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社会从外在现象到深层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阶级结构的演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演变包含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阶级对立简单化到阶级界限逐渐模糊,再到阶级差别的复归清晰,即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纯粹形式的实现.马克思在许多著作中对这种演变的具体过程、内在本质、产生机制、深远影响等问题都做出了全面而深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在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中,普遍地出现了一个"中产阶 级"。"中产阶级"实质上是一个由介于资产阶级和传统产业无产阶级之间的中间阶层或集团组成的松散集合 体。从阶级属性来看,"中产阶级"的一部分属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而绝大部分应属于无产阶级。"中产 阶级"并不是一个固定体,它处于不断的分化与流动之中。作为不同于传统产业无产阶级的新型雇佣劳动者, "中产阶级"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必然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共产党宣言》以人的现实命运与生存境遇为逻辑起点,通过考察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反思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对立,揭示了资本发展的现实困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反抗;指出世界市场的建立将带来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并最终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础上通过"劳动的革命"颠覆"资本的统治",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秀红 《唯实》2001,23(1):38-41
科技革命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新科技革命不仅使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而且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阶级结构的变化.资本主义将在这种变化中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社会运动的兴起和现实危机的影响,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复兴中,意大利出现了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自主论马克思主义",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贡献之一是提出并论证工人自主论,力主劳动相对于资本而言的自主性而非依赖性,认为不是资本而是工人阶级及其斗争,才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发展和社会制度演变的动态的首发的社会动力和主导力量,这种强调和考察带来了对将所有权力归诸于资本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哥白尼式革命";之二是从工人阶级阶级构成和阶级斗争周期角度解读资本主义的历史演变,他们辨别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人阶级主体:早期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手艺人",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时期特别是福特主义时代的"大众工人",和后福特主义时代的"社会工人"或"社会化工人"。这些理论探讨标志着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爱民 《求实》2003,24(4):21-22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 ,资产阶级内部涌现出一些新的阶层 ,成分趋于复杂化 ;工人阶级已不同于战前的构成 ;中间阶层的成分相当庞杂 ,包括了许多互不相关的、在整个社会的阶级结构中占有独特社会地位的社会集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时是附加有前提条件的: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取得胜利,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才能牵引拉动东方落后国家实现社会形态的跨越式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列宁关于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两步走"策略、斯大林的"空地论"思想和共产国际对殖民地国家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不断革命"的"左"倾冒险主义政策,逐渐丢失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上述前提条件,随之对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建国后,毛泽东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论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论,而是根据国内阶级力量对比形势,过急过快地要求消灭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在短期内从小农的社会直接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因此很快就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建国思想.  相似文献   

8.
阶级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当代资本主义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解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文化变迁、民主发展、政党政治变革等重大变化的理论基础和中心环节.新马克思主义及其关于西方阶级和社会结构的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阶段,即二战前的形成时期、二战后的鼎盛时期和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的多元发展时期.这一理论主要讨论了传统的工人阶级、以白领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新中间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内部分化以及知识分子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2 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 ,使各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结构上的变化又促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 ,资产阶级的构成比较单一 ,主要是工厂主、商人和银行家。在现代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科技革命和管理革命等种种因素导致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从而也使资产阶级内部结构出现了某些变化。组成现代资产阶级的 ,除了传统的大资本占有者 (传统资…  相似文献   

10.
革命的本质是一种结构的替代,中国革命后建立的新生政权意味着国家政治形态开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社会各个层面出现了一种结构性的巨变。经济结构开始从传统落后的形态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阶级结构单一化,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整体被消灭;社会结构从"国家——民间精英——民众"的三层结构变为"国家——民众"的二层结构;领导结构方面则是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全面确立。  相似文献   

11.
近代西方“防止多数暴政”思想论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施雪华  胡勇 《唯实》2004,(3):31-36
"防止多数暴政"思想产生于近代西方的社会政治转型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所带来的阶级结构与文化传播方式的变迁、政治结构与政治思潮的转型反映到近代思想家的观念之中,产生了"防止多数暴政"思想.就整体而言,它不是一种反民主的思想,其产生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与地域性,体现了现代基本政治价值--自由与平等之间的冲突;它是一种在现存体制中试图调和现代社会冲突与阶级对立的努力;它完善了民主的传统经典定义;它还成为调节西方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与恩格斯考察工人阶级的概念、工人阶级的形成和工人阶级的生产生存状况,提出了阶级斗争与阶级解放的理论。而卢卡奇的研究强调主观意识,遵从物化意识——总体性意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意识革命的逻辑思路。这是一个明显的重大偏移:从社会存在滑向了个体与主体,从有意识的"阶级"滑向了阶级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奚兆永 《学习论坛》2009,25(8):76-80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陈独秀在1915年提出来的,当时只是五四运动的序幕——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口号,不能代表整个五四运动的精神.五四精神应该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精神.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开始了中国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启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吹捧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以及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
孙涛 《理论建设》2014,(5):83-87
德国社会民主党爱尔福特纲领被誉为"整个第二国际的典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它的制定过程曲折艰辛,它的内容具有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对它的评价经历了从否定到肯定中有否定再到历史与辩证考量的历史进程。这一诞生于革命与改良"最敏感的胶着点"时期的纲领,反映出了当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达出了不同派别的诉求,体现出了德国政治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深入研究爱尔福特纲领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纷纷改制,非公企业发展尤为迅速,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日趋明晰化和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出现了  相似文献   

16.
毛主席科学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毛主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跃进和平衡     
列宁把社会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称作“大飞跃的时代”。我国正处于这样的时代,经历着历史上最伟大的飞跃: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从阶级社会到没有阶级的社会。这个大飞跃的时代,是不断跃进的时代。在整个飞跃中,从一个相对地属于量  相似文献   

18.
世界历史是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开创的,因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具有辩证否定意蕴,它从"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的角度肯定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开创的世界历史;从资本所带来的"血与火"的历史的角度否定了世界历史;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将是必然趋势的角度构建了世界历史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非主流学派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变迁的阶级分析主要有: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问题的争论,加尔布雷思的"权力转移论",普瑞尔曼有关信息时代阶级冲突的理论,社会积累结构(SSA)学派的"劳动分割论",自主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构成"理论等。另一些注重对发达国家社会阶级阶层的测定和分析,如罗伯特.普鲁西和厄尔.维宋关于美国形成了新阶级社会的分析,吉尔伯特、赖特、高德索普等有关美国及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调查研究等。  相似文献   

20.
晚年恩格斯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及时调整了关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他看到了股份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利用的一面,同时认为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状况还没有成熟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理论;他看到了资本家改变了以前赤裸裸的剥削方式,正向"正义和仁爱让步";他在坚持革命权是唯一真正历史权利的基础上大胆承认普选权的积极作用。研究晚年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新变化的认识,可规范资本权力,制约公共权力的异化;准确把握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进一步认识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激发人民主体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