献   

8.
江源县委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在全县农村开展了党员致富“四有”活动,鼓励、引导和帮助农村党员在致富奔小康中,有一门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有一项收入稳定的致富项目,有一套起示范作  相似文献   

9.
简讯     
《支部生活》2006,(6):8-8
红河州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十户一体”为主要载体,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双带”能力。“十户一体”的基本模式是由1名致富党员联系3户致富群众,3户致富群众再联系6户贫困户,10户(或更多农户)结为一体,党员在其中发挥带头和带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广大党员群众  相似文献   

10.
1996年 ,娄烦县打响了以解决农村人口温饱、消除贫困为目标的扶贫攻坚战役。围绕扶贫攻坚的战略任务 ,县委组织各级党组织开展了大范围的党员联户扶贫活动 ,参加党员5000多名。三年来党员累计投资40万元 ,上家庭脱贫项目600余项 ,2400个贫困户从中受益 ,实现温饱 ,830户成为专业户。一、政策驱动一是全县科级以上机关单位确定贫困村为扶贫点 ,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实施“扶千家 ,联万户”爱民工程 ,副局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包扶二至三个贫困户 ,一般党员干部一人一户。二是对有包扶任务的党员干部建立扶贫档案 ,全部签订脱贫…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采,靖州县委推出“堡垒工程”和“公仆污初”,开结合地委提出的“三学一提高”,加大了是直机关党建工作力度,取得较好的效果:1、领导重视,变被动为主动。去年我们召开了全县党建工作动员大会,要来每个支部联系本单值实际制定活动规划,全是1408个县直单位转变工作作风,围绕”两为”积极主动“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组织厂大党员干部“送温暖人贫困户”,“送法律人重点治安村(户)”,“送文化、科技、卫生入偏僻差后构”,落实“致富工程”项目15个,扶贫开发项目16个,落实扶贫资金50万元。2明确责任,变奖罚不明为奖惩…  相似文献   

12.
《当代贵州》2008,(11):59-59
汶川地震灾情牵动了黔西南自治州贞丰县36万各族群众的心。 5月15日上午10点,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民间组织协会、个体私营户及县城周边百姓等1000余人,涌向贞丰民族中学操场,参加县委、政府组织的捐款捐物仪式。  相似文献   

13.
通化县委、县政府把帮助弱势群体脱贫致富作为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速全县小康建设步伐的突破口,本着“能扶的扶起来、该养的养起来”的原则,整合扶贫资源、形成扶贫合力,从2002年12月1日开始,决定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县目前仍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4785户11101人进行扶助,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6日,3辆满载着农四师七十五团党委深情厚意的汽车缓缓驶入团部,车上的31吨面粉、6.2吨清油随后被分发到各单位贫困职工家中。这一天,该团624户贫困家庭感受到了冬日的暖阳。 2005年,七十五团遭受历史罕见的干旱和雹灾,全团10.4万亩耕地大面积受灾,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为切实保证每一位受灾职工大灾之年正常生产生活,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该团工会主席傅建爱带领工会民政工作人员,利用3天时间到全团18个单位的贫困职工家中走访摸底调查,根据职工受灾程度,确定出特困户、贫困户户数。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该团拿出20余万元。购买了清油、面粉等生活物资,对全团32户特困户、562户贫困户、34户穆斯林群众共624户贫困家庭进行慰问,把团党委的关怀送到了职工的心坎里。  相似文献   

15.
在深入开展"四群"教育中,凤庆县结合挂钩联系点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抓实活动载体,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优化挂钩联合体系。把全县13个乡镇划分为13个民情责任区,以县委"一揽子"挂钩制度为基础,11名县委常委和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主要领导分别挂钩13个民情责任区。其他县处级干部也有各自的民情责任区。各挂钩部门把3类重点联系对象(农村党员户,"五保"户、困难户、空巢老人户、留守儿童户等农村特困户,与基础设施或重大建设项目涉及紧密和有矛盾隐情的农户)作为重点挂钩联系户,普遍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夏邑县中峰乡,传颂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农民王渊智,当今活雷锋,义务做好事,美名传千里。” 1985年,共产党员王渊智从部队退伍后,在本村开了个诊所。面对本村地处偏僻、信息闭塞的状况,他想,利用报刊获取致富信息,尽快帮助村民找到一条致富之路。他不但自己每年订阅大量的报刊,而且积极帮助乡亲们订阅。十几年来,他除了给贫困户、孤寡老人看病分文不收,还义务为邻近乡镇的村民代写书信,收发报刊、信件,并无偿帮助了150多个“贫困户”成了“报发户”。村民杨立群在王渊智的指导和鼓励下,购买了5头小猪,利用报刊上介绍…  相似文献   

17.
“谢谢一团工会,谢谢七连党支部、工会,我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争取早日脱贫。”这是贫困职工陈玉芳、唐许秀对工会干部开展“一助一”扶贫解困活动时说得最多的话。近日,农一师一团工会开展了“一助一”扶贫解困工程,该团工会干部深入到连队贫困职工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状况,给他们送去了床罩、衣物及生活用品。根据特困职工家庭条件,通过摸底调查,全团特困户为53户,分别由53名工会干部采取“一助一”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脱贫解困,及时将53吨冬季烤火煤送人贫困户家中,并为贫困户建立了“一助一”扶贫解困档案,制定了…  相似文献   

18.
阜新市海州区韩家店镇党委开展的“党员致富链工程”,通过“支部引导,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自愿结合,市场运作”的方式,以党员为桥梁纽带,联系致富大户帮扶贫困户,形成一个致富共同体。党员作为共同致富链条的节点,通过“一帮一、一带一、多帮一”的形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目前韩家店镇共有275名党员参加了“党员致富链工程”,已带动贫困户319户,群众2786人致富。为保证“党员致富链工程”的顺利实施,镇党委建立了五项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此项活动的开展。一是实行“一书、一卡、一牌”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机制。“一书”即致富责任书。由镇党…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双辽市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导的工作方法,重点扶持各类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一是扶持党员贫困户自主创业。对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愿望、缺少资金的贫困党员,积极进行扶持,帮助研究致富项目,寻求致富措施,尽快脱贫致富。原市轴承厂党总支书记黄连生,下岗后两个孩子上大学,生活非常困难,县委先后投给资金5万元,  相似文献   

20.
洪洞县委组织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农村党员作用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 ,深入开展“学一技、联一户、带一片”活动 ,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增加了农民收入。“学一技、联一户、带一片”活动 ,即县委要求60岁以下的农民党员每人要学习掌握一门实用致富技术 ,联系帮扶一个贫困户 ,带动周围一大片群众脱贫致富。活动开展以来 ,乡镇党委积极引导 ,建立“党员培训基地” ,外请专家授课 ,内抓集中学习 ,组织现场观摩 ,大搞实用技术培训。农村支部建立“竞赛园地” ,充分发挥党员的个人特长和首创精神 ,同时 ,在资金、技术、场地等多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