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的闽南方言直接来源于福建厦、漳、泉地区,是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北部人口稠密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带,全岛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熟悉并运用它从事社会交际活动。而由于血脉相连的文化传统与特殊的历史原因,台湾新文学和闽南方言的关系一向比较密切,即使异族入侵时期,多数作家仍运用闽南方言进行文学创作,随着台湾新文学道路的拓展,闽南方言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其中,对于营造作品的乡土特色尤为明显。选用富有表现力的闽南方言词语刻划乡土人物,使之充满浓厚的乡土韵味,这是乡土作家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其主要形式有:  相似文献   

2.
半个多世纪以来,台湾乡土诗歌虽然遭受日本殖民文化的残酷摧残与战后西方文化思潮的猛烈冲击,但它仍在顽强生长。这除了其外部的生存条件和自身的内部因素外,还与其扎根现实生活沃土,执着地汲取台湾民间蕴含的闽南风情有密切的关系。考察台湾乡土诗歌对闽南风情的汲取与弘扬,探讨产生这种文学现象的内外诸因素,对我们深入研究台湾乡土诗歌,显然是有意义的。台湾乡土诗歌对闽南风情的汲取与弘扬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取用闽南方言音律。台湾乡土诗人注意汲取活在民众口头的闽南方言和闽南语歌谣及俚谚入诗,以闽南方言独特的音律来加强作品的地方色彩。(一)适应乡土诗的乐感需求,表现诗作的乡土音乐美。台湾乡土诗歌具有与其他流派诗歌不同的属性,即特别重视对民俗歌谣音乐的挖掘与表现。由于台湾民间的歌谣唱词大多为  相似文献   

3.
闽台文化是闽台两地最直接的文化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学文 《台声》2000,(11):32-33
台湾的历史发展,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开发史。汉民族从宋、元时期开始开发台湾,到明、清时期大量移民前仆后继的迁徙,为台湾的发展,写下了最辉煌的一页。而在这部开发史中,福建闽南人则成为台湾社会历史发展最基本的群体成员。从史料记载可以发现, 17世纪 20年代,郑芝龙招募闽南人东渡赴台,围垦开荒,形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闽南移民高潮。第二次闽南移民高潮是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下令士兵拓荒屯田,扎根台湾。此后,闽南人渡台源源不断。台湾学者林再复在《闽南人》一书中写道:闽南是“台湾人的根”,说明了台湾人与闽南人的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4.
闽南与台湾一水之隔。历史上,台湾隶属泉州府管辖。台湾人口中闽南籍的占到近80%,而在闽南籍的人群中,95%的人祖籍在泉州地区。在台湾,除了普通话,闽南话几乎是通用的语言。从台湾大选或其他集会上可以看到,演讲者在用普通话演讲过程中,经常夹杂闽南话,以此提高语气语调,可见闽南话在台湾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章文 《政协天地》2008,(9):24-25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关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上承中原、吴楚,下续台湾、海外,鲜明地昭示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手足情深的历史渊源。海峡两岸闽南人亲情、乡情相连,是永远分不开的情谊;地缘、血缘相亲,是永远割不断的血脉;海峡两岸闽南人共同创造和传承的闽南文化,是"闽台一家"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不管是力主统一还是反对统一,归根多与对台湾文化的态度有关,而对台湾文化的态度,又与对台湾文化和闽南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相联系。我们说,台湾土地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台湾人民是中国人民一部分,台湾历史是中国历史一部分,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一部分。就文化讲,台湾文化是属于闽南文化系统,是闽南文化的延伸。为此,我们首先要弄清闽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闽南文化来自我国中原地区,即中原来的汉人把从中原带来的文化与当地土著族——闽越族的文化融合在一起,终成了具有我国东南特色的民俗文化体系,而核心部分仍是中华文…  相似文献   

7.
答嘴鼓是流行于闽南、台湾奇特的曲艺形式,海外许多讲闽南话的华侨聚居地也流传这种采用韵白对答的古老曲艺。在方言相同的台湾、闽南和粤东,每当荧屏、广播和舞台上一出现“答嘴鼓”,就会立刻使人们提起精神,引起浓厚兴趣。有时,几句幽默的对白就逗得听众忍俊不禁。台湾的答嘴鼓是从闽南传入的。据传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水师收复台湾,将士中有不少闽南人,他们也把这种富有乡土气息的地方曲艺带进台湾。答嘴鼓也叫“触嘴古”,台胞至今仍这么称呼。“触”的意思是顶撞,“触嘴”就是斗嘴、舌战。而“古”呢,在闽、台、  相似文献   

8.
榴花照眼红,粽子扑鼻香,又是一年端午节。节日前夕,笔者不少乡亲从对岸台湾回来闽南祖家过节,在与台湾房亲交谈中,笔者得知台湾和祖家闽南一样,同称端午节为“五月节”。台湾四面环海,水域辽阔,岛内还有一些河川,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便是“扒龙船”(龙舟竞赛),闽南台湾方言“扒”与“爬”同音,是划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殖民当局的同化政策下 ,日据时期台湾社会出现了闽南语的生存危机 ,台湾一批有识之士起而呼吁振兴本土语言 ;针对文艺脱离民众的状况 ,新文学运动内部也开始探索文艺大众化的途径 ,一些人主张用闽南语进行文学创作。由于闽南话在台又称台语 ,故此一运动通称台湾话文运动。从本质上看 ,该运动是台湾人民抵制日本殖民同化政策、拯救台湾地区中华文化及闽南语这一中国地方语言文化的民族文化自救运动。  相似文献   

10.
在台湾通行的语言有普通话(又叫国语)、台湾话。什么是台湾话?按台湾林绍贤先生在其所著《实用台语会话》(正中书局印行)所言:“简单说起来,台湾通行的方言,就是台湾话:分析起来,有闽南语、客家语和山地语三种。台人祖先十九来自漳泉,所以湾泉方言(闽南语)分布区域最广,为本省首要方言。普通所谓台湾话,就是指闽南语这部分而言。”方言,是服务于使用它的某几个地区的全体人们的。一般而言,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们,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都有一致之处。正因为闽南话在闽台地区被广泛使用,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故…  相似文献   

11.
漳州的戏曲、歌舞艺术丰富,以闽南语为特征的漳州芗剧、木偶、潮剧流行于漳、厦、台及东南亚一带。芗剧源于锦歌,明末清初漳州锦歌传入台湾,逐渐发展为歌仔戏,再从台湾传回漳州,形成现在的芗剧,成为闽南主要剧种……  相似文献   

12.
"岁月长流,不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云天阻隔,难断两岸同胞骨肉深情。"台湾居民中有一大部分人的祖籍地在福建闽南一带,他们讲闽南话,生活中保留着闽南的风俗习惯。居住在台湾各地的连氏家族和福建长泰江都社的连氏家族以及漳平市新桥镇白泉村的连氏家族,本是同根同源、血缘相亲的骨肉宗族。  相似文献   

13.
岁月长流,不忘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云天阻隔,难断两岸同胞骨肉深情。台湾居民中有一大部分人的祖籍地在福建闽南一带,他们讲闽南话,生活中保留着闽南的风俗习惯。居住在台湾各地的连氏家族和福建长泰江都社的连氏家族以及漳平市新桥镇白泉村的连氏家族,本是同根同源、血缘相亲的骨肉宗族。  相似文献   

14.
中原河洛文化是华夏民族根性和母体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史上河洛郎不断南徙闽粤赣台,衍生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岭南文化和台湾文化。开漳文化虽属于地域性族群文化,却是闽南文化的核心与衍支,对台湾文化形成与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的泉州府曾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泉州和台湾一衣带水,明清时期大陆向台湾的几次移民潮中,泉州人捷足先登,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沿海地区。据1926年台湾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台湾汉族居民83%祖籍为福建,其中,泉州府人占44.8%,漳州府人占35.2%。  相似文献   

16.
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生活中,生活语言、歌谣、节日习俗、信仰、家庭礼节、祖先崇拜、饮食习惯等方面形成了民俗文化,代代相传。它有不少“台湾人之所以成为台湾人的东西”,带有浓郁的乡土性。如果对这些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既有台湾本土的东西,又有不少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东西”,具有鲜明的历史承传性和民族性。这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从闽南、粤东数次大规模向台湾移民,加之台湾光复初期又从大陆各地迁移大量人口,把中国大陆特别是闽南、粤东的风俗习惯、文化带到台湾,在台湾生根、融合,而形成了台湾…  相似文献   

17.
闽南与台湾,一衣带水,许多戏曲文艺品种同出一辙。丰富的八闽文化随移台先民传入台湾后,吮吸了台岛的养分,融铸成具有浓郁的闽南地方特色的台湾戏曲文化,并影响着台湾艺术的发展,培植了台湾同胞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南音与南管 南音系古代中原一大乐种,随晋人南渡而扎根于闽南大地,并吸收了宋元南戏、昆腔、弋阳腔的雅韵,融闽南民间音乐为一体,形成词曲清丽、旋律柔  相似文献   

18.
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华文化的代表。尽管有个时候有人指责过儒家思想,以为它不利于经济发展,甚至有人说它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可近几十年来人们看到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几乎都跟运用儒家思想有关,于是人们一反旧说,认为儒家思想有助于中国现代化。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台湾有识之士一再强调要重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带有台湾自己特色的台湾文化,是直接传承自闽南文化的,闽南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渗透到台湾汉族民众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闽南和台湾两地民众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闽南方言是汉语的重要方言之一,它主要分布在福建闽南地区、台湾大部分地区(约占台湾全省人口的75%)广东潮汕地区、海南省、浙江南部的平阳、玉环一带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据统计,全球讲闽南方言的约有5000万人。由于闽南方言保留较多的古音、古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因此引起海内外许多学者的重视。在海峡两岸人民交流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透过闽南方言的研究,不仅能寻觅更多的知音,而且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更有现实意义。闽台同源血脉相连袁家驿先生主编的《汉语方言概要》一书中说:“中原人民迁移入闽的过…  相似文献   

20.
台湾过唐山     
《台声》2016,(8)
正来到漳州半年多,作为一个闽南移垦到台湾黄姓家族的第30代后裔,闽南厦漳泉与台湾的风土人情多么的相似,漫游在祖先居住千年的八闽大地,发现在泉州、厦门、漳州都有与我在台湾莺歌家乡一模一样的地名——黄厝,当然住的都是与我血肉相连的黄氏乡亲。在乾隆年间对台海禁开放后,我们是整个家族移居到台湾北部。有偏绿营的小学同学主张台湾人是有"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