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贫困儿童救助: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儿童主要包括下列四类群体:城乡低保家庭中的儿童、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和低收入家庭中的儿童.它们的逻辑关系大体是:低收入儿童规模最大,低保儿童外延次之,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不断完善,低保儿童与孤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的重叠部分会日益扩大.目前,不少贫困儿童仍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外,部分贫困儿童的生活依然比较困难,贫困儿童救助政策不平衡,贫困儿童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费用亟待解决,贫困儿童的家庭养护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充分关注这些问题,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2.
正5月1日,《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正式实施,首次将事关群众基本生活的8项托底制度和社会力量参与作为社会救助的基本内容,使"社会救助"成了老百姓关注的热词。事实上,四川作为人口大省,社会救助工作一直是各级党委政府心中的头等大事。近年来,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坚持统筹规划,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3.
记者日前从四川省城乡群众生活救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07年12月,全省纳入城市低保共计91.2万户、174.5万人,全省累计支出城市低保资金18.31亿元;全省累计救助符合条件的城市贫困患者65.49万次,累计支出城市医疗救助资金11764.9万元;及时下拨救灾资金58110万元。以上数据表明"四川十大惠民行动"中"实施最低生活保障行动"的各项指标任务均超额完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深化,辽宁的城乡贫困问题表现突出,社会救助制度逐渐成为保障全省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政策内容。然而,在辽宁社会救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城乡二元化制度模式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如救助体系的城乡分立、救助标准的城乡有别、救助资金的城乡不均等。其中,如何完善辽宁社会救助财政投入机制的重要议题亟待破解,对此,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保持党的整体先进性,要求各级党组织加强贫困党员帮扶救助,提高贫困党员致富能力,减少贫困党员绝对数量.今年以来,平昌县委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采取召集支部班子摸底、入户实地了解、翻阅资料查证、开展群众问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全县贫困党员基本情况,探索帮扶救助新途径,进一步加快贫困党员致富步伐,推动基层党组织实现整体先进.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低保对象的贫困现状我国现行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低保制度”)虽然对城市贫困家庭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它无法使低保对象摆脱贫困的生活。大量的研究表明,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制定的救助标准仅能维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存,不足以预防贫困。如,中国城镇贫困研究课题组通过测算发现,在所调查的全国35个城市中的27个城市的救助标准低于估计的贫困线,其中有17个城市的救助标准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对城乡困难户而言,目前的就业救助政策可能对他们帮助不大,城乡困难家庭求生存图发展遭遇能力贫困,与他们所遭遇的健康之痛和教育之痛相关。我们制定的一系列就业救助或就业服务政策对他们帮助的效果不明显,应该尽早在政策理念上和具体措施上加以改进。了解救助对象真正需要,做到一户一策,并学习借鉴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8.
潘泽泉  岳敏 《学习论坛》2009,25(10):69-72
城市贫困是制约经济发展与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贫困过程既是一个市场建构的过程,也是一个政治性建构的过程,现代化的话语实践与发展悖论、差异性、非均衡性的城市发展逻辑,带来了城市贫困的社会建构和再生产.寻求新型的扶贫制度,实现从道义性扶贫到制度性扶贫,实现非正规就业的合法性转变,实现从基本救助到多元化的综合救助、消极救助到积极救助,以社区作为基本的扶贫单位等是解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刊文摘     
江苏兴化市将贫困党员帮扶工作纳入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关爱范围。明确帮扶贫困党员的条件,并在社会救助服务大厅进行公示;设立救助窗口,规范办事流程。落实专职人员受理有关贫困党员申请救助事项。贫困党员个人提出申请后,经支部大会或支委  相似文献   

10.
省委、省政府"十大惠民行动"中涉及民政部门的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乡医疗救助、城乡福利院和敬老院建设、农村特困群众无房户"安居工程"等6个方面.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把"惠民行动"作为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开拓创新,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赋予民政部门的光荣任务.……  相似文献   

11.
《党史纵览》2014,(2):F0003-F0003
正在繁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残联2013年重点开展并顺利完成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贫困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工作、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等4项民生工程一、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2013年,该县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人数为1790人,发放救助资金110多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二、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2013年,该县为60名白内障患者成功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三、贫困精神残疾人服药补助2013年,该县"贫困精神残疾人服药补助"共补助379人,累计发放补助资金19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  相似文献   

12.
加快构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贫困群体问题日趋凸显,因此,必须加快建立我国社会救助体系.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同时还包括医疗、住房、教育、生产和法律等方面的救助或援助.而构建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社会救助的责任主体是国家,保障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坚持社会助救制度的开放性,避免制度或项目功能的交叉重复,完善社会救助方面的政策法规,建立统一协调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求实》2021,(3)
贫困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一个"持续—波动"的连续谱系。伴随着贫困状态在平缓与波动之间的循环演变,贫困治理也在以社会救助为主体的常规性治理和以反贫困运动为主体的突击性治理之间不断转化。基于"对象—需求—目标—体系—机制"的贫困治理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变迁和贫困治理的系统开展,中国贫困对象及其需求已经发生了质的转换,贫困对象从绝对贫困群体向相对贫困群体扩展,贫困对象的需求则从基本生存需求向多维发展需求延伸。随着贫困治理背景的全方位转换,社会救助作为"后扶贫开发"时代贫困治理的主要措施,也需要实现制度转型:确立保障生存与促进发展相结合的目标定位;在补齐社会救助制度短板的基础上,构建保障生存型和促进发展型救助制度体系,并加强二者的联动;在对象识别、分类救助、管理协调和业务经办等方面改进和创新社会救助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纪峰 《共产党人》2005,(23):38-39
为扶贫济困,改善贫困群众生活质量,缩短城乡差距,2003年6月,河口区联合各方力量,针对困难群体和突发事件,建立了新型的、快速反应的社会救助机构——“阳光190”社会救助中心。“阳光”象征“温暖”,代表党和政府的关怀及全社会的爱心;“190”寓意“一要就救,一救就灵”。  相似文献   

15.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有效地解决或控制贫困与弱势群体的问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政府在发展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时需要认真加以考虑的.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国家对社会救助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与调整,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以缓解贫困并促进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本发展,这已成为拉美各国社会救助改革的总体取向,英改革实践提供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以来,社会救助权逐渐引起各国学者和政府的重视,国外对社会救助权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对贫困的界定和贫困与人权联系的论证;关于社会救助权实现途径和因素的探讨;社会救助权利正当性的论证;对贫困群体责任的强调。而有关社会救助权的政策发展在各国主要体现为:从生存权的保障扩展到生存权和发展权并重;社会救助权的实现凭借政府和社团组织的合作;注重教育救助和医疗救助;完善社会救助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09年,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区正式启动了城乡临时生活救助制度。该制度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弥补了现行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中城乡低收入群体缺乏有效救助的空白,对解决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人户分离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提供了保障。现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编者  相似文献   

18.
牧人 《实践》2010,(2):37-37
2009年,自治区政府下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我区正式启动了城乡临时生活救助制度。该制度对临时救助的对象范围、救助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弥补了现行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中城乡低收入群体缺乏有效救助的空白,对解决城乡低保边缘群体和人户分离的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提供了保障。现就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予以解答。——编者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许多城市出现了新型贫困现象,这对传统的、基于"收入型贫困"而设计的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救助模式提出了极大挑战。新形势下,欲创新城市贫困家庭社会救助模式,就要树立"发展型"的救助目标和理念;要提高执行能力,加强贫困家庭救助的绩效评估;要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家庭收入核查机制;要分级分类救助,惠及贫困边缘家庭;要健全基层组织,打造专业化的贫困家庭社会管理队伍;还要吸引慈善类公益组织参与贫困家庭的社会救助。  相似文献   

20.
困难群体的贫困问题是一个关系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对杭州市三个农村和一个社区的入户式调查,在对大规模问卷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困难群体的贫困主要以相对贫困为主、“夹心层”准贫困现象突出、叠加贫困问题严重且贫困的地区差异显著。因此,应当推进和完善目前的社会救助政策,加强对相对贫困的关注,落实分类救助思想,构建多内容、多层次的救助体系,缩小贫困的地区差异,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