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公社体制终结以后,乡政村治模式在中国农村凸现出来。这有利于国家基层政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也有助于村民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调动蕴含在乡村中的巨大能动性,提高基层农村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促进三农问题的稳步解决。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实际上的“乡政村治”模式存在各种问题,如职权不清,职能错位与缺位。这会影响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需要在体制、法律层面对当前的“乡政村治”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论乡政村治关系的失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乡政与村治的关系是村民自治架构下的基本关系之一 ,在我国农村治理模式的改革中 ,乡政村治关系表现出了明显的失调。其主要表现是乡镇政府对村委会人事权、财产权的干涉和对村民会议及村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权的践踏。理顺乡政与村治的关系是村民自治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中国乡村基层建制的变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政社合一”的乡村基层建制被“乡政村治”体制所取代,是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乡政村治”模式体现了现代民主、自治理念,其建立过程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的实践过程,“乡政村治”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村民自治,对于促进成都农村新世纪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应把村民自治作为理顺农村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类矛盾的重要措施纳入议事日程;同时应注意摆正乡政村治关系,注重农村发展环境构建,以制度创新推动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全面免除农业税后,“乡政村治”模式面临诸多困境,多元合作乡村治理模式成为适应农村发展的新治理模式。多元合作乡村治理模式的形成既是解决“乡政村治”困境的现实选择,也是回应乡村社会内部自治力量成长、实现乡村善治的必然之举。这一模式的构建,需要诸多治理主体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对乡村治理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乡政村治”模式下乡村治理的难题在于“乡政”与“村治”的矛盾,实质是乡镇行政管理权与村民自治权两种权力的冲突。在观念层面上,政府需要转变传统的管制行政理念,村民需要转变片面的过度自治理念;在制度层面上,要明确界定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关系;从制度外因素来看,可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协调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之间的矛盾,还可通过乡镇干部与村干部之间的“私人感情”联络推进乡镇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地区政治生活实践中,传统型政治文化成为影响当前基层政权正常运作的重要环境.基层政权运作中的"乡政"与"村治"模式,以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政治文化作为依托或基础.构建民主型政治文化是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必不可少的文化环境,能够为基层政权有效运作提供一种根本保障.当前,从政治文化视角来探析基层政权运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乡政村治"治理架构的缺憾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乡政村治”管理体制,要明确界定各级的职能定位,理顺各组织之间的工作关系,创造村民自治的良好环境;探索卓有实效的方法,在真实、全面落实村民自治“四民主”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转变农村社会治理的宗旨和理念;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的和谐与村民自治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9.
乡政村治模式在运作中要受到乡(镇)政权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村级组织中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以及村委会与村民及村中其它组织的关系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博弈状况基本上决定了乡政村治模式的运作状况,决定了村治的状况。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历史变迁由"政社合一"的一元管理到"乡政村治"的二元共治再到多元协同共治。新乡贤生成原因有选贤任能的历史渊源,城乡融合的发展态势,村民自治的政治制度,反哺农村的乡土情怀。其参与乡村治理的途径包括参与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实践中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返乡居住无保障,面临偏见与抵触,配套政策待完善等困境;应从科学合理定位角色,优化城乡融合环境,完善政策法律保障,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来完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四川农村社会治安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社会矛盾的普遍化;防控体系的破碎化;犯罪行为的集中化和社会风气的糜烂化.原因在于城乡发展不均衡和基层政权控制能力下降,以及法制宣传教育的缺失.通过农村政治经济建设,完善治安管理体系,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实现农村社会治安多中心治理,才能实现农村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农村人民内部矛盾主要表现为经济利益矛盾、干群矛盾和群体性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是由农村基层干部思想素质不高、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能力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的民主与法制不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薄弱等原因所引起的,必须通过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措施,妥善处理这些矛盾,努力实现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导向确立、政府投入大量增加的有利条件下,发展的主要制约在于治理不善。要实现农村和谐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需要建立政府与乡村社会的新型关系,其核心是革新基层政府运作,激活乡村民间力量。我们通过厘析当前“乡政村治”治理格局下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可能性后,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多中心治理”。循此思路,我们积极寻求乡村多元化治理的载体依托并就多元主体间存在的行为偏差提出若干建议,希图能依此路径,达致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愿景。  相似文献   

14.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全国政局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干群矛盾、邻里矛盾、宗族矛盾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剖析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东方市针对当前主要社会矛盾和工作重点难点,在2001年继续突出在依法治税、依法治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治村、依法管理人口和依法管理城市等方面,以点带面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依法治税。广泛开展税务  相似文献   

16.
略论乡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历史上,行政权主导国家和乡村社会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将乡村社会纳入国家政权垂直管理范围,构建起强国家弱社会模式,即使是1980年代改革形成的“乡政村治”格局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模式。国家权力通过乡村基层政权继续严密控制村级治理,乡村社会没有获得预期的自治性。乡村基层政权组织日益演变成为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为乡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大大削弱。完善乡村治理,推动农村政治文明建设要理顺基层政权组织与乡村社会的关系,推进村民自治进程,建立各种类型的公益性农民组织,增强农民的组织性,从而创设实现善治的内外制度环境、政治前提、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7.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建立和完善的新要求 ,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章丘市采取扩大外延、上下衔接、左右联动 ,实施了以基层依法治理为基础 ,以系统行业治理为框架 ,以依法行政为龙头 ,以严格公正执法为保障的多层次全方位依法治市做法 ,逐步把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保障和促进了全市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一、以依法治村为重点的基层基础工程农民是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 ,是全部工作的最广泛、最深厚的群众基础。对县级来说 ,依法管理好农村的各项工作 ,保护和发挥好农民的积极性 ,…  相似文献   

18.
思南县宽坪乡为彻底撕掉"人口小乡、信访大乡"的标签,通过实施依法治乡破解社会治理难题,采取做活法治与德治、探索"三委合一、三缘合力"社会管理新模式、建立"区域联动"社会治理新机制和推行"群众诉求代言人"新模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新局面,理顺了群众诉求渠道,破解了信访难题,树立了政府新形象,营造了依法办事风尚,凝聚了社会正能量,依法治乡新局面已蔚然形成。  相似文献   

19.
政社互动是社会管理创新格局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它的哲学基础是交互主体哲学。政社互动能够加快推动城市管理向多元共治、规范治理和合理共识转变。完善和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强公民达成理性共识的能力建设是实现城市管理政社互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0.
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建制.开展乡镇统战工作,应当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和谐为目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基层民主为主线;以乡、村民主协商议事组织为平台;以民族,宗教,非公经济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乡、村有一定影响的人士和党外干部工作为重点;以牵线搭桥,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和在乡、村开展社会办学、科技扶贫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科学发展.当前,一是要健全乡镇统战工作机制和网络,为开展乡镇统战工作夯实基础;二是要建立乡、村两级民主协商议事组织,为乡镇统战工作搭建平台;三是要规范基层民族、宗教管理,使乡镇民族、宗教工作朝着有序化方向发展;四是要发挥统战资源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