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以来,犍为县农村破坏集体生产案件十分突出。据不完全统计,1至8月15日,已发生此类案件20件。破坏集体生产案件的特点: 1、这类案件呈激增趋势今年发生的20件,比去年同期的9件翻了一翻多,比90年同期的案件更是大幅度增加。成为我县今年案件发生的一特点 2、作案人手段残忍,受害人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2.
论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讯逼供是各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它作为一种“顽症”,对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应加强领导,加大对公安民警的教育培训力度,严格依法办事,严肃查处各类刑讯逼供案件,建立和完善制约、防范机制,将刑讯逼供事件的发生控制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在侦查讯问中,刑讯逼供的案件仍时有发生。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处于不公开或无法监督的状态,重视口供在查办案件中的作用以及刑讯逼供行为在实践中难以认定是造成刑讯逼供行为存在的主要原因。减少和遏制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可从以下五点入手,即建立在看守所集中提讯制度,提讯中实行审讯主体与犯罪嫌疑人隔离制度,实行禁止在看守所以外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制度,并将在看守所以外产生的讯问材料视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同时实行严格的进入看守所身体检查制度。  相似文献   

4.
刑讯逼供是一种为现代国际公约和各国法律所严格禁止的审讯方式,它严重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危害司法制度及民主法治建设。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现象却屡禁不止,成为现代刑事诉讼的一大毒瘤和痼疾。刑讯逼供是特定角色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现,口供对案件的重要作用等均是刑讯逼供久禁不绝的根源。我国应从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的角度明确无罪推定原则,通过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及对刑讯逼供案件实行证明责任倒置等途径遏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媒体披露的刑讯逼供案件不断发生,折射出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的许多不足。确立尊重人的生命、崇尚人的自由、以权利保障为核心的刑事诉讼程序,是解决刑讯逼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因刑讯逼供而导致的刑事冤假错案屡屡发生。刑事冤假错案的频发,不仅违背了刑事诉讼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实现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的基本价值理念,而且也给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伤害,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司法公正的强烈质疑和严重担忧,极大地动摇了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仰和法治的信念,严重地损害了司法公信和权威。应在新刑事诉讼法的视野角度下深刻探讨刑讯逼供案件频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切实做到预防、控制和减少刑讯逼供案件的发生,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刑讯逼供是错案发生原因之一。刑讯逼供屡禁不止有多方面原因,思想原因有受有罪推定思想的影响,较之查出案件真相而言刑讯逼供无足轻重;制度原因主要有我国未在事实上确立无罪推定原则,非法言词证据排除规则不完善,侦押分立制度的缺失等;实践方面原因有司法投入不足,侦查技术水平低下,对刑讯逼供处罚不力等。我们要消除刑讯逼供产生的思想根源,确立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刑事诉讼价值观,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以遏制刑讯逼供。  相似文献   

8.
从根本上遏止刑讯逼供,有赖于决策层、立法、司法界及理论界直至广大国民树立反刑讯逼供、反酷刑的人权保障理念和保护人身权利的价值永远高于查明案件事实的价值观。决不能将刑讯逼供的目的、动机的“善良”作为为刑讯逼供辩护的理由,也不能使其成为刑讯逼供与相关犯罪法定刑存在不适当差距的“合理”依据。我国刑讯逼供罪的法定刑应当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刑讯逼供行为由来已久,对于案件的侦查人员而言,刑讯逼供俨然成为一种法律明令禁止、司法实践中屡禁不止的行为选择。对刑讯逼供行为在制度中的应然与实际司法过程中的实然相互冲突的逻辑进行探讨,挖掘刑讯逼供行为难以根治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前瞻性预防警务、高科技的破案手段和取消口供的证据之王地位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刑讯逼供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排除非法证据规定》和《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的出台缘于近些年频繁曝光的冤假错案。虽然刑讯逼供被认为是导致冤假错案的重要原因,但是刑讯逼供有助于降低破案成本和快速破案,而且民众对于刑讯逼供也有较大的容忍度。规定的具体内容中对刑讯逼供的打击力度也不够,存在多处遗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规定的出台主要是针对冤假错案,而对刑讯逼供并没有有效地预防措施,但是如若不能遏制刑讯,错案防范也难见成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刑讯逼供长期屡禁不止,经多年努力,公安系统近年不断宣称,刑讯逼供已大幅度减少。然而,媒体不断披露出的重大刑讯案件,却造成了难以消除的影响,导致上述论断备受质疑。因此,为了客观、公正的评估当前刑讯逼供的现状及其治理效果,我们将根据既往刑事司法实践,归纳出刑讯案的审讯结构特征,以此为框架,评点国家治理措施是否改变、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刑讯极易发生的审讯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现代法治国家都有明文规定,禁止刑讯逼供,我国法律亦不例外.但是,当前执法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行为屡禁不止,致人重伤、死亡的案件时有发生.刑讯逼供在我国具有深远的思想根源以及深刻的制度基础,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中对于禁止刑讯逼供的制度设计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山之石.纠正错误观念,从法律制度、司法程序上落实无罪推定原则是遏制刑讯逼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中,矛盾无处不在,各式各样的刑讯逼供是审问式诉讼的必然结果,也是特定角色之间—一案件直接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固有的矛盾体现。要想控制刑讯逼供须尽早确定无罪推定原则、证据排除规则,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保持沉默的权利。要想杜绝刑讯逼供产生的条件就要改革我国公安人事制度,改变现有的侦控分离的模式,加强对侦查工作的执法监督和制约,这是控制刑讯逼供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在刑事诉讼中,证据的采信和认定不仅对于查清案件事实、案件的判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还关乎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的证据制度中存在些许问题亟待解决,面对屡禁不止的刑讯逼供和冤假错案现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这一证据种类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值得认真反思。文章从经济学维度、国际法维度、国内法维度、实践经验维度、个案实证维度和沉默权维度六个方面阐述了法院审理刑事案件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不予认定,从立法层面上排除供述证据,更多地通过认定其他客观存在的证据进行案件事实的判断。以此,从源头上切断刑讯逼供的根源需求,从而实现减少乃至防止刑讯逼供的出现频率,为刑事案件的公正审判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令人震惊的恶性案件逐年增多,防不胜防,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不安。分析和研究这类案件的犯罪人心理,对于及时查明犯罪动机,准确地掌握其犯罪的主观恶性,正确应用法律处理案件以及积极主动预防这类案件的发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对刑讯逼供存在与否的证明属于程序性事项的证明,其证明同时涉及一般的证明标准和程序性裁判中的证明机制问题。刑讯逼供的事实具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对这种事实的证明在实践中很难完成,因此应当明确:刑事实体法追诉中的刑讯逼供证明的证明责任由新的公诉机关承担,证明标准也应于普通案件中的证明标准有所不同,同时,法官不应承担证明责任。  相似文献   

17.
在深化企业改革中,出现了一个值得特别注意的社会治安新问题。一九八五年以来,在全省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企业中,发生报复杀害厂长、经理,抢劫厂长、经理财产的严重刑事案件11起,杀死9人。致伤致残24人。发生侵害厂长、经理合法权益的事件26件。去年九月以来,特别是今年以来,这类案件、事件出现了明显上升的趋辨。仅今年前两个月,就发生这类  相似文献   

18.
刑讯逼供是对人权的践踏、法制的破坏。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刑诉法的修订在遏制刑讯逼供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求和措施,压缩刑讯逼供生存的空间,加大刑讯逼供的风险。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审讯人员自身素质的培训和提高,健全监督机制,加大对刑讯逼供的惩罚力度,也是遏制刑讯逼供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入市盗窃案件是盗窃案件中发案最多的一类案件,约占全部盗窃案件的60%以上,它不仅在数量上逐年递增,而且在案件性质上也愈发严重,由入室盗窃转化为暴力抢劫和抢劫杀人的案件也大为增加。这类案件具有发案量大,危害面广的特点,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因此,认真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入室盗窃犯罪的防范,防止和减少这类案件的发生,对有力遏制整个刑事案件的高发势头和有效保障公民财产安全,具有十  相似文献   

20.
在法制不断健全的今天,尽管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安机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公安机关的职责权限及行为规范,但从我省近几年的情况看,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和干警违法违纪案件却趋上升的势头。如原临猗县公安局局长宁海德非法收审致死人命一案;原长治市公安局局长何土宽及干警于列海等绚私舞弊、刑讯逼供致死人命一案。这些案件的发生,充分暴露出一些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