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娴  杜杰荣 《今日民族》2012,(2):F0002-F0002,I0001
2月5日至7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民委,德宏州委、州政府主办,以“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强州”为主题的“2012中国·德宏景颇族国际目瑙纵歌节”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芒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付亚妮 《世纪行》2012,(10):26-26
本刊讯9月5日,省档案馆举行主题为“走进档案馆、感觉档案文化”的首届“档案馆口”系列活动。省政协副主席仇小乐应邀出席首届“档案馆日”启动仪式,并宣布“档案馆日”活动启动。  相似文献   

3.
本刊记者 《政策》2015,(4):49-52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方位改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产业作为“无边界”产业的特性愈加突出,文化与相关行业发展的融合越来越成为一种共需。2014年2月18日,由省文化厅发起,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省文化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住建厅、省旅游局五厅局召开了协同改革融合发展座谈  相似文献   

4.
沈怡文 《湖北宣传》2006,(12):13-14
由湖北省委、省政府、第八届中国艺术节湖北省筹委会联合主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等部门承办的“极目楚天舒”——北京·湖北文化周活动,于2006年11月21日至27日在北京顺利举行并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宣传湖北、树立湖北文化形象的预期目标,彰显了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了湖北文化发展成就,为办好“八艺节”、建设和谐湖北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伍新林 《湖湘论坛》2005,18(5):82-83
在文化“强”省战略中,文化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手段。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合力论以及经济与文化共生互动关系原理,是文化“强”省战略依托的深厚理论背景;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是其催生的现实背景。文化“强”省战略对贯彻“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实施文化“强”省战略必须做到几个结合。  相似文献   

6.
王承吉 《今日民族》2011,(11):4-I0002
11月21日至25日,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在普洱市举行。本届展演由云南省文化厅、省民委、普洱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展示民族艺术风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声乐、器乐、舞蹈展演,进一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积极服务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中,提出了大力宴施文化大省建设的“八项工程”,其中之一是“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强调“高素质文化人才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名片和文化形象。要按照人才强省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在文化领域重点造就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和文化大师”。此话道出了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对浙江建设文化大省重要意义的真谛。  相似文献   

8.
陈林 《群众》2013,(9):61-62
近年来,江苏宣传文化系统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加快文化“走出去”作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对外文化传播、交流、贸易和合作“四轮驱动”、协同推进,文化“走出去”取得了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中国减灾》2012,(6):60-60
2012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5月12日上午,由江西省减灾委员会、南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和市防灾减灾局承办的大型防灾减灾文化宣传活动在南昌市“八一广场”举行。省政府常务副省长、省减灾委主任凌成兴,  相似文献   

10.
晋文 《前进》2005,(11):34-36
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由省委宣传部、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文物局、省旅游局联合主办的“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艺术周于2005年4月21日至28日在广州及珠三角,5月18日至5月24日在上海及长三角先后举行。这是继2004年底在北京举办的“华夏文明看山西”文化艺术周之后,我省举办的重要对外宣传活动。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十项:一,“华夏文明看山西”经济文化艺术周开幕式;二,《崛起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展》;三,晋商题材新创话剧《立秋》展演;四,晋商题材大型舞剧《一把酸枣》展演;五,综合反映山西历史文化特色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展演;六,《华夏文明看山西——历史人物画展》;  相似文献   

11.
王铖 《今日民族》2018,(10):67-67
10月12日,由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光彩事业怒江行”活动在云南省怒江州举行。本次活动以“汇聚民企智慧力量助力怒江精准脱贫”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精准扶贫,发挥光彩事业作用优势,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助推怒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创造》2006,(9):44-45
(2006年9月29日,云南怒江电网有限公司首届企业文化节隆重举行.在企业文化研讨会上,中共怒江州委副书记王仕宗从现代企业长远发展高度,多视角、全方位对企业文化进行了系统论述.对身处怒江大峡谷的企业而言,此文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954年8月23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正式成立。从此,怒江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昂首阔步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成为祖国西南边陲建设的主人。5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深切关怀下,怒江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用勤劳和智慧谱写出建设怒江的新篇章。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的中缅边境,全州国土面积14703平方公里,国境线长449.4公里,是全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全州辖泸水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  相似文献   

14.
丹业  杨波 《今日民族》2008,(12):I0002-I0004
12月20日至23日,云南原生态民族文化盛典系列活动之一的首届云南民族服装服饰文化节在怒江傈族自治州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吕东升 《政策》2009,(1):27-31
2008年11月10日。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林业局等单位联合主办了“解放思想、协调发展、推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高层论坛”。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吕东升等领导、专家,在论坛上纷纷建言,纵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4个问题值得思考: 一是出现了争相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热潮,现在已经有2/3的省份明确提出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目标,还有许多城市提出要建设文化大市和文化强市。这是否可行和现实?什么叫文化的“大”和“强”呢?我觉得应该至少有这么7个方面:文化生产能力要大要强,文化传播能力要大要强,文化产业优势要强,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世纪行》2012,(9):23-26
湖北三国文化主题游座谈会召开 本刊讯8月28日,由省政协主办,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省旅游局承办的湖北三国文化主题游座谈会在赤壁市召开。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深化落实省政协主席杨松6月中下旬率团访问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成果,回应日、韩、马各界人士“三国文化游”热忱而召开的。杨松指出.湖北是三国文化资源大省,三国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在海内外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面临着难得机遇。我省在发展三国文化主题旅游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还存在着景区分散、开发模式滞后、精品不够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云南是在全国率先实施“文化立省”战略的省份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实施和努力,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发展迅速,全省民族文化建设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七大后,根据大会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省委、省政府又适时作出了由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的战略决策,并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民族文化强省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6,(9):22-25
2006年9月29日,云南怒江电网有限公司首届企业文化节盛装开幕。这是怒江大峡谷内的企业首次以文化节为载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对怒江电网而言,这一天,具有特殊的意义——怒江电力历经5年改革、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辉煌成就,在此平台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历经5年的沉淀,云南怒江电网有限公司以人为本、具有怒江特色的企业文化,首次通过文化节的平台公之于众;历经5年一次创业打下的基础,成就了二次创业的方向和目标,同时通过这个交流平台得到展示。  相似文献   

20.
邵颖萍 《群众》2022,(9):21-22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明确“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发展目标,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创新能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应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推进融合发展、促进提质增效,探索形成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全面实现文化强省建设新的跃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